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岩市领导到长汀县调研指导征兵工作
座谈会上,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廖深洪就长汀县征兵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做了汇报。
袁平华对长汀县征兵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下一步工作,袁平华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征兵工作的重要性;二要做好宣传发动,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点对点、面对面向适龄青年做好宣传,算好经济账、前途账、政策账,进一步激发全县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积极性;三要围绕“一年两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和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认真把好“体检关”“政考关”“役前教育训练关”“交接运输关”“廉洁征兵关”等各个环节关口;四要严守征兵纪律,坚决守住红线底线,强化各相关征兵工作人员思想教育,切实把廉洁征兵工作落到实处。
在汀期间,袁平华一行还对县人武部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有关工作进行检查。
(丘伟华)2长汀县领导到汀州镇检查指导年征兵初检工作1月24日上午,长汀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张刚,县人武部政委严伟来到汀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征兵初检工作,汀州镇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张刚一行亲切看望了应征青年和担负体检初检任务的医务人员,实地察看了初检的每个环节,并与参加初检的应征青年座谈,询问他们的年龄、学历、家庭情况等,对他们立志报国、踊跃参军的热情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踊跃参军报国,到部队大熔炉中去接受锻炼,在部队实现人生价值。
张刚对汀州镇大力宣传征兵、积极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等一系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对征兵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应征青年家庭,宣传征兵政策,积极营造浓厚的征兵工作氛围;要严格按照程序,严把征兵体检关,确保将优秀适龄青年输送到部队,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征兵任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贡献。
据悉,为做好此次征兵初检工作,汀州镇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采取全封闭、分时段、低密度、多批次的方式组织,落实进门登记、体温核查、健康码査验和个人防护等措施,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体检场地。
(朱芳彬)3长汀县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1月25日,长汀县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青年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方明,县青年联席会议46个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龙岩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主要精神并对《长汀县关于贯彻落实龙岩市青年发展规划(-年)的实施办法》作了说明。会议审议并通过《长汀县关于贯彻落实龙岩市青年发展规划(-年)的实施办法》。县检察院、妇联、人社局等相关负责人结合青年工作开展情况作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做好青年工作的使命担当,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工作重点,推动《实施办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要聚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强化制度建设,健全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完善全过程落实机制、全方位保障机制和全渠道宣传机制,在创造平台上下功夫,在增强青年动力上下功夫,充分激发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力有序推动《实施办法》落实,为全方位推动长汀老区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温梓琦)4长汀县童坊镇长春村:打造生态水头建设幸福长春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闽江源头的童坊镇长春村,只见新房幢幢,村道整洁,溪水清澈,1.3公里长的河堤生态护岸及河道景观护栏,文化大戏台和景观公园,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
长春村是童坊镇最边远的村,隔一座高山与连城毗邻,山顶上风力发电机组颇为壮观。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这里曾发生过长汀县第一起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村党支书黄加生说,正是由于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全村正确应对,秩序井然,解除了疑似,战胜了疫情。
长春村是贫困村,村两委紧抓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项目示范点带动产业发展。引导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牛,养河田鸡等产业。新增养牛20头,养鸡多羽。特别是发扬该村养殖黄毛兔的传统,依托阳光兔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黄毛兔养殖激励性扶贫项目,带动10户贫困户参与养殖黄毛兔多头,每户贫困户至少养殖40头以上,每户增收元以上。其中贫困户黄荣华养殖80多头,增收多元,在做强做大原有烤烟、水稻种植基础上,利用山多林多的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由村集体投资种植2万多株三叶青。在全村推广种植黄桃,免费提供黄桃树苗给村民种植约20亩,进一步美化村庄,带动发展。
面对村财“空壳”,驻村第一书记林建滨十分注重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投资50多万元,在县城购买沿街店铺,用于出租,每年增加村财收入1.6万元;投资50多万元,入股长汀县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公司,每年增加村财收入3万元。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
强化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基础得到有力夯实。自林建滨驻村三年来,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约万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生态水头”特色。这些项目的实施,明显提升了村容村貌,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整村发展。
据介绍,该村投资近万元,完成长3.4公里、宽6米的村主干道改扩建;投资41万元,建设饮水工程;投资50多万,改建新村部及老人幸福院,实施全村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不断完善农田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平整近亩;修建农田机耕道及配套水渠6公里,实现了各村民小组间及主要生产区基本通水泥路。持续打造美丽乡村,开展空心房整治,落实空心房整治面积约3亩;投资多万元,修建河堤生态护岸1.3公里及河道景观护栏,建设文化戏台和景观公园,“一溪两岸”景观带初步形成。
(陈天长刘智松通讯员:丘嘉瑞)网编:陈炳林邱冰花
编审:吴德荣黄建良
监制:邓柱元
总监制:钟彬彬
投稿邮箱:ctrmtzxb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