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编者按
在潮之洲,潮水往复。年11月,广东韩江潮州段入选全国17个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是我国南部地区入选的2个河湖之一、广东唯一入选的河湖。一年来,潮州市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让韩江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韩江流域水系图。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潮州市考察时指出,要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让韩江秀水长清。韩江,是一条能留住情感的人文之江。林文强摄
即日起,《南方日报·潮州观察》和潮州市河长办、潮州市水务局联合推出“示范河湖·韩江答卷”系列报道,详细解读潮州如何推进韩江潮州段示范河湖建设,建成“水质稳定优良的河流、留住情感的河流、水资源科学合理调度的河流、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河流”。
韩江,因韩愈而得名。在千年历史进程中,这条连通粤东山区与沿海的重要水路,推动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一条自然之江,也是一条人文之江。她,随着历史脉搏而跳动,随着红色记忆而奔流,滋育桑梓,造福百姓,寄托着游子的恋恋乡愁,更承载了潮人的无限深情。治水兴水的千年实践
这是一条富含历史记忆的河流。走在中国四大名桥广济桥之上,人流如织。目之所及,江面一片澄澈宁静而广阔,两岸2公里内集中了广济桥、宋窑遗址、古城墙等一大批潮州文物古迹精髓。潮水往复,巍巍大堤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治水兴水的实践和演变。时间推回约年前,潮州韩江流域活跃着一种能伤人畜的鳄鱼,民间将此江称为“恶溪”。新任潮州刺史韩愈,闻江中鳄鱼伤人,乃连夜作《祭鳄鱼文》,曰:“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后世为纪念韩愈之功,以江谓之。驱鳄成功后,韩愈开始兴修水利,他亲自动身勘测地理,发动百姓修筑围堤,防御大水侵犯;同时,主持开凿水渠金沙溪,灌溉农田,发展桑织。再加上赎放奴婢、兴办教育两桩功绩,韩愈八个月内在潮州完成了四件大事,为后来潮州成为“海滨邹鲁”奠定了基础。
韩江两岸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遗迹。林文强摄
韩愈之后,历朝历代均有先贤接过治理韩江的接力棒。其中有北宋开凿运河的小盐官,有明朝大规模加固险工的知府大人,也有清朝热心治水的总兵。这种跨越千年的持续治理,塑造了韩江流域古堤群。直至当下,韩江的治理也不断升级。年,广东省启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韩江堤围作为全省重点堤围得以加固;年,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投入运行,韩江流域拥有了历史上第一座以供水为主、能有效均衡汛期和枯水期水量的水利工程;年,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长达57年之久的酝酿、规划终得以实现……如今,依托古城资源,潮州串联沿江两岸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遗址,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带动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长廊、留得住情感的魅力韩江。
南粤“左联”之旅激活红色记忆这是一条荡气回肠的红色之河。
潮州在治水的同时,也激活了红色文化记忆,首创“水利+红色文化”融合模式,建设南粤“左联”之旅与中央红色交通线之旅。
20世纪,韩江因著名的“三河坝战役”成为红色之河。随后,在年至年间,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联结上海(中共中央)—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中共苏区)的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韩江成为承载起传递中国革命火种的重要通道。一大批韩江热血儿女也走出故里,投身于革命事业。其中,以洪灵菲、冯铿、蒲风为代表的文化青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笔为刀,用文学吹响革命的号角。南粤“左联”之旅与中央红色交通线线路规划。
循着南粤“左联”文化青年奔向广阔革命天地的足迹,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广东省韩江局依托广东万里碧道和南粤古驿道,结合南粤“左联”、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等韩江红色文化,打造南粤“左联”之旅。年7月,南粤“左联”之旅一期项目红棉公园、龙湖古码头水利公园和溪口渡纪念亭等3个堤岸纪念地建设完成。南粤“左联”之旅一期项目的龙湖古码头水利公园。
其中,红棉公园位于江东镇韩江江东堤,所在地为“左联”“七常委”成员之一的洪灵菲故乡,公园名称取意于洪灵菲诗作“剧怜古道红棉树,落尽千花人未知”,主要展示内容是南粤“左联”代表人物及其优秀文学作品;龙湖古码头水利公园位于龙湖镇韩江南堤,所在地曾是古代韩江流域的重要码头,主要展示内容是韩江水利史、水运史,是目前国内首个以韩江水历史为展示主题的堤岸公园;溪口渡纪念亭位于归湖镇韩江归湖堤,所在地为南粤“左联”成员戴平万的故乡,主要展示内容是戴平万及其文学作品。南粤“左联”之旅一期项目的建成,已成为韩江碧道试点建设的出彩部分。红棉公园纪念墙。
溪口渡纪念亭。
南粤古驿道?第15届韩江徒步节暨南粤“左联”之旅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缅怀南粤‘左联’英烈”宣传纪念活动、“左联”文化交流活动……自南粤“左联”之旅一期项目的三个堤岸纪念地建成以来,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保护活动陆续开展,向人们讲述韩江水故事,唤醒现代人对革命文化名人的记忆,将韩江文化代代传承。凡有潮水之处就有潮人
这是一条承载潮人深厚情感的河流。
千百年间,韩江这条连通粤东山区与沿海的重要水路,逐渐形成了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潮州文化等。历代潮人随着韩江之水奔腾外出,在创业发展中淬炼出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宝贵精神品质,使“潮州人”的称誉蜚声海内外。
21世纪初,一位老人来到被誉为“潮汕人民生命线工程”的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的施工现场。在得知枢纽建成后可增加当地用水量约2亿立方米,造福千万人口之后,他若有所思。几年后,老人捐资万元用于韩江治理。这位老人就是李嘉诚。他在潮州出生长大,15岁为躲避日军轰炸,随家人赴港;取得成就后,他不忘回报故乡。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像李嘉诚一样,离乡奋斗、富不忘乡的潮子还有许多,他们大都保留着回乡捐资助学的传统。而韩江,也成为众多海内外潮人寄托情感的载体,这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如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的《韩水之情》——“母亲河爱意,万物生机,最是韩水情长”;如知名作家李英群的《韩江水潮州人》——“韩江水静,韩江水清,韩江水温柔清爽。水是有灵魂的,我时常分不清,韩江水与潮州人,谁更像谁?!”……潮州市文艺家韩江水文化采风行。“潮州市文艺家韩江水文化采风行。
近年来,潮州市拓展以文化人新路径,通过护水文化白皮书、韩江水文化系列丛书、原创歌曲等方式,增强海内外潮人对韩江的情感认同,激发护江意识。今年7月至8月期间,潮州市河长办联合潮州市文联组织美术家、作家、书法家、摄影家等,共同参与“潮州市文艺家韩江水文化采风行”活动。目前,该活动创作形成的作品已收入“韩江水文化系列丛书”,分为《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州韩江水文化原创文学作品集》《韩江掌故》和《韩水采风·寻梦向南的河流——潮州市文艺家韩江水文化采风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集》,预计今年11月出版发行。
原创歌曲《Lovingyou韩江》。
“湘桥春涨恋悠悠碧道,鳄渡秋风轻舟渺渺,龙湫宝塔映绿水迢迢,西湖渔筏自在逍遥……”今年9月份,潮州原创歌曲《Lovingyou韩江》推出后,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