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入长江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东流菊

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

八百里皖江滋养着沿江的居民,

我们也因八百里皖江相聚,

一起为守护八百里皖江而行动!

“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

“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是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联合长江安徽段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5座城市所在地的社会组织或志愿者团体,共同建立的一支长江安徽段城市水环境保护团队,共同守护长江安徽段的生态环境。各团队负责快速回应和推动解决本地的环境污染事件,并进一步提高本地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东至县义工协会做为“垃圾不入长江”全国志愿者保护大行动联合发起机构,于今年3月份《长江保护法》实施之际,受邀加入《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团队。

为强化环保意识,创造绿色和谐环境,守护青山绿水,共建生态文明,进一步响应“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年8月7日立秋日,东至县义工协会结合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组织32名义工开展了“长江保护我先行,环境治理你我他”志愿服务。通过此次活动带动和影响市民们树立更强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倡导人们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使保护母亲河成为社会风尚,带动全社会参与母亲河保护中来。

14天之内没有经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的32名义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报名,8月7日清晨就早早地来到长江之滨的东流镇,在东流陶公像广场处32名义工和来自东流本埠的志愿者一起分成两个行动组,一组沿陶公路往大闸方向捡垃圾,同步宣传防溺水和长江保护;另一组自大闸往稠林方向两公里处集结,向大闸方向沿江边捡垃圾。

义工伙伴们和大学生志愿者分组出发

赤日炎炎、暑热难耐,虽恰逢立秋节气,却无一点秋意,三十多度的高温为大家带来考验,所幸大家为了长江生态,不畏烈日。大家沿着两条路线对岸边滩涂地进行清理,尤其是尧渡河入江口,由于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曾在此种菊,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诗篇,东流段长江又称菊江,平常钓友和游人较多,一些快餐盒、饮料瓶、塑料袋、烟头、果皮纸屑满地都是,大家拎着垃圾专用袋,手拿夹钳集中捡起散落在岸边的所有垃圾和废弃物。

义工伙伴们和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进行长江保护法和防溺水宣传

东流镇陶公路全长近2公里,街道两旁居民集中,大家就手持广播音响设备沿途播放和散发《贯彻长江保护法守护好一江碧水倡议书》和《防溺水倡议书》宣传单,徒步走进街坊深入居民中开展长江保护和防溺水宣传,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发挥宣传能力强的优势引领沿线居民产生共鸣,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热爱环境,进而形成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实现长江大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义工伙伴们和大学生志愿者在江边和沿江小区进行垃圾清理

义工伙伴们和大学生志愿者巡护菊江合影

这次是继“三八‘垃圾不入长江’学雷锋环保行”和“八百里皖江守护计划、守护升金湖活动”之后再一次开展的垃圾不入长江的环境保护行动。当日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个个汗流浃背也阻挡不了义工伙伴们捡拾垃圾开展环境保护的热情,通过一上午近四个小时的努力,使东流菊江堤防和滩涂风貌焕然一新,真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在这生态公园里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这决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要拿出实际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因为,我们都在江边湖边长大

本次活动感谢东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录制。感谢参加活动义工伙伴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们:胡寿亮、宋少学、江鹏、何木兰、刘双红、章林芳、陈思琪、刘良燕、郑安东、朱凤霞、李秀珍、江国安、李霞、施梦婧、洪俊杰、孙四新、刘国平、方伶俐、金玉梅、汪梅萍、郑义、王太平、徐四仙、周平、杨冬花、高爱武、吴运胜、胡双玲、何习羽、钱多英等。

撰稿:郑义

编辑:陈斌

图片拍摄:宋少学、孙四新

图片整理:胡月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mj/8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