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党史
南国山城,十万人家处,夜夜相思。银花火树醉眼,贾肆风旗。宫灯垂串,过店头,梦里寻诗。青石板,来来去去,曾留多少传奇。最爱霓虹幻彩,那忽明忽暗,光影迷离。游船画舫轻漾,如醉如痴。青霜利剑,探苍穹,摇曳多姿。留恋着,人间天上,嫦娥应悔当时。
——《汉宫春?汀州不夜天》
今天的青年学党史,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革命圣地——长汀,一同感受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被称作“红色小上海”的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福建·长汀。
01
长汀简介
长汀(又名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福建西大门。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源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是中国著名革命圣地,是名扬中外的世界客家圣地、客家首府、客家大本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
长汀是中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是共和国最不应该忘记的中国革命圣地。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长汀城自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明清两代汀州府管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发祥地,是早期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长汀的客家文化:
吃苦耐劳奋斗不止开拓革新源远流长
长汀老照片
02
历史沿革
长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多处新石器遗址。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福建经略使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于九龙水源长汀村置长汀县,属汀州。年(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年(乾元元年),复名汀州。年(景福二年),王潮克福州,称留后,长汀县属王潮。年(元至元十五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年(民国二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福建省。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苏维埃政府于涂坊,属闽西苏维埃政府。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红军作战略转移,撤离中央苏区。翌年改隶省第七区解放军接管长汀县。
滑动查看解放初期的长汀城区
03
代表性革命遗迹
毛泽东故居——医院
医院为土木结构平房,共有30个房间,建筑面积达平方米。
红军入驻长汀时,当时正值天花盛行,医院帮助红四军全体官兵接种牛痘,许多医务人员相继参加革命,成为红军的一份子。
年,毛泽东在医院疗养期间,还买来各地报纸以便了解各地情况,开展调查会,筹钱解决当时红军面临的缺钱窘境,后因国民党的围剿,红军转移至瑞金。
·年英国传教士来长汀,年始建至年落成,命名为“亚盛顿医馆”。
·年改名医院。
·年龙、叶挺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接收了多位伤员。
·年医院成医院。
·年毛泽东同志曾在医院养病。次年医院搬往瑞金,改名为“医院”,傅连暲同志为院长。
·年按原样进行修缮。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旧址——辛耕别墅
辛耕别墅是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其为庭院式的土木结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平方米。
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将司令部、政治部驻扎于此地。
同年3月20日,毛泽东在辛耕别墅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提出了创建闽西赣南二十余县苏维埃政权割据的宏伟蓝图,引导中国革命从低谷走向高潮。
革命斗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城关)汀州镇兆征路41号,对面就是长汀县古城门(城墙)汀州三元阁。院内有唐代双柏树、龙山书院、朱子祠等,为庭院式土木结构厢房,占地面积平方米。
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代表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省苏”下设土地、劳动、文化、工农检察、粮食、裁判、内务、财政等八个部,后又增设国民经济部、武装动员部。“省苏”的成立,标志着福建苏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长汀成为福建红色区域的首府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展革命战争,建设和保卫苏区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县级红色政权——云骧阁
云骧阁,始自李唐大历,从宋代起辟为风景区。初名为“清阴”,意为树木荫翳,环境清幽。后来有人嫌这名称太阴冷,改为“集景”,意为奇石、幽洞、碧水、茂林集于一处。
年3月,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设于云骧阁。现为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云骧阁下是龙潭,潭深而水流缓,四处奇石林立,江水侵润。在一石壁上,保存着宋代摩崖石刻,镌“放生池”三个楷书大字和“淳熙丙午谷旦”等楷书小字。附近还有古树数十株,或矗立石旁,或长于石缝,姿态不一,苍翠茂密。因乌石山高居城东,登阁远眺石桥旁朝天城门古楼,与乌石山相对的八角亭阁无不清丽如画。真是“危石横围阁,寒潭倒浸城”,“灯火龙潭下、扁舟系水湾”。
04
革命事迹——重要转折之地
年初,红四军在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政治部主任陈毅率领下,从井冈山誓师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3月11日,红四军从瑞金县壬田出发,翻越群峦叠翠的武夷山南麓,浩浩荡荡地向闽西进军。12日,到达长汀县四都乡。
3月13日,毛泽东在陂溪村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听取了长汀地下党负责人段奋夫的情况汇报,分析了长汀国民党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队的敌情,决定攻打长岭寨,消灭郭凤鸣,解放汀州城。
3月14日凌晨,朱德率红四军28团、31团攻占了长岭寨的主峰膝头脑印岭制高点。富有指挥经验的朱德军长,命令前头部队在掩体里放冷枪,引诱敌人上山,敌军不知是计,两个团长下令部属往山上冲,昏头昏脑地爬进了红军的埋伏圈,当此之时,朱军长从容地命令红军全面出击。
郭凤鸣听到长岭寨已被红军抢先占领,部队被打垮的消息后,又急又气又恨,慌忙收拢所属部队,加上从汀州带来的教导队,分三路向长岭寨反扑。朱德军长下令吹起冲锋号,红军指战员从掩体一跃而出,以猛虎下山、泰山压顶之势冲下长岭,打得敌人互相践踏,夺路逃命。最后,红军集中火力,迅速包围解决了郭凤鸣的旅部。作恶多端的郭凤鸣左腿中弹,在两个马夫的搀扶下,逃到牛斗头村栗树园的一个粪寮里,企图化装逃跑,被红军战士当场击毙。至此,郭凤鸣旅除留守汀州城的一个团外,全部被歼。红四军入闽首战告捷,取得长岭寨战斗的胜利。
这一仗,共歼敌0余人,缴获机枪数十挺,步枪0多支。这一胜利消息,使饱受郭凤鸣欺压的长汀人民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年3月20日,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中国革命将迎来一个伟大的转折。
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在辛耕别墅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站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高度上,在这次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向党中央、红四军提出了创建闽西、赣南二十余个县红色区域的伟大战略决策,描绘了建立闽西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宏伟蓝图。
毛泽东提出的伟大战略决策,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与会者经过认真的讨论,一致同意毛泽东提出的决策。会议决定:
在此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革命潮流逐渐升涨的军事时期,红军应在赣南、闽西二十余县的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工农群众,务要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并以此为目标,造成公开的赤色割据局面,争取与湘赣边界相联接,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这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长汀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
在长汀与连城的交界处,横亘着莽莽苍苍的松毛岭。松毛岭下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原名钟屋村),这里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点,也是红军长征第一村!
年9月30日上午,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这里开始转移,经长汀、瑞金……踏上了茫茫的长征之路。出发前,红九军团参谋长在钟氏观寿公祠的大坪前挥泪向乡亲们告别,郑重地说红军一定会打回来……
05
旖旎风光
汀州古城墙,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汀州古城墙是汀州古城的外包装,它把汀州城隍庙、文庙、天后宫等古建筑,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旧居、等红色景点和明清古街,古居宅群,古寺庙群等包裹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密集型人文景观。
长汀,在这个弥漫着古典韵味的小城里,自古至今,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曾几何时,毛泽东、杨成武等老一辈杰出人物,也是站在同一条街上,凝望苍穹,做出重要决定,然后踏过石板,越过汀江,走出闽西,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建院快讯
聆听匠人心声
编辑
杨展昊
图文
杨展昊
审核
黄端端
监制
李圳伟杨晓蔚
华大建院青年宣传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