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闽西红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长汀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长汀这片红土地战斗、工作、生活过。他们领导长汀人民取得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胜利和成功经验,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长汀红色资源基本情况
长汀现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省定革命基点村。长汀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汀州、大同、南山、濯田、四都、宣成、童坊、涂坊、策武、红山等乡镇,以汀州、四都较为集中。若按其性质来分,主要有6处战斗遗址、16处名人旧居与故居、12处缅怀先烈纪念碑与纪念亭、5处省直机关旧址、3处红色金融机构旧址、6处红色政权建设旧址以及17处红色政权后勤保障机关旧址等等。
正如朱德在延安与史沫特莱交谈时说的那样,“汀州果然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十个第一。红军入闽第一仗——长岭寨战斗在此发生;红军第一次在此统一军装;毛泽东在此主持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第一次绘制了创建中央苏区宏伟蓝图;红军首次在此设置军团建制——红一军团成立;中央苏区第一次在此创设了市级苏维埃政权——汀州市;中央苏区在此建立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中央苏区在此组建第一个县级红色武装——长汀赤卫队;中央苏区第一批国营企业——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贸易公司、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红军被服厂等在此成立;中医院——医院在此设立;红军在长汀南山钟屋村迈出长征第一步。
长汀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按照“以红色吸引人,用绿色留住人,让文化感染人”的总体思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汀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在《-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汀被纳入全国第七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并成为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年5月长汀革命旧址群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年长汀红色旅游累计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亿元。
为实现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监管,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长汀县在行政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机制。在健全领导机制方面,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文物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文物保护开发与发展旅游一起纳入全县发展规划,坚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保护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健全责任机制方面,与各乡镇、相关文物管理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分包制、承办单位负责制和文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文物管理、保护和开发责任细化到每个单位和个人。在健全投入机制方面,采取政府主导、向上争取、民间募集等方式,统筹文物保护开发资金。近五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投入近10亿元,完善红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县文物部门还非常注重吸收民间资本、民间智慧,共同开发红色文物资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如,群众集资修复了中共福建省委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寺庙)和兆征县“县苏”旧址。引导民间投资万元,建设了集娱乐、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松毛岭红色农庄、斗笠人家游客接待中心等3家农家乐,其中2家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金牌农家乐。
为达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效果,县委、县政府多管齐下促进红色旅游获得更大市场。具体的办法有:第一,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与江西瑞金、上杭古田、广东梅州等周边旅游区缔结旅游联合体,签订旅游区域合作协议,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联、市场共建、利益共谋的良好发展局面,共同开发“中央苏区之旅”、“重走长征路”、“古田会议丰碑,万里长征起点”、“蓝海洋红土地之旅”等多条红色精品线路。第二,深度融合红色资源与其它资源。年县委、县府启动“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四大历史街区改造、汀江源龙门景区建设等工程,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和名城、客家、生态之旅游融合发展的旅游模式,实现用“红色”来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来拓展市场,延长红色旅游消费链,推动红色旅游转型升级。第三,通过实施红色项目带动红色旅游。把项目建设当作发展文化旅游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年投资近15亿元,启动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中央红军纪念园等项目建设,力求用影响力、震撼力大的红色旅游项目,带动红色旅游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全国知名红色品牌的形成。
长汀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使其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深挖红色旅游资源的政治文化价值,增强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对全县青少年、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史党建、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省情的教育上,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年,创建瞿秋白文学院,深入开展作家采风活动,出版《汀州客家》纪念瞿秋白烈士专辑,推出一批红色文艺“高峰”作品。目前,正规划建设瞿秋白文学院创作培训中心,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期间,立足长汀是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光辉篇章的诞生地,创办《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馆,该馆成为全国首家群众路线教育馆。年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解放军战士、学生、党员群众近30万人次。
长汀红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长汀县在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红色文化深刻内涵的挖掘力度不够。长汀县非常重视对革命遗址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由于景点布局较为分散割裂,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且对革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仍不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时代特征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挖掘更是不够。对于本县珍贵的革命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目前真正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不多。
其次是红色资源的宣传、展示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单纯依靠实物、文字、图片等静态展示,缺少多媒体、动漫、光电声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方式单调、僵硬,多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介绍,枯燥乏味,缺乏娱乐性、感染力和体验性。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不少景区外围红色历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无法充分体现出历史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不少景点尚不能很好地呈现出原生态性质的历史感和沧桑感,缺乏思想深度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再次则为旅游产品缺乏整合,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长汀属于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由于财政比较紧张,缺少资金,宣传上缺乏系统性、持续性,阵发性、随意性较大。同时各乡镇缺少具有促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机制的战略眼光,相互之间缺乏整合,没能在游客心中形成长汀红色文化的整体印象。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市场中标志不鲜明,特色不明显,印象不深刻,影响了长汀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动车的开通,给长汀的红色旅游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但各个景点之间及其与其它旅游点(市内及临近的江西瑞金)之间的交通连接还不够便利,与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观光需求仍有差距。没有完全建立起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市场化、产业化管理体制和投资运行机制。另外,由于机构编制的原因,一些景点管理人员、导游、解说人员往往都是临时聘用人员,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他们无法把长汀县红色资源的特定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给前来观光的人们,从而直接影响到长汀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
长汀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长汀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而且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汀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摸清家底,挖掘资源内涵。定期开展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专题调查,进行编辑整理、统计造册和分类归档,把新发现的红色文化遗址纳入保护范围。按“原汁原味”标准做好各级革命文物类保护单位的升级保护、修缮提升工程,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相互融合。将县内未挂牌标识的红色文化遗存和革命遗址统一挂牌或立碑;征集、整合全县红色文化相关资源如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抗战漫画资源等,整理好红色文化要素。更要与时俱进地挖掘红色革命精神,结合实际,研究红色文化并创造文化精神新产品。
其次是塑造品牌,创新传播方式。利用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在长汀县取景拍摄的大好时机,在新闻网站开辟红色文化宣传专题专栏,加大长汀县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网上宣传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来开发红色动漫,开发出红色网络游戏系统,增强红色资源的体验性与娱乐性;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红色文化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中心,推出红色文化AR(增强现实技术)系列产品,推广普及红色文化知识,力争推出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文旅产品。同时推出红色研学、红军食品等一批体验型红色业态产品,把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承,血脉永续。
再次是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合作。长汀是地处闽粤赣交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省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是客家首府,是“中华客家菜之乡”。应当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把红色资源同丰富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美食文化结合起来,采取“红色+客家文化”、“红色+绿色生态”、“红色+客家美食”等方式,为长汀的红色旅游业提供宽广的产业链接和延伸,增强旅游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深化同周边的新罗、上杭、宁化和瑞金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省内外的红色资源之间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长汀红色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最后因地制宜,坚持科学规划。明确长汀红色文化的发展定位、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好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统筹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统筹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紧紧对接《龙岩市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总体方案,编制好长汀革命旧址群分项规划,制定好革命旧址群的保护提升工程方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制订完善好正在建设的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和中央红军纪念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子,便于配套服务产业链的进驻。■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