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僧传唐明州奉化县契此

宋高僧传唐明州奉化县契此

译文

释契此,不详何方人氏,或云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肥头大耳,言语无常,随处寝卧,常以杖挑一布袋串街走巷,遇人则乞。所乞之物不拘鱼肉,刚要送入嘴,则分少量装入袋中,故号为长汀子布袋和尚。曾经卧于雪中,而身上无雪,人们以此对其人颇感奇异。当时曾流传「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偈句,人们都说这是慈氏(即弥勒佛)垂迹于世。

他曾站立于大桥上,有人问他:「和尚站在这里做什么?」他说:「我在这里找人。」他所带的袋中常装有许多供身之具,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征。炎阳高照时,他常穿一高跟木屐,在市桥上竖膝而眠:下雨时,他则脚穿一双湿草鞋,人们有时以此来预报天气。天复年间终于奉川,众乡邻把他埋葬起来。后来有人在外地也遇见此公,同样以杖挑一布袋四处游化。江浙一带有许多他的画像。

原典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①人也。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见物则乞,至于□酱鱼葅,纔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

又于大桥上立,或问:「和尚在此何为?」曰:「我在此觅人。」常就人乞啜②,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③,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④。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注释

①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南。

②啜:吃、喝之意。

③亢阳:日头高照、阳光炽盛之意。

④屦:麻、葛制成之单底鞋。

8遗身

澍法幢

为免失联可添加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大众熏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ly/10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