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长汀丁屋岭游记
阿忠
十月中旬的一天,到福建出差,有幸到长汀丁屋岭游览,得以观赏这处有名的闽西古村落。
长汀是中国历史上客家人的集散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位置。丁屋岭位于长汀城南25公里处,本是闽西山区中一片普通的村庄,平静地在大山中伴随着一天天的日出日落过着平凡的日子。
近几年,长汀政府致力打造古村落旅游景点,丁屋岭以其原汁原味的闽西客家风格建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说中的有神奇蟾蜍庇佑没有蚊虫侵扰而得以出名,近期更是因拍摄红色影视作品而闻名,比如《古田军号》、《决命后卫师》、《风雨出汀州》等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的影视作品均在此拍摄,丁屋岭成为一处热门旅游景点。
十月中旬在北方早已是萧瑟的深秋景色,树木完成了一年的生长,开始落叶,准备过冬。而在闽西山区却还是一幅夏末的情景,在没有北风的白天,不冷不热,只需穿短袖衣服即可,气候宜人。各种植物仍在茁壮生长,樟树、松树、毛竹,以及很多叫不上名的杂木,把整座山都包裹得严严实实,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从长汀城驱车前往丁屋岭,向南走出不远便转到一条山间小公路。公路路面很新,是专门为丁屋岭旅游而修建的,这条小路比较窄,勉强通过两辆车,在山坳里弯来绕去,几乎没有多少直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盘山公路,在几座山之间来回拐弯,有的弯几乎是90°的直弯,旁边就是万丈深沟;每处拐弯地方都看不见对方来车,只能通过路边的观察镜来观察。已过了旅游旺季,几乎没有车,我们到达丁屋岭的入口处。在一处路牌的岔路口转下来到一条更窄的路上,过了传说中的蟾蜍石便开始爬山了。
其时已在海拔近米的山顶,远眺群峰连绵,绵延到天际。步入景区,先要通过一道山门。只见两座并列的山峰中间夹着一条小路,上面是一座山门,有高大的城墙和门楼,象古代的城门。我想,如果有外敌入侵,这座山门是在上坡路段,可以居高临下守卫城墙,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选址造城的智慧。过了山门便开始下坡,拐一个弯出现一片山坳,远望去,山坳里分布着一大片黑屋顶的房子,这就是传说中的丁屋岭了。
村口上边的山坡有一处客栈,仅有两排房子,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房子都是木质的,油棕色大漆已经斑驳,十分古朴,前面的石台上摆放着各式花草,墙上挂着辣椒,典型的闽西农家院落。客栈里静悄悄的,只有一只花狗和一只花猫在伸着懒腰,向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张望。客栈的墙上挂着一些来参观的名人照片,彰显此地的名气。
往下走不远,就到了村口,这是山坳里难得的一片平地,有一处木柱黑瓦的牌坊,上面写着“牛市街”三个金色的大字,旁边没有石碑,只立着一只奋力向前的石牛。沿着一片片碎石板铺成的小路走进村里,两边静默着各式各样的民房,有的是黄泥墙,有的是木板墙,屋顶都是木梁黑瓦。尤其是这种黄泥墙,在闽西山区很常见,使用山里的页岩、黄泥,加上水、米浆等冲压而成,历经风雨而不坍塌。房屋的形状依道路和山势而建,三角、四角、六角、八角不等,造型各异,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的房子年久失修,房顶塌下,露出破烂的木梁。房屋大多是民宅,但作为一处村落,宗祠、戏楼、商铺都要有的,有一处较大的院子,解放前是村公所,在这里召集村民开会。大门口挂着苏维埃政府的牌匾,说明了在中国革命时期的作用。
走进一所房屋,墙上挂着《古田军号》、《决命后卫师》、《风雨出汀州》等红色影视剧的剧照,我驻足凝视,虽然没有亲临拍摄现场,也宛如身临其境。
遥想在那炮火纷飞的革命时期,红军从井冈山转移到闽西,这里的大山里便于隐蔽,又能够发动群众,在长汀创建了闽西根据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且打土豪、分田地,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很多百姓纷纷参加红军,红军得到兵源和给养的补充。很快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为今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龙岩、长汀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丁屋岭村致力于发展特色旅游,对现有的老屋进行修缮、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还新修了进山水泥路,加装电灯、通信设施等,使丁屋岭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天色渐晚,我们没有走到丁屋岭的最高处,也没看到别具特色的湖边景色。但这原汁原味的闽西客家建筑、名人建筑,还有那优美娴静的山水自然景色,何愁远近旅人来访呢。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