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丨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选择性考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76557.html
全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4月23日,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长汀县副县长廖凤英,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县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等在长汀县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

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宣传解读,讲深讲准讲透方案精神,让全社会知晓“为什么改”“改了什么”“如何推进”;要分层分类、权威专业做好政策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宣传、释疑解惑,让改革措施广为知晓、深入人心;要增强宣传解读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使改革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要切实增强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整体合力,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改革的工作和政策协同;强化要素保障,尽快补齐教育软硬件短板;强化风险防控,确保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平稳落地。

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新高考改革推进的工作动态,确定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至此就有14个省市加入到高考的改革大军中来。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详情请看——

重磅!“3+1+2”福建新高考实施方案公布!

解读丨福建高考改革政策问答来了

福建日报邀请3位专家权威解读,一起来看!

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分这样计算!

福州一中数学正高级教师陈德燕

昨天,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发布,这个方案符合我省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周边学生及同行对方案大多比较认可,但对等级转换赋分规则希望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使得大家对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转换赋分与怎么进行等级转换赋分,特别是赋分转化原则及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将自己研读的心得整理与大家分享,期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裨益。

在福建省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这2门科目采用原始分计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则采用等级转换赋分,等级转换具体规则如下——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原始分满分各为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每科在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分的赋分起点,等级转换分满分为分。

▲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

▲将A至E等5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个分数区间,得出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每科计算等级转换的考生人数即转换基数,具体为实际参加该科目考试的人数,不含因违纪作弊被取消该科成绩的考生。

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使得其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赋分,本质是等位次分数转换,使得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的成绩具有可加性,进而在总体水平上衡量考生的实力,实现在总体水平上的排序。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赋分或分数转换步骤第一步

依据原始分确定所在的等级。

依据实考成绩排序,确定各等级两极的分数。如,某学科考试成绩前15%考生的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为83分,则该科A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为,某考生的该学科原始分为86分,则所在的等级为A等。同样可得B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由此确定各原始分对应的等级。

第二步

根据各等级转换后分数区间对应表确定转换后分数区间。

附:各等级转换后分数区间(赋分区间)对应表。

等级

A

B

C

D

E

比例

15%

35%

35%

13%

2%

赋分区间

-86

85-71

70-56

55-41

40-30

第三步

依据等比例换算原则换算成绩,得到等级转换分。

一般地,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转换后的分数:

设某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为,该等级的转换区间分数为,某考生的原始分数为(在区间内),设其转换后的分数为,则根据等比例换算原则有:。据此计算出的计算值,再依据四舍五入得到该考生转换后的等级转换分。

若某考生原始分正好是某等级原始分区间的上限或下限时,则不需要按公式计算,相应等级的赋分区间上限或下限分数即为该考生转化后的分数。

还是有点抽象?

举几个例子——

例1

假设某考生某学科的原始分为85分。该科A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为,A等级的转换区间分数为,设其转换后的分数为,则根据等比例换算原则得到如下比例式:,计算得的计算值为,由四舍五入,得,因此,该考生转换后的等级转换分为88分。

例2

假设某考生某学科的原始分为85分。该科A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为,A等级的转换区间分数为。由于该考生的原始分正好为A等级实考分数区间的下限,因此,该考生转换后的等级转换分为86分。

例3

假设某考生某学科的原始分为85分。该科A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为,A等级的转换区间分数为,设其转换后的分数为,则根据等比例换算原则得到如下比例式:,计算得的计算值为,由四舍五入,得,因此,该考生转换后的等级转换分为88分。

可以看出,考生转换后的分数既与考生的原始分有关,也与考生所在等级的实考分数区间有关,即与该等级的最高分、最低分有关。

按照上述换算方法,可以计算出每个考生4门选择性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的等级转换分。

等级转换分有效地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使得其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的问题,等级转换分有效真实公平地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位次,将它们计入高考总成绩是合理的。

从新高考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教授王长平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重大的教育改革,与高校综合改革密切相关,高校唯有深刻解读和思考新高考改革之“变”,才能在新时代新要求中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高考改革主要有三变

与以往的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改革在选考科目、评价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三变:

选考科目变“套餐”为“自助餐”

新的“3+1+2”高考改革方案一共有12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种新高考模式既尊重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

招生录取变“唯分数论”为“两依据、一参考”

依据教育部规定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体现了人才选拔培养规律。

录取模式变“一元选拔模式”为“多元录取模式”

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避免与普通教育做简单的类比和层次区分。考生可以选择大学、大学也可以选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有多次、多样的选择;大学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实施更科学、多元的选拔,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新高考改革主动适应国家对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选拔人才。

归根结底,新高考改革最根本也是最值得肯定的“变”,在于它撬动中学教学改革和高校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转变,不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xw/8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