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当代孔夫子”陶行知的三位长汀弟子邹文清陶行知先生像陶行知先生(—年),安徽歙县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当代孔夫子”。年3月—年4月,在南京郊外设立的晓庄学校(初名“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陶行知先生志在通过改造乡村教育、进而改造乡村及至改造中国的实践基地。为之,他曾满怀豪情决心“筹备一百万元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晓庄师范推行陶校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旨在“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让他们“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晓庄学校一年春、秋两次招生,修业及服务两年后毕业。它吸引全国各地有志乡村教育的广大青年,三年中培养了大批乡村教师(多为南京附近的江苏、安徽籍学生),其中福建籍学生仅7位,为闽西长汀的陆维特、廖履冰、蓝九盛,以及闽南泉州地区的刘心村、李述贤、王济弱、曾杰。陆维特、廖履冰、蓝九盛,是年2月一同考入晓庄师范的,系该校第三期学生。晓庄师范大礼堂——犁宫忠实弟子——陆维特
忠实弟子——陆维特
陆维特(—年),原名赖成瑚。他的祖父马哈默德是阿拉伯人,从西亚经陆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定居江苏镇江,后来参加太平军,成为养马员,又随太平军败退来到福建长汀,因负伤被汀州城里一位赖姓绅士收为养子,遂改姓为赖,并娶绅士女儿为妻,定居于汀州。赖成瑚先后在长汀的小学、厦门禾山中学就读,年中学毕业后,只身前往马来西亚槟城谋生。年,受国内大革命思想的影响,返回汀州师范读书。从“赖成瑚”变成“陆维特”有一段与晓庄紧密相连的传奇经历。年春,赖成瑚考入晓庄师范。陶校长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的兴趣”,赖成瑚生性活泼,遂进入晓庄文学艺术部学习。年1月,陶校长邀请田汉率“南国社”来晓庄演出,随后,成立了晓庄剧社,陶校长亲任社长并写剧本,与学生同台演出。赖成瑚参加剧社,是活跃分子,并到上海同周扬、郑君里等参与左联“大道剧社”演出。赖成瑚是话剧《一致》的男主角,而女主角正是他的老乡同学廖履冰。早在汀州读书时,他们彼此就认识了。廖履冰美丽、聪慧,两个情窦初开的老乡同学,《一致》演出后感情荡起了涟漪。但是此时,远在武昌大学的一位长汀籍学生阙宝兴,早对廖履冰心有所属、一往情深、穷追不舍……赖成瑚一时陷入无尽的情殇烦恼中,于是同学们在陶校长面前戏称他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年,赖成瑚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4月,他参与了陶校长支持的反对日本艘军舰进入南京下关江上的大示威、南京合记工厂工人罢工的游行示威等活动。年4月,晓庄学校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陶校长潜往上海、日本避难。赖成瑚不得不离开晓庄转到上海,他以陶行知学生为名,毛遂自荐来到陶校长密友——邹韬奋先生主编的著名刊物《生活周报》,被邹韬奋先生聘为编辑。赖成瑚一边编辑刊物,一边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及左翼剧联活动,从事学生运动和文艺界抗日救亡运动,同赵丹、孙道临、王丹凤、上官云珠等积极开展进步文化运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5月,在杨树浦参加飞行集会,散发传单时被捕,在提篮桥监狱关了7个月。出狱后,他在中共上海市委沪南区委任发行部长等职。年4月,赖成瑚再次被捕,被当局以破坏三民主义罪判刑10年,关入上海龙华监狱。重庆育才学校在狱中,赖成瑚同其他共产党人一道,与国民党展开了多种方式的斗争。赖成瑚将狱中创作的反映少年犯受苦难及其出路的长诗《流浪儿合奏曲》,秘密托人送呈陶行知先生任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陶校长在刊登时,想起赖成瑚那个著名的绰号,将长诗署名为“维特”。年,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经党组织营救赖成瑚出狱,这时他已入狱达6年之久。为纪念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改姓“陆”,从此一直沿用“陆维特”这个名字,这既是出于对恩师陶行知的敬重,也是对在大革命中牺牲的初恋情人——廖履冰烈士的怀念。陆维特出狱后,即投入到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他投奔敬爱的陶校长,来到由《生活教育》改名的《战时教育》杂志任常务编辑,同时,他再次来到邹韬奋先生的生活书店,编著抗战教育读本。陶行知与国际友人,在古圣寺育才学校给学生们赠书籍上海沦陷后,陆维特随生活教育社逆长江辗转经武汉,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在武汉,他参加抗战教育研究会,并担任汉口小学战时服务团教师。至年7月,陆维特已编写了抗战教育课本10万多字,特别是编著了《抗战建国读本》、《新教育课讲话》、《故事晚会》等抗战教材。年7月,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收容和教育战时难童的育才学校,在重庆附近的合川县草街子古圣寺开学。陆维特和晓庄同学戴伯韬、孙铭勋、马侣贤等参与了育才学校的创办和建校过程,并任学校文学组老师。陆维特组织选拔测验组,分赴各儿童保育院、孤儿院等难童机构,择优选拔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入学,选出难童30多人入学,为此年12月陶行知特致信陆维特,告诉陆维特等人前往的保育院院长“听说很好”,“你们大家前往选择儿童,当不致发生问题”。陆维特还请陶行知先生亲笔写信给大田坎保育院院长罗叙章,把具有音乐天才但因是癞痢而被人瞧不起的难童陈贻鑫破例选送到育才来,编进了音乐组。在育才学校,陆维特与贺绿汀、章泯、艾青、陈烟桥、魏东明等许多名家都有亲密合作。周恩来非常关心育才学校的建设,多次亲临学校,关心在校的教职员工。他还亲自送来许多学生,一天,周恩来带来一名少年对陆维特说:“这位少年名叫李鹏,他是我收养的烈士遗孤,由你来给他补习文化吧!”李鹏即李硕勋烈士遗孤、后来共和国第四任总理。年“皖南事变”后,陆维特因参加革命活动,又被国民党特务列入搜捕的黑名单,他被迫离开育才学校,从此离开了陶行知先生。经周恩来同志妥善安排,陆维特来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被陈毅同志称为“从大后方来的文化人”,在他领导下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年7月,在陶行知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陆维特在山东临沂写下《陶行知先生不朽》一文,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表达继承老师遗志的决心。陆维特在苏北解放区曾任盐埠师范校长、苏皖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教育长、华中建设大学代教务长等。年赴苏联考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年回国,任华东局宣传部宣传局局长。年12月调任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此后历任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福州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福建师范学院院长,年调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年调任福建省科委副主任、省科协主席。是福建省人大代表、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年11月因病在福州逝世。陆维特一生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他长年追随陶行知校长,一生师陶、学陶、研陶,不愧是陶行知先生的忠实弟子。红色女杰——廖履冰廖履冰(—年),原名廖惠清,生于今长汀县古城镇下街。她的父亲开设廖吉成酱油店,后来将店铺迁到汀州城里的水东街。当时,基督堂在汀州传播,幼年的廖履冰常到英国传教士设立的教堂游玩。廖履冰天资聪慧,年经教堂里汀州俗称“连姑娘”的英籍传教士介绍,进入她创办的华英女校学习,随后又入汀州女子师范就读,积极参加校内外反帝爱国运动。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入汀,吴玉章、郭沫若、恽代英等人来到女子师范演讲,宣传共产党主张,揭露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的罪行,廖履冰受到极大的教育鼓舞,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说在随后就读的南京晓庄师范入党)。同年,她当选为汀州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并与汀州革命青年阙宝兴、黄亚光、张赤男等密切联系,共同领导学生运动,并利用教会关系,为党做了不少工作。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倡男女同校的教育先驱,他也非常重视乡村的幼稚教育(即今“幼儿教育”),所以晓庄师范招收女生以培养乡村女从事幼稚教育的女教师。年9月,晓庄师范第二期招生,招收了两名女生,陶校长赞扬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乡下去的女生。年春,廖履冰考入晓庄师范,她就读的正是高中部幼稚师范科。陶行知胞妹陶文渼热心乡村教育,在晓庄创设了农妇工学处和赖成瑚一样,廖履冰也非常爱好文艺,一起加入了晓庄剧社。她和赖成瑚在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一致》和《月亮的叹息》话剧中分别扮演男女主角,成为学校剧社的主要演员,得到校长陶行知赞赏。青春年少又是同乡同学,也或许受到陶校长“倘若乡村教师的夫人或未婚妻能受此种(幼稚科师范)教育,将来夫妻进同在一乡从事教育”论述的影响,廖、赖两人舞台上的爱情潜移默化地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为此,两人经常一起学习、讨论、谈心,还约好毕业后一起到乡村去办学。在晓庄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廖履冰和赖成瑚相约,一起进南京城同游玄武湖。情侣相处恨时少,不觉暮色四合,因南京离晓庄还有十多里路,两人合计想租两头毛驴骑回晓庄,但一算身边钱不够,只得合租一头毛驴。廖、赖同驴回校,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晓庄“桃色新闻”传播,在晓庄学校内部也引起了争论,有部分师生认为这种事影响了学校的名誉,个别人甚至提出要对他俩进行纪律处分。为此,陶校长就此事引导师生进行了一次讨论。总结时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提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受恋爱教育。为爱情与事业而恋爱结合,就是正确的恋爱生活,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农民的某些旧观念旧习惯,暂时还不能不顾及,不能不考虑影响。所以,在方式方法上,应该谨慎一些。否则,操之过急,我们就会脱离民众,还会给土豪劣绅以攻击诬蔑我们的口实。”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蒋梦麟,原是陶行知的好友。由于晓庄师范有中共地下党活动,蒋梦麟和陶行知的关系变得谨慎起来。他在和陶行知的一次谈话中,特地说:“听说晓庄学校里,男女关系浪漫,有人看见男女学生合骑一匹驴儿,这总是有碍校誉的吧?”陶行知幽默地回答说:“我校学生年龄大了些,自由恋爱的事儿在所难免。但男女学生合骑一匹驴,的确不太好。不过话说回来,他们骑在驴子背上,上见得天,下见得地,中间还可以见得人。比起那些大人先生太太小姐坐在汽车里,偷偷摸摸,上见不得天,下见不得地,中间见不得人,不是要好多了吗?”说完,陶先生爽朗地笑了起来,蒋梦麟一时也无言以对。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但是,此时在武昌大学读书的长汀籍学生阙宝兴,也深爱着廖履冰,与她保持着鸿雁来往。为此,与廖履冰若即若离的恋情,使赖成瑚陷入烦恼,并在原名赖成瑚之外获得了“维特”的绰号。后来,陆维特把他在六年的监狱经历写成革命小说《三千六百日》,廖履冰是这部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陆维特曾说过“廖履冰是我的第一个恋人”。廖履冰在晓庄学习期间已是中共党员,常与南京城内的同乡、傅连暲先生的侄女傅维钰一起,奔走于南京、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年3月,红四军入汀后,廖履冰接长汀党组织通知,与阙宝兴一同返回长汀并与之成婚。晓庄师范创办后,受到全国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