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国家级文保单位和建党百年二

一、工农怒醒(土地革命至伟大转折)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一-13)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于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年7月下旬,武装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江西大旅行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

8月1日凌晨2点(提前两小时),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以及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2万多人打响了南昌起义的枪声,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经过4个多小时的战斗,占领了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八七会议会址(二-5)

位于武汉市汉口鄱阳街号,原是年建成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0人,候补中央委员3人,中央监委、中央军委、共青团中央、湖南、湖北的代表8人,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央秘书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由瞿秋白同志主持会议。

八七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运动的决议案》、《最近职工运动的决议案》及《党的组织决议案》。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八七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

另外南昌城内的起义旧址还有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一-14)附秋收起义安源会议旧址(六增补)和修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六)、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八)。

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人民路33号,背靠文化山。旧址原为清道光二十一年所创文华书院,年改为里仁学校。

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这里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安源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张家湾。砖木结构,北端是二层楼,南端是平房,共15间。年9月初,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在萍乡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起义地区党的负责人和军事负责人,深入地讨论了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

工农革命家第一军第一师师部:位于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凤凰山路号,原为修水县商会会馆,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旧址坐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年9月上旬,以卢德铭为总指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秋收起义部队的主力部队)师部驻此。

工农革命家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凤凰山路80号,原为凤巗书院,建成于年。年8月下旬,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驻扎在凤巘书院。第一团系湘赣边秋收起义主力部队,由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一部和修水农民自卫军共计余人组成,钟文璋任团长。起义爆发时部队从修水出发,进攻平江长寿街之敌;后跟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成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中坚力量。

井冈山革命旧址-三湾改编旧址(一-17)

位于江西省永新县西部九陇山北麓的三湾村,包括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士兵委员会旧址——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旧居——协盛和杂货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钟家祠、红双井、枫树坪等。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海丰红宫红场(一-15)

位于海丰县城,红宫原为海丰学宫,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18~21日在学宫大成殿召开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名,中共中央委员彭湃同志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等同志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会议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8项政治纲领,宣布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当时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

红场旧址在红宫东侧,原为“东仓埔”,占地2多平方米,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彭湃同志号召在此地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二个大字,为彭湃手书,两边浮塑有“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的对联,红场中央设有传声台。年12月1日在这里召开了5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年1月2日董朗、颜昌熙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三-24)

在湖北省东北部与河南省东南部交界的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位于距红安县城25公里的大别山南麓。年11月中共黄(安)麻(城)特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在在七里坪誓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年6月,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设七里坪。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建军。

广州公社旧址(一-16)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起义路广州市公安局大院内,亦即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址存有大门,南、中、北三座办公楼和拘留所等建筑,南楼为办公室、警卫连连部和发放武器、宣传品、袖章的地方;中楼为苏维埃政府会议室、办公室和工人赤卫队总部;北楼为军事指挥部。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攻克大半个广州城,在此模仿巴黎公社建立广州公社,建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经三天浴血奋战,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井冈山革命遗址-茅坪革命旧址群、茨坪革命旧址群、砻市会师遗址群、黄洋界遗址群(一-17)

位于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市境内,地处江西、湖南两省相交接的罗霄山脉中段,四周环绕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米。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挺进井冈山,在井冈山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以茨坪为中心,拥有宁岗、永新、莲花三县和吉安、安福、随县、酃县的一部分,方圆公里。井冈山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茅坪位于原宁冈县境的东南面16公里处,井冈山黄洋界的北麓。井冈山斗争初期,这里曾是湘赣边界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同时,红军的后方留守处、医院、被服厂等后勤机构也曾设立在此,这里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是革命旧址较为集中的地方。主要有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湘赣边界“一大”会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和陈毅同志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医院)、步云山练兵场旧址、中共湘赣边界“二大”会址、红军烈士墓、象山庵等。

茨坪是年7月以后革命根据地内党、政、军的最高指挥中心所在地。包括毛泽东旧居、红四军军部(含朱德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等各种高级领导机关及红四军的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和新遂边陲特别区公卖处等许多重要设施都设在这里。建筑均为青瓦土木结构的民房或店铺。茨坪周围的天险要隘五大哨口,当年均修筑有防御阵地、瞭望哨、营房等建筑,黄洋界哨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砻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著名的朱毛会师、红四军成立、红四军第二次党代会,以及成立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所在地。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在龙江书院文星阁第一次会见。两军会师后,井冈山的斗争就进入全盛时期。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会师桥、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纪念碑、大型朱毛会师铜像、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古城会议旧址、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文星阁、毛泽东、朱德、陈毅等旧居。

黄洋界,又称成“汪洋界”。位于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主要景点有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红军挑粮休息处旧址-黄洋界荷树、八面山红军哨口工事旧址、双马石红军哨口工事旧址、雷打石革命旧址、上井红军造币厂旧址、百竹园、荆竹山、领袖峰景区等。黄洋界海拔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

平江起义旧址(三-27)

原为年所建的天岳书院,位于距湖南省平江县城,占地面积平方米。年6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湖南陆军独立五师第一团和第三团三营驻平江,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感召下,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在天岳书院发动了“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长汀革命旧址(三-29)

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转战到赣南、闽西,3月份,第四军发动的长岭寨战役告捷,红军攻占了长汀城并成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5月红军控制的区域达到五个县,方圆数百里。又经过不断的发展,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到年的下半年,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长汀革命根据地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后来也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医院、云骧阁、辛耕别墅、中华基督教堂等处革命旧址。其中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原汀州府试院。

古田会议旧址(一-18)

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民国十八年(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宣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

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得以明确,古田会议决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及重要里程碑。

古团会议旧址群内除主会场外还有八申街原耕心堂的红四军前委机关政治部旧址、赖坊协成店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中共闽西“一大”旧址蛟文昌阁、闽西特委机关旧址苏家坡槐树堂及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三-30)

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地区和监利县周老嘴地区。年初,贺龙、周逸群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湘鄂西地区发动群众,展开斗争,并领导了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年8月红二军团总指挥部和鄂西联县政府驻周老嘴。年7月红二、六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年4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由安桥村迁驻瞿家湾,6月15日组建了中央湘鄂西临时省委。7月下旬长江大堤溃口,瞿家湾被洪水淹没,湘鄂西根据地领导机关迁往周老嘴。同年12月11日在周老嘴成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年1月成立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同年3月湘鄂西省党政机关迁驻瞿家湾,瞿家湾和周老嘴地区成为根据地中心。

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它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并最终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由此,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评价道:“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三-32)

位于河南省新县县城(新集镇)。旧址群包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等革命旧址。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大别山区为中心,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邻淮河,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瑞金革命遗址(一-20)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西麓的瑞金市。包括叶坪、沙洲坝等地的旧址和纪念建筑物共15处。年(民国二十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成为“赤色首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实践基地。习近平同志指出:“80年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宣告成立,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红都瑞金,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造就治国安邦栋梁之才的伟大基地。

-湘赣省委机关旧址(四-)

位于中国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县城禾川镇民主街,机关旧址即萧氏宗祠建于年,砖木结构,正立面似教堂,内部为三进二天井,共有22个房间。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禾川中学(今任弼时中学)内,一同列入保护。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陷后,发展了以永新县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湘赣省委。省委主要领导人为任弼时、王首道、肖克、王震、林瑞生、甘泗淇、张启龙及儿童局书记胡耀邦同志,领导湘赣军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积极开展革命竞赛活动,配合中央苏区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四-)

位于江西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中共闽浙赣省委是在中共赣东北省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以弋阳和横峰为中心,于年12月10日,领导了赣东北起义,创建了革命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创立后,先后成立了弋阳、横峰两县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年5月,敌人开始向根据地大举进攻,方志敏等领导人率领只有一个连的红军队伍,以磨盘山为依托,与敌周旋奋战,在一年时间里,不仅多次粉碎了敌人的疯狂“围剿”,而且使根据地不断扩大到信江流域各地。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主席曾高度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三-33)附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六)

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8号,为原通江文庙,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总部随即进驻于通江文庙至年春。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英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人民群众以通江为依托,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胜利的进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和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使根据地扩展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

通江境内的红军石刻标语遍布城乡,举目皆是,“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为根据地各县(市)之冠”。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和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为了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和震慑敌人,在通江境内书写錾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全县74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沙溪、至诚、诺江、毛浴、芝苞、杨柏、板凳等乡(镇)的红军石刻标语最为宏大,最为集中,最为完整。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六)

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包括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中革军委的部署,年10月7日至17日,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完毕,自于都东门渡口抢渡,开始中央红军长征之途。旧址群还有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央红军第一军团部旧址、中央红军第五军团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四-)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何家冲位于大别山西端的鸡公山西北坡,是豫鄂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内主要包括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长征出发集合地医院旧址三部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即何氏祠堂。何氏祠堂始建于明代,现存房屋十余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警卫室、政治部、参谋部等军部机关设在这里,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红二十五军首长也在此居住。

湘江战役旧址(六)

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由湘江战役战场、渡口、指挥部、烈士墓等组成,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七)、黎平会议旧址(六)

通道会议旧址在湖南省通道县恭城书院,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在湖南通道县城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会后,博古、李德执意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第一次召开的重要会议,虽然未能就战略转移的方向作出决定。但是通道会议为促进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转兵,创造了良好条件。

黎平会议旧址在贵州省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是一座清代的古代建筑物。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遵义会议旧址(一-21)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hj/8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