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古城南门街原创

走进汀州古城就是走进了历史,这里富有历史的古街巷非常多,南门古街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长汀县城三元阁古城楼南面至宝珠门,街长有米,街宽约5米,唐、宋、元时为汀州府附郭、长汀县治所。据说明崇祯年间,南门街进一步扩建,街两旁都是富裕人家和宗祠所在,因而现存建筑大多是府第式、砖木结构、风火山墙硬山顶的建筑。街区内省保单位有明代建筑宝珠门、赖氏坦园公祠、曾子方宅、罗氏宗祠、郑氏家庙、傳氏家庙,赖氏宗祠;县保单位紫云公祠。占地最大的据说是赖氏花园,占了两三条巷,有上百亩。

现在南门街上还有汀州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卧龙书院。占地面积20多亩,按照南方园林规划布局,并将成龙先生捐赠给长汀的一栋徽派古建筑复建于其中,名为龙学馆。主体建筑还有文昌阁、藏经楼、讲坛、求真馆等,并引入活水,环绕其间,周边配以亭台、园林景观、连廊,成了宜观宜游宜品、古色古香的文化古建筑,成为汀州古城的文化地标。现在每天游人如织。龙学馆内主要展示成龙先生在影视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成龙先生的文化情怀与长汀的渊源。藏经楼凸显客家传统书院“以拥书讲学为务”,以实物展陈为主,结合数字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收藏、展示汀州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著作。讲坛紧紧围绕“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学主题,采用情景再现与专题设置相结合的展陈方式,按照“以史带人,以人带物”的展陈思路,再现书院最具公共性的空间场所。求真馆展现了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结合他们和卧龙书院弘道讲学的情缘,设置书院特色展馆。同时结合汀州历史,设置汀州刺史陈剑研究专题馆。文昌阁祀尊奉文昌帝君,是读书文人求功名所尊奉的重要场所。

南门街往下走就到了赖氏宗祠。该宗祠为长汀姓赖人的宗祠,建于明代,清道光及民国年间有修葺。占地达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项,抬梁式构架。建有照壁、门楼、前厅、两廊、正堂。门楼为岩石构筑,很高大,大额仿雕饰双狮戏珠图案,小额为琴棋书画雕饰,次间两窗饰有云纹,蝙蝠与额仿相对应,反映“福禄寿”字图。正厅面阔3间,进深3间,平面为方形;明间正中有方形藻井,四角有垂球,明间柱础比较敦实,有柱联。这座建筑规格高,布局完整,雕刻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客家传统宗祠的建筑风格。

南门街尾就是宝珠城门了。是唐大历4年汀州新城的城门。明崇祯10年把府署南楼慈济阁拆移到这里,因城楼面对宝珠峰,又叫宝珠楼。占地大概在平方,分内外重门,是一座特别的城门。当年红军攻打长岭寨解放了长汀城,就是高举红旗从此门入城的。所以又有红军入闽第一门之称。

徜徉在南门街青石板上,抬头望着一线蓝天,有洁白游云飘过。古街两边房檐屋瓦间茅草点着头,游人很多挤挤挨挨的。忽然宝珠楼上传来悠扬的钟鼓声,好像是久远的唐朝发出的,非常乐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xs/12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