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赤生(-),原名玉琅,字太景,乳名马木子,福建省宁化县曹坊乡人。
出身于地主家庭,年毕业于长汀七中初中班。在校期间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共青团,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4月受命回宁化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以宁化连岗中学(现宁化一中)为基础,利用自已与校长的亲戚关系作掩护,建立党团组织,是宁化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年元月红四军来到宁化后,徐赤生积极组织和领导宁化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红四军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发动"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暴动"并组建宁化苏维埃政权。
年7月起,历任中共宁化县特别区委书记兼县赤卫大队政委、宁化县红军游击大队政委,打击反动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
年调红21军第五纵队任支队政委,不久再调苏区中央局工作。年4月,徐赤生带领中央工作团5人小分队在建宁县黄泥铺村开辟新区,夜里突遭国民党匪特袭击,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徐赤生出生于地主家庭,赤生是他入党后从事地下活动的化名。年长汀七中初中班毕业。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很快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4月,受汀州县委的委派回宁化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他机敏灵活,待人诚恳,善于辞令,以宁化连岗中学(现宁化一中)为基础,利用自己与校长的亲戚关系作掩护,在学生中开展活动,介绍进步书刊,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想。
在他的启发教育帮助下,张志农、王子谦等6人先后由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组建了连岗中学党团混合小组,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利用暑假农村学生回乡的机会,发动组织农会,从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团组织,扩大充实党团队伍。
这一期间,徐赤生多是在长汀与宁化间奔走。开学后,在校园里的活动更为隐蔽,经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武圣庙、朱子祠等偏僻处集会,传达国内外形势,回顾总结活动情况,布置发展党员建立支部等工作。
同时,经常深入各乡指导建党工作,至年8月,曹坊、禾口、石碧、方田等地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
年元月,红四军来到宁化,徐赤生向红四军政治部汇报宁化党的活动情况,听取指示。随后,他积极奔走西乡和南乡领导各党小组和农会,作暴动准备。
同年6月在红四军的支持下,徐赤生领导宁化地下党组织在曹坊、淮土、城关、李七坑等地举行了武装大暴动,他率先把自家的田契当众烧毁,并开仓出谷,要求其他地主也交粮分谷,对较大的地主还罚现金,这就是闽西著名的"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暴动"。
年7月,中共宁化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成立宁化县特区委,徐赤生当选为特区委书记。红军离开宁化后,将所有武装编成赤卫大队,由他兼任大队政委。
随后,组织赤卫大队开往长汀新桥与红军第五纵队汇合,改编为宁化游击大队,他仍兼政委。由于他指挥有方,善于鼓舞士气,在配合红五纵队作战中,屡建战功。
不久,徐赤生调任福建省军区二十一军第五纵队某支队政委,再调往苏区中央局工作。
年4月,徐赤生带领中央工作团5人在建宁县黄泥铺村开展工作,夜里突遭国民党匪特袭击,经激烈战斗后中央工作团5人全部牺牲。徐赤生牺牲时年仅24岁。
—完—
宁化禾口乡陂下村名人:明朝状元张显宗
宁化水茜乡庙前村名人:宋代官员、学者郑文宝
宁化城关名人:清代书法家伊秉绶
宁化巫氏名人:开疆始祖巫罗俊
宁化罗氏名人:开县功臣罗令纪
宁化第一位进士:御史中丞的伍正己
宁化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人:李世熊
宁化城关人名人:雍正举人雷鋐
宁化城关名人:历任知县伊天佑
宁化县城名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张雍耿
宁化畲族名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宁化县人:开国少将身经百战张新华
宁化湖村镇名人:第一名举人张腾蛟
宁化县禾口乡名人:道光秀才张锡龄
宁化县曹坊乡名人:农民起义领袖曹柳顺
宁化城关镇名人:游击大队长巫希权
宁化城关名人:东渡留学生刘春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