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3长汀汀州,

长汀(汀州)是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点之一。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毅、刘伯承、聂荣臻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在长汀进行过革命活动。毛泽东曾经在这里挥笔写下“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壮丽诗篇。

长汀(汀州)拥有的革命“之最”——

红军第一个军团建制——红一军团在长汀成立(年6月19日,红四军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地方武装在长汀整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一军团);

中央苏区第一次创设市级苏维埃政府——汀州市苏维埃政府;

中央苏区成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中央苏区成立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永红乡苏维埃政府;

中医院——医院;

红军第一次在长汀统一了红军军装;

红军第一次在长汀发放了军饷;

中央苏区成立第一支赤卫队——长汀赤卫队。

长汀(汀州)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长汀的工业、手工业当时是中央苏区工业的骨干力量。中央苏区第一批国营企业——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贸易公司、红军斗笠厂、红军被服厂等在长汀成立,还有中华织布厂、红军印刷厂、汀州弹棉厂、四都兵工厂以及炼铁厂、熬盐厂、樟脑厂、造纸厂等,为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据史料记载,在年9月,长汀的红军斗笠厂就生产了20万顶斗笠,保证了红军战略转移时每个指战员都有一顶斗笠。

行驶路线:到长汀(汀州镇)很方便,走G76厦蓉高速路或G国道都可以。长汀县城(汀州镇)就在G国道边上,离G76厦蓉高速路长汀出口也不远。从瑞金市区走G76高速路到长汀出口的距离不到50km,从长汀出口到长汀罗汉岭的距离约10km。

我们先到的是长汀县城罗汉岭纪念广场。

罗汉岭纪念广场就在路边,停车就看见瞿秋白烈士纪念碑。长汀是瞿秋白英勇就义之地。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碑总高30.59米,碑名为陆定一所题,碑文由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撰写敬立。碑座下分四个层次设平台,周围草坪地,坪地上建有方形、六角形几处花池。

草坪地里立有“瞿秋白同志就義處”石碑,石碑旁边立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的国务院文物碑。六角形花池中央则是瞿秋白就义处。

旁有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年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年10月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他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年2月24日在转移途经长汀水口梅迳村时不幸被捕,同年6月18日他沿着长汀西外街用俄文一路歌唱“国际歌”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被押至长汀县城西门外罗汉岭从容慷慨就义。

背景资料:那些在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之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的领导人

并不是所有的红军都参加长征的,还留下了约1.6万余人的武装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在确定哪些领导人去留的安排时,在最高领导“三人团”中,很难说时博古(秦邦宪)是出以公心的,而外国顾问李德则始终站在博古的一边,周恩来即使有自己的意见也往往不被采纳。博古曾经说过,他是中央总书记,管干部,谁走谁留由他决定。和决定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一样,决定留下来坚持斗争的领导人也不是党的集体领导研究的。结果,博古的想法也就会变成中央文件下达实施。

对此,当事人陈丕显多年之后曾讲过如下这段话:“项英那时被留下来打游击就有被整的意思。……项英当时要是被党中央主要负责人‘喜欢’的话,也就不会被留下来打游击了。”

最先被确定留下来坚持斗争的领导人有: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刘伯承、毛泽覃……。毛泽东这个名字,最初也是出现在留下领导人的名单里的。

时任李德翻译的伍修权后来回忆说,最初博古、李德并不打算带毛泽东走,后来因为他是苏维埃主席,又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

瞿秋白,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他也和毛泽东一样,属于打击对象,所以博古说不同意他走。当他得知要他留在中央苏区时,就对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说“老毛,我希望随红军一起转移,但博古同志坚持要我留下,你给中央说说好吗?”毛泽东并不知道瞿秋白和王明、博古这些靠共产国际起家的宗派主义者之间有恩怨,认为自己是中央政府的主席,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的去留应当听听他这位主席的意见。因此,他痛快地对瞿秋白说:“请放心,我这就去找博古同志谈。”然而,当博古听到毛泽东为瞿秋白请命的话后,断然答说:“瞿秋白同志留下,不可更改!”毛泽东听后愕然,自知再说也不起什么作用,遂转身拂袖大步离去。毛泽东不甘心,他想到洛甫(张闻天)和王明、博古等人在苏联留学期间相知甚深,遂提议瞿秋白请洛甫出面再去找博古谈谈,瞿秋白听后摇了摇头,怅然地叹了口气,说道:“我跟他谈过了,他也找博古同志说了,结果是一样的:我必须留下。”毛泽东无比愤慨地拍案而起!博古为什么非要把瞿秋白留在苏区呢?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瞿秋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时,曾经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严肃地批评了王明、博古等人,平息了他们搞宗派活动酿成的“中山大学风潮”,以后,也不赞同他们的小宗派。

何叔衡,中共“一大”代表,当时在中央苏区,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年龄较大,被人尊称为“五老”。何叔衡曾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检查部部长、临时法庭主席,因反对极“左”的肃反政策,被诬为“右倾”并撤销了全部职务。他被以“年龄较大”为由留在苏区,帮助当地乡政府做动员工作。

而毛泽覃被留在苏区,那就是“沾”了毛泽东的“光”。

此外,贺昌、古柏等也属于不被博古喜欢之列,都被留了下来。

博古、李德、周恩来举行的最高“三人团”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之后,在中央苏区成立中央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负责领导中央苏区及附近苏区的红军和人民坚持斗争。中央分局开始由项英、陈毅、陈潭秋、贺昌、瞿秋白等五人组成,后又增加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毛泽覃等七人为委员,项英为书记,陈潭秋为组织部长,瞿秋白为宣传部长。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但是,项英以及其他被留下来的同志堪称是临危受命,二话不讲,勇敢地挑起了这副以生命为代价的革命重担!

陈毅于年8月28日在兴国老营盘指挥作战时不幸大腿中弹负重伤,医院治疗。也就是在此治疗期间,他读到了张闻天为《红色中华》撰写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感到了这篇社论就是红军转移的动员令。接着,医院中开始悄悄地议论起红军转移的事情。他从自己严重的伤情想到了自己十有八九会被留下坚持斗争,为此,他给中革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写信,请求在红军转移前为他做手术。周恩来阅罢陈毅的来信,当即叫来了卫生部长贺诚同志,以命令的口气说道:“虽说明天就出发转移了,你必须请最好的医生,为陈毅同志组织实施外科手术。”贺诚组织医生把已经装箱准备起运的发电机和X光机拆箱,为陈毅做了手术。

周恩来再忙,还是骑上战马,医院去看望陈毅。周恩来首先向他传达了中央的意见:你是高级干部,本来应该把你抬走,因为你在江西搞了七八年,有影响,有名望,又懂军事,中央走了,不留下你无法向群众交待。随后,他又向陈毅传达中央的决定:“你留下参加以项英同志为首的中央分局的工作。同时,由你出任中央政府留守处主任之职。你有什么意见吗?”

陈毅自然清楚这副担子的分量!主力即将离去,敌军大兵压境,如何坚持武装斗争,如何保存革命力量,如何让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红军伤病员在即将沦入敌手的苏区中生存下来,……无数的难题!但是,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没有意见!”这就是陈毅!

陈毅在《忆三年游击战争》中回忆到:“对于如何坚持苏区的斗争,更是没有准备。当时,虽然也留下了党的中央分局(项英负责),和中央政府的办事处(陈毅负责),但对整个苏区敌后斗争,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没有布置。一时,苏区处于紊乱状态。”在被困梅岭的最艰难岁月里,陈毅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抱定牺牲的决心,写下大义凛然的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些留下来坚持斗争的领导人大部分都牺牲了。如果毛泽东当时被留下了,那么,中国革命将会是怎样?好在,假设终究不是历史……

这些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领导人中的牺牲者——

年初,中央分局根据中央指示开始作分散突围的准备工作。2月11日,项英派出数十人组成的便衣队,由邓子恢任队长,护送已花甲之年的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还有项英的妻子张亮等去闽西,再绕道上海。2月26日,他们渡过汀江、到达水口镇附近的小径村时,因生火做饭暴露目标,被当地保安团包围,激战中,何叔衡为了不拖累队伍,纵身跳下陡崖受重伤,被搜寻的敌人枪杀,时年59岁。而瞿秋白被敌人俘获,瞿秋白当时化名何其祥,被叛徒指认,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6月18日晨,瞿秋白写完绝笔诗,高唱着由他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在罗汉岭从容就义,年仅36岁。

贺昌,于年2月率部向粤赣边突围,3月3日渡过会昌河、到达天门嶂时遭国民党军合围,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一刻,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宁死不当俘虏,与时任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等人一起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毛泽覃,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年4月26日,在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英勇牺牲,时年29岁。

我们记住长征,也要记住那些没有参加长征的英烈们!相比于红军长征前后经不住考验而叛变的十余名高级领导人,我们更加敬仰这些坚持信仰、坚持斗争的领导人!

罗汉岭纪念广场还竖立着杨成武将军半身塑像。杨成武,出生在长汀的红军战将。长征途中,杨成武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治委员、耿飚任团长,该团被誉为长征先锋第一团。

杨成武将军半身铜像矗立在平方米的广场正中央,铜像高4.5米,重4.2吨,由我国著名雕塑大师程允明历经一年精心创作而成,底座采用莆田大洋红石,象征着是从红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代名将,底座正面镌刻着的“杨成武将军”大字是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书写的,底座背面刻着杨成武将军的生平简介。

在长征途中,杨成武和耿飚率领的红四团功绩显赫。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四团沿着崎岖山路,一昼夜奔袭里,创人类行军史最高纪录,奇迹般地夺取泸定桥,使中央红军转危为安。过草地时,红四团担任先锋团,在充满死亡恐怖的水草地中整整滚爬了6天6夜,终于为全军踏出了一条北上道路。在腊子口战斗中,也是红四团出奇兵,以正面强攻、侧翼攀缘绝壁迂回的战法,一举突破天险。

铜像后边是杨成武将军纪念室里,陈列着将军在各个革命时期的珍贵照片及文字介绍,还有各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将军的各种图书及文献资料。

长汀(汀州)是毛泽东笔下“红旗跃过汀江”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背景资料:红色长汀,革命老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入闽的第一枪从这里打响: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挺进。3月中旬,红军由长汀县四都乡入闽,在距县城8公里的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军郭风呜旅,击毙了旅长郭风鸣,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汀城。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苏维埃政权,政府设于涂坊,属闽西苏维埃政府。

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在这里缝制:红军入闽以后,在长汀城内组织了一批缝衣工人,成立了一个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用斗地主、打土豪得来的钱财和向商人借来的军响,购买了一批灰色的布匹,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进行缝制,然后在军衣的领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这就是红军的第一套军装。

年10月,建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于城关。12月,以南阳、才溪、通贤、畲以、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区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以河田、四都、古城、长汀附城、汀东、童坊、张地等地为长汀县,县治设于河田。市、县均属闽西苏维埃政府。

年3月,建立苏区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军区于汀州市;与此同时,撤销新汀县。才溪、通贤划归上杭县,南阳划归新泉县,其余各区并长汀县。10月,分长汀县东北部分地建立汀东县于馆前;

年9月,分长汀县近汀州市部分地区建立兆征县,县治设省苏维埃政府内,均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先后守卫在这里。

红一军团于年5月广昌战役后,奉命东进福建建宁、泰宁,尔后抵达长汀;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的率领下,年7月6日从瑞金出发东进,经过长汀。红九军团参加广昌战役后,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而留在长汀;10月3日,红九军团两路汇合到达汀州城后,休整了4天;6日傍晚,红九军团从汀州城西移,于7日凌晨4时左右抵长汀古城宿营;入夜,部队继续西移,从古城至瑞金走了30里,当晚8时许到达红都瑞金。红二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地方武装组建成立的红十二军,年春在瑞金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直属总部独立第二十四师,在保卫连城战斗后到长汀。红九军团开始长征后,红二十四师奉中央军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丢失”的命令,负责担任东线阻击任务,与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一起拖住敌军,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敌占领。12月底,闽西苏区全境沦陷。

在长汀城里有一处碑文说明“长汀革命旧址,系指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辛耕别墅、医院、云骧阁、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为土地革命时期重要文物史迹。”其中,辛耕别墅就是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医院是中医院,云骧阁是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基督教堂是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在刘氏家庙。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原为汀州历代考试场所,试院内有唐代双柏树、龙山书院、朱子祠等,为庭院式土木结构厢房,占地面积平方米。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财政经济问题》、《苏维埃建设问题》等决议案,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任主席,下设裁判、财政、粮食、土地、妇女、文化、劳动、工农检查等8个部。会后省苏机关在此办公。现为“长汀博物馆”。

20世纪初,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经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此地还有汀州古城(长汀保存了三座古城楼、五座古城门和一千余米长的古城墙,古城墙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侧沿山势遥远而下环抱全城,形成全国罕见的“观音挂珠”的独特山城景观)、官坊石峰寨自然景观、龙象山自然景观点。

长汀被誉为世界客家的首府,是客家文化发源的基地,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追溯世界华人的宗源很多是由长汀发展出去的,长汀做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发源地是世界各地华人所公认的,客家文化也从此走向了世界。

在汀州城北不到10km有长汀土楼。

网上建议的游览汀州城线路:店头街→汀州古城墙→龙潭→白沤亭→云骧阁→朝天门→汀州天后宫→东大街→医院旧址→八封龙泉→汀州双阴塔→汀州府文庙→汀州府城隍庙→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

背景资料:毛泽东在汀州

“宁都会议”后,毛泽东患病,没有回后方瑞金〔年10月中央宁都会议免去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以要他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把其调回后方瑞金〕,而是从江西宁都径直东行,到了福建长汀。他一是想休息一下,养养病;二是探视正在长汀医院分娩的妻子贺子珍;三是看望老朋友院长傅连暲。“红色军医”傅连暲为毛泽东检查了身体。毛泽东确实在患着病,一直发低烧。经过X光透视,发现肺部有钙化点,说明他患过肺结核,发低烧可能是过度劳累的结果。医院里好好休息几个月,养精蓄锐。但毛泽东闲不住,他由于心有积郁,一时拼命地看书,看傅院长给他订阅的各类报纸(上海的《申报》、《新闻日报》、广州的《超然报》、《工商日报》等)。由于没有好好休息,加上对根据地和红军前途的忧虑,毛泽东身体日渐消瘦、虚弱,有一天竟吐起血来了!周恩来即决定让毛泽东到医院附设的“老古井休养所”(一幢淡红色的小洋楼)休养。

年,贺子珍在长汀生下一个瘦弱的男孩,这是毛泽东的第五个孩子、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毛泽东为他取名毛岸红。在此之前,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女孩)诞生在龙岩,因战争环境被迫寄养在百姓家不幸夭折了。贺子珍此时正患痢疾,只好找了一位奶妈喂养。奶妈按照当地的习惯称呼孩子“小毛”,大家也跟着叫。红军长征前,毛泽东夫妇把小毛托付给留下坚持游击活动的毛泽覃、贺怡夫妇。国民党占领苏区后,毛泽覃把小毛秘密转移到瑞金的一位警卫员家中。后来毛泽覃不幸牺牲,小毛从此下落不明。

医院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北山脚下,土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平方米,四周围墙,地势前低后高,共有房间30间。年英国传教士来长汀,年始建至年落成,命名为“亚盛顿医馆”。年改名医院,由傅连璋负责。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热情为起义军服务,接收了多位伤员。年医院成医院。年毛泽东曾在此养病。次年医院搬往瑞金,改名为“医院”,傅连璋任院长,年按原样修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mj/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