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以来,长汀是州、郡、路、府的所在地,也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为长汀留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留下许多红色景点和革命旧址群。年,长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城市。近几年来,依托历史、客家、红色、生态四张特色名片,长汀县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日,记者在位于长汀县南大街的卧龙书院重建工程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建筑进行修缮和建设。
据了解,卧龙书院建于唐,形成于宋,是长汀古城最具代表性人文景观。卧龙书院重建工程项目是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万元,采用客家元素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该项目作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一部分,建成后将与相邻的三元阁、宝珠楼相映成趣,为古意汀州增添一抹浓重的色彩。
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区以历史悠久、古迹密布、风情浓郁、革命旧址众多而著称。除了对历史建筑“修旧如旧”,长汀县还在核心区内全面修复原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时期的特色沿街建筑群。“红色小上海”旧址保护提升项目自去年8月全面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正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长汀是全省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唯一的县级城市,也是唯一基本将原有古城池格局保留下来的历史名城。古城保护核心区2.48平方公里,有东大街、水东街、店头街、南大街等4条历史街区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个历史地段。近年来,长汀县依托历史、客家、红色、生态“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全力打造“客家首府,大美汀州”旅游品牌,加快推动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完善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江两岸”“四大街区”、红色旧址群等优质项目建设。
名城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当地环境持续向好,推动了长汀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年,长汀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5亿元。
长汀,作为一个有着浓厚客家、红色、历史和生态文化的地方,当地政府依托历史古迹和文化,名城建设以修复为主,合理利用。不搞大拆大建,更不与民争利,配合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