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31219/c7kyuya.html
苏区革命与胜利县
1927年春至1928年6月间,雩都、兴国、宁都等县的中共*组织,在以雩都县(1957年改为于都县)的北部———桥头为中心的雩、兴、宁3县边界地区,开始了*的秘密活动,并先后建立了一批*的组织。1932年1月20日,红*攻下上宝土围,为庆祝胜利,在今马安乡桥下村排脑举行庆祝大会,宣布中共胜利县委、胜利县苏维埃*府成立,不久,县委、县苏维埃*府机关迁驻平安社里坪。至1935年3月红*北上抗日,胜利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大事要事
1927年
春,中共雩都县*组织推荐雩北桥头朱屋村朱学玖、江背村钟圣楼前往南昌,参加朱德任团长的国民革命*第三**官教导团学习。
9月,朱学玖、钟圣楼回乡后,组织开展中共*的活动,组建秘密的中共桥头支部委员会。
12月,中共桥头支部委员会在虎头山脑召开会议,决定每个*员尽快深入到群众中去,在贫苦农民中发展农民会员,建立农民协会。
1928年
2月3日,雩北桥头农民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号召贫苦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打土豪分田地。
3月23日,在中国共产*领导下,雩北桥头钟声楼、朱学玖发动了桥头农民暴动,为建立雩北红色区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月,桥头农民暴动受挫后,中共于都临时县委决定,组建桥头游击队,钟圣楼、朱学玖分别担任队长和*代表。
6月初,桥头游击队改编为赣南工农革命*第十五纵队,并于1929年2月15日编为江西工农红*独立第四团 连。
8月,根据赣南临时特委指示,在兴国的樟木山高卷(一说桥头木鱼塘)成立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
10月,建立中共平安支部委员会,书记张子良。隶属中共雩北特区委员会领导。
12月,中共*组织在平安村白地背召开万人大会,宣传共产*的宗旨、*策,号召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抗租、抗税、抗债。当场焚烧契约债据,并处决了地主张业汉、张相川。
1929年
3月,雩北特区革命委员会从盘罗石迁驻平安。中共雩北特区委在洋迳村安子前设立平安办事处,下设平安、狮子石下2个*支部;在琵琶垅芭蕉成立枪子修械所。
4~7月,雩北地区干旱严重,80%早稻未能莳下,粮食欠收。
4月19日,朱德率领红*首次来银坑检查革命工作,住在银坑圩怡昌祥烟店,在牛岗尾出席了中共雩北特区委主持召开的群众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号召贫苦农民积极行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秋冬,由于红色*权的扩大,雩北特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兴雩边界革命委员会。
1930年
2月,雩北区革命*事委员会在琵琶垅召开了*事委员会议。会议作出了两条决议:一是区*事委员会改为雩北区苏维埃*府;二是成立三个乡,即一乡(设在桥头)、二乡(设在樟木)、三乡(设在平安)。
3月,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机关移至琵琶垅,隶属中共东河行动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中共南路行动委员会)。
7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从曲洋来到平安村,首次巡视了设在竹篙寨石洞中的红*后方物资保管处,赞扬平安人民革命热情高,说竹篙寨作为根据地的一个后方保管处,真是个好地方。当即决定,把竹篙寨石洞改为中共后方保管处。
7月,雩北区组建独立团,下辖3个营,共约500人。
10月上旬,红*攻克吉安后,成立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指示,在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团合一的中共雩北特区行动委员会,机关驻平安,隶属中共赣南行动委员会。
10月,雩北区组建红色特务团,约500人。
11月,雩北区组建红色警卫营,约300人,不久编入正规红*部队。后又组建新编红色警卫营,约300人。
1931年
2月20日,红三*团一师一团在师长李实行的率领下,开始攻打上谢土围,于25日晚将土围炸开攻下土围。
夏,银坑区、平安区同时成立。
7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来到银坑牛角塘村,抽空再次巡视平安村和竹篙寨。在听取了雩北特区委和赤色武装主要负责人关于竹篙寨保卫战的报告后,很满意,并亲自拨给当地赤卫队枪支100余支。
7月24日,毛泽东和朱德在牛角塘村联名向部队发布了关于“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的作战命令,计划次日在葛坳一带伏击进犯之敌第二路部队。后因敌情发生变化,这场战斗没有进行。
9月25日,毛泽东率苏区中央局机关和一方面*总部由兴国而来,经平安村,向瑞金进*。
11月7日,平安区选举洋迳村严超树出席在瑞金召开的 次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严超树递交了要求派兵攻打兴、雩、赣3县地主豪绅及其武装联合盘踞的 的反动堡垒———上宝土围的议案,得到毛泽东和与会代表的赞同。随后,中国工农红*第三*团立即派出九师,包围上宝土围。在雩北区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1932年1月20日攻克了上宝土围。
12月,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府迁驻平安村社里坪。3个多月后迁离。
冬,徐特立在平安寨决定就地举办小学教员培训班,以解决小学教员缺乏的燃眉之急。有40多人入学。十多天后结束。
1932年
1月20日,红*攻下上宝土围。为庆祝破围胜利,中央苏维埃*府决定,在原雩北区辖区内设置江西省胜利县,并在马安区上宝乡排脑村召开庆祝大会,宣布中共胜利县委、胜利县苏维埃*府成立。同时,选择平安区社里坪为县机关驻址,并于月底迁入。
2月,中央兵工厂从兴国迁来银坑万寿宫,于1934年4月迁往瑞金。
3月21日,毛泽东随*从雩都县城出发,经过银坑,前往宁都县。
4月,胜利县 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银坑圩召开。
7月,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省苏维埃*府主席曾山在银坑调查处理了原胜利县委书记钟圣谅、县苏维埃*府主席钟铁青、省苏维埃*府总务处长钟学祥3人勾结富农分子朱伟魁合伙贩卖鸦片案件。
8月,中共胜利县 次代表大会在银坑圩召开。
9月,中央卫生材料厂驻扎在琵琶垅牛济庵,厂负责人唐一真。
秋,成立中共嶂脑乡支部委员会,钟世樟任书记。
11月11日,在平安村王坑设立胜利县邮局。
12月,中共胜利县委和县苏维埃*府机关迁入银坑圩。县委机关驻钟良佳祠(今电影院址),*府机关驻方屋王家祠(后为粮管所旧址)。
是年,中共平安乡支部被中共江西省委评为全省模范支部。
1933年
2月,邓小平出席中共胜利县委在银坑召开的扩大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说,扩大红*要做好优抚工作,加强对优抚工作的领导。对春耕生产也作了指示。
2月,胜利县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银窝召开。
2月22日,平安区举行隆重的武装检阅,参加人员2000余人。
6月,中共江西省委授予胜利县平安区为“扩大红*先进区”称号。
夏,撤销河田区,增设银坑区。
7月,中共胜利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银坑圩召开。
8月,中共江西省委授予平安乡*支部为“江西省模范支部”称号。
1934年
3月,胜利县第三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银坑圩召开。
9月,中共胜利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银坑圩召开。
10月中旬初,中共胜利县委召开县、区两级**干部大会,研究和部署动员群众配合红*行动。毛泽覃在会上指示各地要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掩护红*战略转移。
11月,根据省委的决定,将车头、仙下、马安3个区划属新成立的兴胜县。
1935年
1月,国民**队占领胜利县**机关驻地银坑圩。胜利县委率领**群机关和独立营,
撤至马安区,后转移至九山(今属兴国县),同兴胜县**机关和武装部队会合。
2月,胜利县***机关转战到兴国的崇贤地区,与江西省**机关和武装部队会合。
3月,根据省委指示,县委书记赖传来率领**机关和独立营回到樟木山区,在竹坝一带与国民**队相遇,发生激战,赖传来等一批干部战士牺牲。至此,胜利县不再存在。
二、区域划分
1932年1月,胜利县成立之初,机关设在马安区上宝乡排脑村,不久迁驻银坑。全县人口约15.3万余人,耕地面积17.6万余亩。辖13区、108乡,即:
平安区:区址设今平安村社里坪。辖平安、岩前、琵琶垅、上下谢、年坑、洋河、小庄
(今属葛坳乡)、营下、银坑、*沙、中心坝、牛岭、樟木山等13乡(后4乡今属兴国县)。
河田区:区址设今银坑镇香塘村。辖狗颈、上保、陂坑、三子口、村头、三贯(今属仙下
乡)、邹坑(今属仙下乡)、汾坑等8乡。
车头区:区址设今车溪乡车头圩。辖香炉山、土狗脑、排脑、潮屋、朱坑、安塘、蛤蟆石
(今属岭背乡)等7乡。
仙下区:区址设今仙下乡仙下圩。辖潭石、东田、吉村、仙下、富坑、蒲背、桥下、洋田、
罗坑等9乡。
马安区:区址设今马安乡马安圩。辖贡布、小螺、头巾寨、马安、西汾、上宝、高兴(今
属仙下乡)、莲塘(今属仙下乡)、嶂脑(今属银坑镇)等9乡。
桥头区:区址设今桥头乡桥头圩。辖桥市、福上、周迳、赤竹、江背、历迳、古石坑、源
坑(今属兴国县)、彦坑(今属兴国县)、螺形(今属兴国县)等10乡。
曲洋区:区址设今葛坳乡曲洋圩。辖李安、石灶、大田(今属葛坳乡)、窑背(今属葛坳
乡)、曲洋、长沙、小燕、鲤汾等8乡。
半迳区:区址设今葛坳乡澄江村。辖铜锣(今属宁都县)、半迳、塘泥坳、澄江、葛坳、杨
第头、上脑、莆竹等8乡。
赖村区:区址设今宁都县赖村乡赖村圩。辖赖村、莲子、虎井、山迳、水背、水西、围足、
高岭等8乡。
梅窖区:区址设今兴国县梅窖乡梅窖圩。辖梅窖、三僚、*岭、中邦、寨脑、乐团等6乡。
古龙岗区:区址设今兴国县古龙岗乡古龙岗圩。辖蜈蚣、寨头坳、天源、中邦、大、吉布、
*塘、营前等8乡。
江口区:区址设今兴国县兴江乡江口圩。辖南村、营上、段水、长排、杉村、河佳、陈野
等7乡。
青塘区:区址设今宁都县青塘镇青塘圩。辖石灰、大樟、王下、青塘、河背、下水、谢村
等7乡。
1933年7月,江西省调整行*区划,江口区、青塘区划归博生县。撤销河田区,设立银坑区、三贯区、樟木山区。
银坑区:区址银坑圩。辖银坑(原属平安区)、营下(原属平安区)、嶂脑(原属马安区)、
村头(原属河田区)、陂坑(原属河田区)、三子口(原属河田区)等6乡。
三贯区:区址三贯圩。辖原河田区的三贯、上保、狗颈、邹坑、汾坑和河田等6乡。
樟木山区:即今兴国县樟木乡,区址樟木圩。辖忠田、塘埠、樟木山、牛岭、中心坝(原
属平安区)、源坑(原属桥头区)、螺形(原属桥头区)、彦坑(原属桥头区)等8乡。
1934年10月,江西省再次调整行*区划,车头区、仙下区、马安区划归兴胜县。博生县之青塘区划归胜利县。此时,胜利县设有11个区,即:银坑区、平安区、三贯区、桥头区、曲洋区、半迳区、赖村区、青塘区、梅窖区、樟木山区、古龙岗区。1935年3月,由于胜利县***机关随红*北上抗日撤离银坑,胜利县区域划分不复存在。
三、**组织
(一)中共胜利县委
1932年1月22日,红*攻打上宝土围胜利后,在上宝排脑召开雩北区*的代表大会,成立中共胜利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临时县委隶属中共江西省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和监察委员会,下设平安、河田、车头、马安、仙下贯、半迳、曲洋、桥头、梅窖、古龙岗、江口等11个区委和赖村*总支、78个乡支部。临时县委机关于同月底迁驻平安区社里坪,2月初迁入银坑圩(今粮管所旧址)。3月,增设赖村区委,计有12个区委、96个乡支部。3、4月间,临时县委召开全县*的扩大会议,正式任命县委委员及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5月,胜利县发生由临时县委书记钟圣谅和县苏维埃*府主席钟铁青为首倒卖私分打“土围”缴来的鸦片案件,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省苏维埃*府主席曾山前来了解审查,对涉案者分别给予严肃处理,免除钟圣谅的书记职务。7月,胜利县*员发展到1540余名。
1932年8月,根据省委《三个月组织工作计划》要求,中共胜利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在银坑举行首次*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胜利县执行委员会。县委内设“三部一委”。9月,有区委12个,*支部85个,*员4917名。
1933年5月,胜利县在“红五月”中发展*员1496名。7月,因区划调整,撤销河田区委,增设银坑、三贯、樟木山3个区委,江口、青塘2个区委划属博生县委。8月,平安乡支部被评为江西省模范支部。
1934年10月中旬初,中共胜利县委召开县、区两级**干部大会,研究和部署动员群众配合红*行动,坚辟清野,组建和充实县区地方武装,展开游击斗争等工作,并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的决定,将车头、仙下、马安3个区委划属新成立的兴胜县委。
1935年1月,国民**队占领胜利县**机关驻地银坑圩。胜利县委率领**群机关和独立营,撤至马安区,后转移至九山(今属兴国县),同兴胜县**机关和武装部队会合。2月,转战到兴国的崇贤地区,与江西省**机关和武装部队会合。根据省委指示,县委书记赖传来率领**机关和独立营于3月间回到樟木山区,在竹坝一带与国民**队相遇,发生激战,赖传来等一批干部战士牺牲。中共胜利县委常委、苏维埃*府主席谢先策率剩余人员至牙石寨时,陷入国民**队包围圈,大多数干部战士牺牲或被俘入狱。至此,县委被打散,胜利县也不再存在。
中共胜利县委机关历任领导:
书 记 钟圣谅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5月
严 重 1932年5月任至1932年7月
胡嘉彬 1932年8月任至1932年10月
金维映 1932年10月任至1933年5月
杨尚奎 1933年5月任至1933年7月
李明辉 1933年7月任至1933年8月
刘列振 1933年9月任至1934年9月
管让晁 1934年9月任至1934年12月
赖传来 1934年12月任至1935年3月
副书记 赖兆有 1932年8月任至1932年冬
刘列振 1932年冬任至1933年8月
朱伟才 1933年7月任至1933年8月
管让晁 1933年10月任至1934年春
组织部长 钟学湘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2月
李远振 1932年2月任至1932年4月
钟道翠 1932年4月任至1932年冬
刘列振 1932年冬任至1933年春初
杨尚奎 1933年春初任至1933年5月
管让晁 1933年5月任至1933年10月
赖传来 1933年10月任至1934年12月
宣传部长 罗金岳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4月
钟长材 1932年4月任至1932年10月
李明辉 1932年10月任至1933年7月
赖仁钊 1933年7月任至1933年11月
刘道杆 1933年11月任至1934年春
肖德杨 1934年春任至1934年11月
廖定侃 1934年11月任至1935年3月
妇女部长 张玉春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7月
钟桂英 1932年7月任至1933年12月
王莲英 1933年12月任至1934年11月
监委书记 谢梅山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冬
廖俊天 1932年冬任至1933年2月
赖兆有 1933年2月任至1935年春
秘 书 钟品山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4月
周炳隆 1932年4月任至1933年
张 金 1933年 月任至1935年春
(二)中共区委
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 1928年8月,根据赣南临时特委指示,在兴国的樟木山高卷(一说桥头木鱼塘)成立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
1930年3月,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机关移至琵琶垅,隶属中共东河行动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中共南路行动委员会)。10月上旬,红*攻克吉安后,成立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指示,在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团合一的中共雩北特区行动委员会,机关驻平安,隶属中共赣南行动委员会。
1931年2月,取消行动委员会,在琵琶垅重新设立中共雩北特区执行委员会,隶属中共赣西南特区南路分委。3月初,雩北特区改称雩北区。
中共雩北区执行委员会 1931年8月,中共雩北区执行委员会下设平安、桥头、樟木山、青塘、银坑、车头、仙下、曲洋、赖村、雩会瑞边区等10个区委。10月,雩北区隶属江西省,青塘区划归宁都县,樟木山区分划给桥头、梅窖、古龙岗等地区,撤销雩会瑞边区。12月,中共江西省委由兴国县迁驻平安乡社里坪村,雩北区机关也移驻平安。
中共平安区委员会 1928年初,中共桥头支部委员会在平安地区发展了一批*员:张业中、张子良、廖品生、张复辉、张德昆、赵春、赖兆有,并建立了*小组。后又发展张永丰、张业汉,于6月建立平安支部,负责人张业中。8月,正式成立平安支部委员会,张子良任书记,隶属中共雩北特区委员会。
1929年3月,中共雩北特区委在平安设立办事处,下设三乡(平安)、四乡(狮子石下)。三乡*支部书记陈玉寿,四乡*支部书记赖文泰。
1931年秋,三乡改称平安区,并成立区委,*△△任区委书记(任至1932年春)。
1932年1月,平安区委属胜利县委,下辖平安、岩前、琵琶垅、上下谢、年坑、洋河、营下、银坑、小庄(今属葛坳乡)等乡支部,区委驻平安寨。
1933年7月,银坑乡、营下乡2个支部划归银坑区委,原梅窖区的*沙乡支部划属平安区委。
1935年1月,国民**队进入胜利县,平安区成为游击区。区委机关又转移至兴国的九山地区,于2月在突围中解体。
区委书记 廖定侃 1932年春任至1932年8月
李明辉 1932年8月任至1932年10月
钟世榜 1932年10月任至1933年夏
潘叶迪 1933年夏任至1933年10月
蓝遇燕 1933年10月任至1934年夏初
张家柏 1934年夏初任至1934年秋初
李忠踞 1934年秋初任至1935年2月
曾任各乡*支部书记名单:
平安乡:张业福、张家俊;
岩前乡:张相追、*顺济;
琵琶垅乡:石游通;
上下谢乡:罗荣建、肖泰恒;
年坑乡:李岳林、朱先洪;
洋河乡:张声达、刘甫仁、杨忠慈;
营下乡:钟世榜;
银坑乡:谢声森。
中共河田区委员会 1931年冬,中共雩北区委派遣宋秀汉为团长的工作团进驻河田地区,开展乡改区的筹备工作。
1932年1月,胜利县成立后,设立河田区委。区委下辖狗颈、上保、陂坑、三子口、村头、三贯(今属仙下乡)、邹坑(今属仙下乡)、汾坑(今汾坑乡)等8个乡支部(曾任乡支部书记名单另见第三节)。1933年夏,区委被撤销,乡支部分别划属银坑区委和三贯区委。狗颈、上保、河田(新成立)等乡支部划属三贯区委。
区委书记 宋秀汉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夏
朱华栋 1932年夏任至1933年夏
曾任有关乡*支部书记名单:
狗颈乡:肖庆金;
上保乡:陈先堤;
河田乡:郑承章。
中共银坑区委员会 1931年仲秋,雩北特区第四、五乡合并为银坑区,并建立区委,辖银坑、洋河、河田、汾坑等地支部。1932年1月胜利县成立后即撤销银坑区委,其支部分属平安、河田两个区委。
1933年夏,恢复银坑区委,划入平安区银坑、营下2个乡支部、河田区村头、陂坑、三子口等3个乡支部和马安区嶂脑乡支部,区委机关驻银坑圩。1935年1月,胜利县被国民**队占领,银坑区委随县委机关转移至九山地区,于2月份解体,人员加入县武装。
区委书记 朱华栋 1931年仲秋至1932年1月
1933年夏至1933年冬
邹承堃 1933年冬至1934年夏
钟世榜 1934年夏至1935年3月(牺牲)
曾任有关乡*支部书记名单:
银坑乡:钟高纪;
营下乡:张业选;
村头乡:刘泰村、刘同泱、刘祝金;
嶂脑乡:朱昌杼、钟积伦、何有兴、郑承法、廖启河。
附:抗日战争期间的区委 1937年冬,中共雩都县工作筹备委员会在雩北地区恢复了一批苏区*员的*籍,并组建了平安、曲洋等支部。
1938年春,成立雩北区委,支部发展到9个。1940年底,因中共雩都县委遭破坏,雩北区委领导人及一批*员被捕入狱。
区委书记 张子良 1938年春至1939年春
巫国华 1939年春至1940年秋冬
刁诗新 1940年秋冬至1940年底
(三)胜利县苏维埃*府
胜利县成立之初,县苏维埃*府设立财*部、工农检查部、土地部、文化部、内务部、*事部、劳动部、粮食部、卫生部、肃反兼裁判部、*治保卫分局、总务处等12个工作部门。
1932年4月,在银坑圩举行首届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胜利县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同时,根据中央苏维埃*府的指示,将肃反兼裁判部改称裁判部。
1933年2月,取消卫生部,增设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局。5月,增设粮食调剂局。
1934年10月后,为适应游击斗争的需要,组成精干的领导班子,抽出干部力量充实基层和县属武装,县苏维埃*府对工作部门采取了精简合并,*事部并入游击司令部、粮食部和粮食调剂局并入国民经济部,取消内务部。
1935年1月底,县苏维埃*府机关随县委机关转入游击斗争,直至3月解体。
胜利县苏维埃*府机关历任领导:
主 席 钟铁青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4月
刘作彬 1932年4月任至1932年7月
赖文泰 1932年7月任至1933年8月
邱汉作 1933年8月任至1933年10月
潘叶迪 1933年10月任至1934年3月
刘法良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7月
曾纪耀 1934年7月任至1934年9月
谢先策 1934年9月任至1935年3月
副主席 邱振远 1933年 月任至1934年3月
邱振提(逮)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夏
朱伟才 1934年夏任至1934年10月
财*部长 张业秀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5月
张复权 1932年5月任至1933年2月
刘明清 1933年2月任至1933年夏
林光峰 1933年夏任至1933年秋
张德学 1933年秋任至1933年冬
李化宽 1933年冬任至1934年秋
邱振提(逮) 1934年秋任至1934年冬
肖汗跃 1934年冬任至1935年3月
工农检查部长 张业选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3月
潘叶迪 1932年3月任至1933年1月
张业潭 1933年1月任至1933年冬
赖兆有 1933年冬任至1934年3月
易封梧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9月
张业选 1934年9月任至1934年11月
洪昌高 1934年11月任至1935年3月
土地部长 邱汉作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2月
张复权 1933年2月任至1934年春
张业楼 1934年春任至1935年春
文化(教育)部长 朱子迎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秋
张 金 1933年秋任至1934年12月
内务部长 洪昌高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秋
方桂香 1933年秋任至1934年10月
*事部长 赖德全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3月
刘作加 1932年3月任至1933年1月
刘宇忠 1933年1月任至1933年10月
谢芳锦 1933年10月任至1934年3月
洪昌高(兼)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11月
劳动部长 凌步绅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1月
谢振灿 1933年1月任至1933年冬
何清夫 1933年冬任至1934年夏
谢振灿 1934年夏任至1935年春
粮食部长 方远本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2月
刘道本 1933年2月任至1933年夏
张功泽 1933年夏任至1934年11月
卫生部长(不详)
肃反兼裁判部长 严重(兼)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3月
裁判部长 陈璧辉 1932年3月任至1932年6月
*贤育 1932年6月任至1933年夏
曾宪菖 1933年夏任至1934年3月
罗振钟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7月
邹书锦 1934年7月任至1934年11月
戴福兰 1934年11月任至1935年3月
*治保卫分局长 严重(兼) 1932年1月任至1932年6月
谢荣林 1932年6月任至1933年2月
谢先冲 1933年2月任至1933年夏
谢荣林 1933年夏任至1934年3月
谢联炳 1934年3月任至1934年秋
刘家标 1934年秋任至1935年3月
总务处长 周炳隆 1932年1月任至1933年2月
冯道稀 1933年2月任至1935年春
国民经济部长 张家文 1933年2月任至1933年秋
张业辉 1933年秋任至1933年12月
张业谦 1933年12月任至1934年冬
张业序 1934年冬任至1935年春
对外贸易局长(不详)
粮食调剂局长 张复灯(登) 1933年2月任至1934年11月
(四)区、乡苏维埃*府
三乡、四乡、五乡*府 1929年3月,雩北特区革命委员会从盘罗石迁驻平安后,在银坑范围内设立三乡、四乡、五乡*府。1931年夏取销。
三乡*府:1929年3月设立,驻平安社里坪,主席潘叶迪、张复赐;
四乡*府:1929年夏设立,驻狮子石下,主席谢振玉;
五乡*府:1929年夏设立,驻窑前王士公,主席钟高纪、谢世良。
雩北区苏维埃*府 1930年2月,雩北区革命*事委员会在琵琶垅召开*事委员会议,决定:雩北区*事委员会改为雩北区苏维埃*府;成立三个乡,即一乡(设在桥头)、二乡(设在樟木)、三乡(设在平安)。
雩北区苏维埃*府通知
( 号)
雩北区业于本月十五日举行第六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推选王华仁、葛接宗、张
复庸、刘道千、张相荀、刘培英、凌步洪、曾庆洋、赖德全、刘作彬、洪昌缪、朱学
峰、罗荣登、刘月星、肖爱亲等十五名为区苏执行委员,潘叶迪、葛接浩两名为候补
委员。
十九日召集 次执委会,当推定张复庸、刘道千、张相荀、刘培英、凌步洪、
赖德全、洪昌缪等七名为常务委员,并推定洪昌缪为主席,张复庸负秘书责,赖德全
负*事科责,张相荀负财*科责,刘培英负文化科责,刘道千负土地粮食科兼裁判主
任责,葛接宗负社会保险科兼国民经济科责,已于本月廿日就职开始办公,遵照大会
的决议进行一切工作。
但昌缪等能力薄弱,恐难胜任,希各级*府与各革命团体,时赐指南,以匡我所
不及,特此通知,烦即查照为盼。
致以赤礼
雩北区苏维埃*府 印
主席洪昌缪
1931年6月20日
平安区苏维埃*府 1931年3月,雩北区第三乡改称平安区,并成立区苏维埃*府,机关设在社里坪,辖平安、银坑、上下谢等乡。同年底,增辖樟木山区的中心坝、樟木山、牛岭等乡。
1932年1月,区苏维埃*府属胜利县苏维埃*府。内设主席、内务部、裁判部、土地部、*事部、财*部、文化部、工农检查部、劳动部、总务处和特派员、文书兼收发等办事人员。下辖平安、岩前、琵琶、上谢、年坑、洋河、营下、银坑、小庄(今属葛坳)等9乡苏维埃*府。
1933年7月,银坑、营下2乡划属银坑区苏维埃*府。
1935年2月,苏维埃*府在突围中解体。
历任平安区苏维埃*府主席:潘叶迪、谢荣林、曾纪耀、邱振逮、陈香珍、张业楼、罗为河、
朱先华。曾任内务部长杨世财,财*部长张声烈、周芳巨,工农检查部长张业祥、*才坤,裁判部长钟德谭,劳动部长张业瑞、刘宇鹏,教育部长曾明焕,特派员赖兆有、谭让海、张前金。
曾任有关乡苏维埃*府主席名单:
平安乡:张业杭、张复藤、罗祠东;
岩前乡:张清贤、陈芳森、廖俊遥;
琵琶乡:钟道萃、钟德谅、陈传森;
上谢乡:肖泰进、肖泰洋、朱世询、刘世法;
年坑乡:曾庆森、罗世方;
洋河乡:廖启禄、何宗攸、张业桄、凌步绸、杨孝泮。
银坑区苏维埃*府 1931年3月,雩北区第四、五乡合并为银坑区,并成立区苏维埃*府,机关驻在银窝,辖洋河、河田、汾坑等乡。
1932年1月,胜利县成立后被撤销,所辖各地分属平安、桥头和河田区。
1933年7月,河田区撤销后,再次成立银坑区苏维埃*府,下辖营下、银坑、嶂脑、村头、陂坑、三子口等6乡苏维埃*府。
1935年2月,区苏维埃*府在游击斗争中解体。
历任银坑区苏维埃*府主席:邹承财、罗祠东、颜文芳、邹祖爱、谢芳球。曾任裁判部长
张复桥、戴福尊,土地部长刘宇提,财*部长周承跃、邱俊春、肖庆球,文化部长李日成,特派员赖芳杰。
曾任有关乡苏维埃*府主席名单:
银坑乡:谢芳球、彭秀招、袁守生、刘宇贤、肖庆浪;
营下乡:陈光裕、凌会恩、肖香益、刘连贤、廖启禄;
村头乡:刘祝侑、刘同泱、刘贤仁、刘泰村;
嶂脑乡:钟世樟、朱昌杼、钟积伦、郑承晖、廖起河、朱昌生、郑人江、何裕兴。
河田区苏维埃*府 1932年1月,胜利县成立后,设立河田区,并成立区苏维埃*府,机关设在河田村。下辖狗颈、上保、三贯、邹坑、汾坑、陂坑、三子口、村头等8乡苏维埃*府。
1933年7月,因行*区划变更而撤销。
历任河田区苏维埃*府主席:宋秀汉、邹祖爱。
曾任有关乡苏维埃*府主席名单:
狗颈乡:彭芳伟、肖庆源、肖金标、钟积金、钟积基;
上保乡:陈祖盼、陈先夫、陈阅春、宋定红;
河田乡:陈先辉、陈胜漳、陈祖盼、肖天笙。
四、武装斗争
苏区期间,凡劳苦大众,均按年龄和身体条件编入各种*事组织,实行*事化。8~15岁编为儿童团,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16~25岁编为少先队,作为应征对象;26~45岁编为赤卫队,身体条件较好的随时准备入伍。凡未编入*事组织的编为耕田队,为红*家属耕田。
1933年2月22日,平安区举行隆重的武装检阅,参加人员2000余人,每连都有妇女排,次日由平安经桥头、马安、高兴,在银坑集合,评比结果:琵琶乡 ,洋河乡第二,平安乡第三。
兵员征集 苏区期间,胜利县及各区苏维埃*府,组织动员壮年人进模范营,青年中的 分子入模范少队,一般青年入少先队,实行全民武装。胜利县成为江西省的扩红支前先进县。
1932年2月17日,平安区欢送70名新战士上前线。3~4月,胜利县模范师共3200余人,从银坑出发,到宁都编入红五*团十四师。6月,胜利县扩红105名,7月又扩红1011名。8月,胜利县河田区、仙下区有30名工人参加红*。9月,中央苏区各县开展革命竞赛,胜利县扩红1067名。10月16日,平安区扩红60名。11月28日,胜利县扩红1009名,其中上前线933名,并在平安召开欢送大会。
1933年夏,胜利县模范师2895人开赴前线,编入红*队伍。河田区肖桂香动员丈夫带领13名青年参加红*。在战斗的红五月中,胜利县扩红3029名。9月,胜利县扩大少共国际师669名,扩大工人师171名。10月,胜利县报名当红*的有1400多人。12月,胜利县扩红800多名,县消费总社101名社员自愿当红*。
1934年1月,胜利县扩红500名。5月,在扩红突击月中,胜利县集中到补充师的共有2200余人。9~10月,继续开展扩大红*的运动。
胜利县赤卫师 1932年2月,为配合红*攻打赣州城,组建胜利县赤卫师。胜利县*事部长赖德全兼任师长,县委书记钟圣谅兼任*委,部队由各区赤卫队员3000人左右组成。攻赣结束后,赤卫师返回本地而解散,部分人员被抽调组建胜利县独立团。
胜利县独立团 1932年3月,胜利县赤卫*攻赣回县后,留下部队人员组建胜利县独立团。赖德全兼任团长,钟圣祥任*委。该团共670人,枪610支。同年9月6日,根据江西*区的命令,全团编入中央主力红*。
模范少队胜利师 1932年春,胜利县响应中央扩红运动号召,成立县区乡三级拥护红*委员会。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全县各模范少队集体报名加入红*,组建了模范少队胜利师。团县委书记李书彬兼任*委(师长不详),全师计700余人。不久,即奉命开赴前线,参加反“围剿”斗争。
胜利县赤卫* 1932年9月,中共中央要求苏区各县为了保障前方兵源,必须将18~40岁的工农群众组建成赤卫*,作为红*的后备队。胜利县按三区为一师,一区为一团,一乡为一营的规定编制,一直保持至1934年10月间。历任*长由县*事部长刘作加、刘宇忠、谢芳锦、洪昌高等兼任,历任*委由县委书记胡嘉彬、金维映、杨尚奎、李明辉、刘列振、管让晁等兼任。
胜利县独立营 1932年9月,胜利县独立团编入红*后,即组建胜利县独立营。其建制一直至1935年3月。凌步绚任营长,肖香林任副营长,钟声祥、赖传来任*委。
少共国际师胜利团 1933年春,中央苏区正处于第四次反“围剿”阶段。为扩充兵员,少共中央召开苏区团的工作会议,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创建少共国际师、团。胜利县通过突击运动,动员了1000余人报名参*,于7月组建了少共国际师胜利团。谢远祯任团长,谢明任*委,全团共3个营。8月,被编入中央主力红*少共国际师,开赴前线参加战斗。
胜利县模范师 1933年春,为响应中共中央“扩大100万铁的红*”的号召,经过动员,组建了胜利县模范师,钟圣祥任师长。同年夏,模范师2895人被编入红*。
胜利县游击司令部 1934年10月,中央红*北上抗日后,为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在银坑成立胜利县游击司令部。县苏维埃*府主席谢先策兼任司令员、县委书记赖传来兼任*委、独立营营长钟声祥兼任副司令员、戴福佑任参谋长。1935年1月,银坑失陷,游击司令部随**机关转战各地。3月,在樟木山的牙石寨战斗中解体。
竹篙寨石洞保卫战 1930年农历六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从福建长汀出发,路经平安村时,视察了当时作为雩北区后方保管处的竹篙寨石洞,当即决定把竹篙寨石洞改为中央后方保管处。朱德还对加固和扩建竹篙寨石洞的防御工事作了具体部署。从此,竹篙寨石洞就经常存放着中央红*待送前方的枪支弹药、*服被毯、粮食、食盐,以及医疗药品等*需物资。为了确保中央后方保管处的安全,雩北区根据当时红*独立第四团的实力(4个连共500多人),在雩北区的边界进行了布防: 连驻半迳,第二连驻曲洋,第三连驻桥头、银坑,第四连(机枪连)跟随团部驻扎。
1931年6月的一天早晨,独立团第二连奉命从曲洋护送部分群众往桥头、琵琶村等地转移,路经小庄时,恰与从宁都败退而往赣州的国民**队的一个残旅先遣队相遇,顿时敌我双方展开激战。战斗一打响,红*首先击毙了敌兵2人。敌*的大部队闻声,蜂涌而来,并抢占有利地形,分三路向我第二连发起攻击。这时,第二连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组织火力,阻击敌兵的进犯。在掩护群众安全转移之后,第二连凭借熟悉当地地形的优势,声东击西,边打边退,很快就退回到了竹篙寨石洞。为防御敌兵袭击中央后方保管处,连长钟贵标带领 班占领竹篙寨山顶,第二、第三班埋伏在寨后面的石岩里,其余6个班集中在石洞洞口附近,担负守卫洞口正面的任务。过了一会儿,敌*兵马陆续来到,并分散在竹篙寨石洞附近的村子里。由于敌*不知红*二连已作好保卫竹篙寨石洞的战斗准备,就只在新屋村的社公庙前和大枫树下以及石洞下的祠堂边各布置了3挺机枪担任警戒。其余敌兵进村后,则忙于杀鸡宰鸭,准备早饭。由于竹篙寨山上树木繁茂,在洞内,红*对敌兵的行动看得清清楚楚。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连长钟贵标当即部署全连各班准备袭击敌兵,以他在山顶鸣枪为号。钟连长返回山顶之后,向敌方连开3枪,在祠堂边担任警戒的3个敌机枪手即声倒下。顿时,红二连战士便一起开火,向敌兵进行猛烈射击。这时,敌兵如梦惊醒,方知竹篙寨石洞有地方红*守卫。于是,敌*便急急忙忙调动人马,组织火力,攻打竹篙寨石洞。由于红*居高临下,并有大石洞这个天然屏障,因此,虽然红*人数仅七、八十人,敌*发动多次进攻也无法接近石洞口。平安村的人民听到战斗的枪声,一边派人去桥头村向雩北区的领导报告战况,一边放号炮集合队伍。当地的赤卫队员则扛着土炮,背着大刀,手持梭标,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参加战斗。将到中午时分,雩北区的领导和红*独立团的负责人带领机枪连和一、三连的指战员前来援战,各地赤卫队也闻讯赶来参加战斗。这场保卫竹篙寨石洞的战斗也由被动固守转为主动反击。刹时,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弄得敌*摸不清底细,慌慌张张撤离竹篙寨,向银坑方向逃窜。
这次战斗,从早晨七点多钟开始,到下午2点多钟结束。7个多小时的激战,打死敌兵20多人,俘虏敌兵20多个,缴获枪支10多枝,取得了竹篙寨石洞保卫战的胜利。
1931年7月,毛泽东再次来到平安村。当他听了雩北区领导关于竹篙寨石洞保卫战打退了国民**队一个旅的进攻的情况汇报后,高兴地说:“你们很坚决,很勇敢,打得很好。”(根据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吴吉清和雩北区独立团战士张春侔等回忆整理)
红*攻打上下谢土围子 1931年2月中旬,红三*团一师一团在师长李实行的率领下,进驻雩北的上谢、梅屋一带,开展攻打上下谢土围的战斗。攻打上下谢土围子的红*部队,是从平安寨、竹高围一带出发,经过罗屋到达土围南面高坡上的。部队散开隐蔽后,仔细察看了土围周围的地形、河沟、道路、村庄等情况。上下谢,原名上榭,时属兴国县龙岗区三僚乡,红色区域又属雩北特区管辖。土围子由肖姓大户于民国初年修筑,建筑在东西走向的川沟里,南北是高山,东面是通向雩都、宁都的大路。土围的西门是主要进出口,墙上修有许多枪眼,围内有房屋、水井,储有粮秣、柴草。
由于围墙坚固,加之当时红*装备低劣,红*曾于1929年、1930年两次攻打未能攻克。这次驻守土围的靖卫团头子肖运授,听说有红*大部队来,便指使团丁出动,将周围的群众自带生活物资住进土围子里“躲红”,不几天围内挤满了群众,有靖卫团近20名紧闭围门驻守。
2月20日,担任主攻土围的红*一团四连在连*委张震的指挥下,占领制高点后,开始了攻打土围的战斗。先是佯攻敌人,试探敌人虚实,一位通讯员向*委报告:“营长让你叫司号员吹冲锋号,组织全连高声齐喊‘冲呀’,看看土围子里的敌人有什么反应。”*委说:“好!”号音一响,高坡上红旗招展,红*战士齐声高喊:“冲呀!”这时,敌人在围墙里向高坡上的红*开枪射击。敌人射击停止后,红*开始喊话:“围里的团丁们,你们不要开枪,不要受地方豪绅、团总们的欺骗,为他们卖命。穷人不要打穷人,你们放下武器向红*投降才是出路……”
敌人以为是游击队,又向红*开枪射击。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重机枪、轻机枪、步枪一齐还击,打得围墙上的敌人不敢再向红*射击了。
2月25日,经过红*日夜不停地挖地洞靠近土围,妆扮老百姓送葬的情景,将有120多斤土硝和一些炸弹的棺森木,放到了靠围墙的洞里。夜深人静的夜晚,红*点燃了导火线,“轰隆”一声巨响,土围子的北面炸开了一个3~4米宽的缺口。红*乘势发起攻击,冲进了土围,活捉了靖卫团团长肖应授和所有团丁,解救了被围困的群众。
两天后,红*在上下谢召开群众大会,横幅写着“庆祝红*摧毁上下谢土围胜利和公审枪决靖卫团长大会”,红*首长首先讲了共产*的*策和打上下谢土围子的重大意义。 宣布处决靖卫团长。从此,上下谢的群众获得了自由。(根据*华炳回忆录整理)
五、群团组织
少共组织 苏区期间,县、区、乡均设立了少共(即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开展了活动。少共胜利县委于1932年1月成立,隶属少共江西省委,时有团员1142名。内设组织部、宣传部、青工部、妇女部,各区设立了少共区委。至同年8月,支部发展到92个,团员4797名,少先队员15666名。1933年春后,少共胜利县委在全县普遍开展响应少共中央提出的“‘1·28’入团号召”和“红五月入团号召”的活动。1934年,胜利县大批团员、青少年在扩红运动中报名加入红*。1935年1月后,县、区、乡团组织随**组织上山游击而解体。历任少共胜利县委书记:李书彬、谢列宁、钟良江、钟礼易、刘德英。曾任少共平安区委书记:钟声清、何宗攸、钟圣来。
妇女组织 苏区期间,1930年成立由5名委员组成的雩北特区苏维埃*府妇女工作委员会,次年改称雩北区苏维埃*府妇女运动委员会。1932年1月,改组为胜利县苏维埃*府妇女运动委员会,各区相应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1932年4月,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组织纲要》,撤销胜利县和各区妇女运动委员会,成立胜利县和各区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1935年1月,妇女组织随**机关上山游击而解体。历任胜利县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刘月星、张玉春、葛玉英、钟桂英、王莲英。
工会 苏区期间,1928年冬成立雩北特区工会执行委员会,机关先后设在桥头和琵琶垅,委员长赖德明。内设工作部门有:总务、组织、宣传、*事、青工、裁判、妇女等科和教育经济、济难等委员会。1932年1月,雩北区工会组织改组为胜利县职工联合执行委员会,机关驻银坑圩,内设组织、宣传、*事、青工、裁判、女工、教育、经济和总务等工作部门,各区相应设立职工联合会。至10月,全县有工人支部79个,雇农支部64个,职工会员3388人,雇农工会会员1272人。1935年1月,县、区工会组织解体。历任胜利县职工联合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赖来荣、凌步洪、张伟祥、林英。曾任平安区工会委员长:陈光俭。
反帝拥苏大同盟 1931年10月,中共江西临时省委颁布《反帝大同盟章程》,要求各级*组织自下而上成立反对帝国主义、拥护苏维埃*权的大同盟。之后,村、乡、区成立反帝拥苏大同盟筹备委员会。1932年春,胜利县在普遍成立村、乡、区反帝拥苏大同盟基础上,召开代表大会,成立胜利县反帝拥苏大同盟,至8月,有会员约4万名。1935年1月,县、区、乡、村反帝拥苏大同盟组织解体。曾任胜利县反帝拥苏大同盟主席:张伟祥。
革命互济会 1929年春,雩北特区*组织在桥头革命根据地,以群众自发组织的互助会为基础,建立了特区红色革命济难会,并于1930年改组成雩北特区革命互济会。其纲领和宗旨是:①反对白色恐怖;②援助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斗争;③救济被压迫群众和革命战士;④号召组织贫民救济运动;⑤反对欺骗的慈善事业及伪人道宣传;⑥号召援助红*。1932年1月,雩北区革命互济会改组为胜利县革命互济会,机关设在平安,后迁入银坑圩。区、乡、村均设有革命互济会组织。1935年1月,胜利县各级革命互济会组织停止活动。历任雩北区、胜利县革命互济会主任:洪昌缪、罗荣澄、洪昌高、方桂香、*世泉。
六、重要会议
(一)*员代表大会
中共胜利县 次代表大会 1932年8月在银坑圩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了《省委三个月的组织工作计划》,对贩卖烟土而撤职的原临时县委书记钟圣谅、常委钟铁青等人开除其*籍并押送上级法庭受审的处理决定,选举产生了中共胜利县 届执行委员会,胡嘉彬任书记。
中共胜利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1933年7月在银坑圩召开,与会代表160多名。会议主要讨论扩充红*、优抚工作和发展经济、查田查阶级等问题。选举产生第二届执行委员会,李明辉任书记。
中共胜利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1934年9月在银坑圩召开,与会代表约150名。会议由中央派来的罗迈主持。着重讨论和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部署了扩大红*、征粮、筹款、组建扩充地方武装等地方工作,改组了县执行委员会,管让晁任书记。
(二)苏维埃代表大会
胜利县 届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2年4月在银坑圩召开。讨论*权建设和分田运动等问题,选举产生胜利县苏维埃*府执行委员会,刘作彬为主席。同时,任命了*府各工作部门的领导人。
胜利县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3年2月在银坑乡的银窝召开。会议检查总结了县苏维埃*府一年多来的工作,讨论并部署了经济建设、发行公债、扩大红*、优抚等项工作,改选县苏维埃*府领导班子,赖文泰任主席。
胜利县第三届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4年3月在银坑圩召开。会议着重讨论扩大红*和粉碎国民**队第五次“围剿”等问题,调整充实县苏维埃*府领导班子,刘法良任主席。
七、社会事业
邮* 1932年11月11日,成立苏维埃胜利县邮局,驻在平安村王坑张家葆房内,隶属江西省邮务管理局。先后由张复荣、谭良仁、曾(兴国县人)担任局长,内设邮务股长、邮务员、递信员、炊事员,共有职工29人。业务管理分设平信、挂号两个台,先后在半迳、桥头、银坑、仙下、大田等地设邮*分局,在三贯、车头、汾坑、曲洋、马安等地设22个邮*代办所。每个分局设局长兼邮务员1人,递信员若干人,代办所由苏维埃区*府或乡*府的交通员兼办。1934年红*北上抗日后,胜利县邮局解体。
医院 1929年3月,红四*前委与驻雩都的赣南特委取得联系,将大柏地战斗中负伤的41名红*指战员,安置在雩北特区养伤。为解决这批伤员和先期安置在桥头农民家里养伤的红*指战员、赤卫队员的治疗问题,中共雩北特区委员会决定在琵琶垅村牛庵创办医院,院长谢芳兰,有职员8人。约一年后,医院迁往平头。伤员出院后,医院随之撤销。
医院 1932年,胜利县苏维埃*府组织部分社会中医药人员,在平医院。于1934年红*北上抗日时解散。
中医院 1933年8月,在中央后方保管处附近的寨医院。
中央苏区卫生材料厂 1933年9月,中央苏区卫生材料厂(1932年10月创办,厂长由总*医处药材局局长唐一贞兼任)从瑞金朱仿镇迁来银坑琵琶垅,有十四、五人。开初,只能配制一些简单的合剂,如用大*、樟脑、薄荷、酒精等配制急救水。嗣后,人员不断增加,又制造了一些土设备,如土压片机、土打丸机、土蒸气消*器等;膏丹丸散、酒精、敷料都能生产。全厂有制药、敷料、水剂、器材等4个车间。1934年3月13日,周恩来副主席高度肯定了中央苏区医技人员在自行研制生产药品器械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战争供给方面也大大增加和改善了。……如卫生方面,我们能够自己制造药品器材,有些自制药品比西药的效力要好些。同时我们的药能及时地赶上部队的需要,如在今年我们每个红*战士都能够种上牛痘。这一切都证明在供给方面,我们获得了成绩,打碎了一切对于苏区物质资材的悲观主义!”可见,只有自力更生创办自己的制药厂,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民*的严密封锁,解决革命根据地*民药品筹措的困境。1934年10月红*北上抗日后,该厂被国民*破坏,人员被杀害,负责人唐一贞也在此牺牲。
列宁小学 苏区期间,各乡村普遍设立列宁低级小学,银坑区、平安区设立列宁高级小学。大村单独设校,小村联合设校,学龄儿童免费入学。学制为五年,初小三年,高小二年。据1933年9月统计,胜利县有列宁小学166所。学习内容包括文化、*治、*事知识。文化课,以看图识字为主,学习中央教育部编印的《共产儿童读本》和各地苏维埃*府编印的《列宁小学适用读本》、《红孩儿读本》等。另外,也学算术、珠算。*治课,由区、乡干部上,以宣传中国共产*的*策为主,树立儿童当家作主的思想,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反*博、禁鸦片、打击间谍特务活动的意义。*事课以训练队形队列为主,每人备有梭标、木枪、马刀,练习刺杀。列宁小学教授法的原则是: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②采用启发式和竞赛法,充分发挥儿童自动能力和创造性;③采用混合和统一教授的方法,用实际生活中的整个现象做对象,显示它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如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等);④采用联想的公律,从这事物联想到他事物,从旧知识联想到新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八、苏区干部
收录已查明苏区期间担任过苏维埃*府区级以上、红*营级以上干部(有遗漏),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先华 年丰村人。1934年7月至1935年2月任胜利县平安区苏维埃*府主席。
朱昌生 银坑村(原嶂脑村中嶂)人。曾任中央某机关*支部书记。1933年在白水监狱病故。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朱昌 银坑村(原嶂脑村)人。曾任中共广昌县委书记。
朱德阡 平安村刁子山人。1908年出生,1934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胜利县邮*局局长。1934年在宁都县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刘宇蓬 岩前村营养人。曾任胜利县工农检察部部长。
刘作伟 琵琶村人。1897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三*团师长,1934年北上抗日后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刘泰祯 银坑村人。1913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胜利县苏维埃*府裁判部部长。1935年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肖太辉 上谢村桥背人。曾任苏区五县(雩都、兴国、宁都、瑞金、石城)部队总指挥。
肖庆源 谢坑村楠石人。1906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红*模范营营长。1934年在乐安战斗中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邱汉作 银坑人。曾任胜利县苏维埃*府主席。1933年10月被诬为AB团杀害。
邱振逮 平安村田背人。1899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中共*员。1934年3月至9月任胜利县苏维埃*府副主席,后任胜利县财*部长。1935年在兴国县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张玉春 女,平安村红卫人。1932年1月至7月任胜利县妇女部长,后任胜利县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红*北上后在会昌被俘,后逃离居会昌洛口。1972年病故。
张世纪 松山村桐下人。1906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红五*团营长。1934年随红*主力北上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张业飞 松山村下屋场人。曾任红五*团营长。1931年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张业选 营下村人。1934年9月至11月任胜利县工农检查部部长。
张业谦 平安村人。1933年12月至1934年冬任胜利县国民经济部部长。
张业辉 平安村云祥人。1907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五*团团长。1931年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张业楼 年丰村人。1933年冬至1934年春任胜利县平安区苏维埃*府主席,1934年春至1935年春任胜利县土地部长。
张业潭 洋河村人。1933年任胜利县工农检查部部长。
张相保 平安村王坑人。1911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一*团二师三团团长。1933年在广东水口战斗中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张复伟 年丰村社公下人。曾任胜利县独立营*治委员。
张复灯 平安村东门口人。1933年2月至1934年11月任胜利县粮食调剂局局长。
张复权 平安村人。1933年2月至1934年春任胜利县土地部长。
张家发 年丰村人。曾任胜利县国民经济部部长。
张家柏 松山村茅坪人。1934年夏秋曾任中共胜利县平安区委书记。
张德学 平安村大禾坪人。1933年秋任胜利县财*部长,至1933年冬。
张德砚 平安村老卫背人。曾任胜利县裁判部长。1935年2月在平安被国民*杀害。
陈衮会 营下村木山人。1903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红*某团*治委员,1932年在白沙战斗中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罗昌晋 上谢村罗屋人。1914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曾任广昌县*事部部长。1932年在广昌县战斗中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罗祠东 平安村社里坪人。1933年夏秋任胜利县银坑区苏维埃*府主席。
郑人浒 银坑村(原嶂脑村)人。曾任中央财*部收发科长。
钟世榜 营下村人。1932年10月至1933年夏任中共胜利县平安区委书记。
钟奕侃 营下村木山人。1909年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红*营长、团长。1934年北上抗日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钟德良 琵琶村人。曾任中华苏维埃中央*府秘书。
凌会来 岩前村(原巩前村)火坳人。1910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福建省明怀县邮*局局长。1933年4月明怀县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凌会全 岩前村(原巩前村)火坳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黎川县邮*局局长。1930年9月在黎川县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凌步逢 洋迳村人。曾任胜利县反帝大同盟主席。
凌步绅 洋迳村人。1932年1月至1933年1月任胜利县劳动部长。
凌步绚 洋迳村人。1932年9月至1935年春任胜利县独立营营长。
凌杨钊 原汾坑乡人。1906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曾任三贯区模范营营长。1934年北上抗日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曾宪菖 岩前村(原巩前村)人。1933年夏至1934年3月任胜利县裁判部部长。
谢光垶 原汾坑乡人。1913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三*四师一营营长。1934年北上抗日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谢蛮连 银坑村银市人。1894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红*独立师*需长。1934年北上抗日后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赖启浪 平安村背寮坑人。1907年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中共*员。曾任胜利县车头区委书记。1935年在车头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赖尊柳 平安村人。曾任胜利县裁判部副部长。
赖兆有 营下村人。1932年曾任中共胜利县委副书记,1933年冬至1934年3月任胜利县工农检查部部长,兼任胜利县监委书记至1935年。解放后曾任石城县粮食局局长。
颜文芳 银坑村人。1933年秋至1934年2月任胜利县银坑区苏维埃*府主席。
潘叶迪 岩前村岩背人。1896年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初任平安区委书记,1932年3月至1933年1月任胜利县工农检查部长,接任平安区委书记。1933年10月至1934年3月任胜利县苏维埃*府主席。1935年被国民*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评为革命烈士。
(选自《银坑镇志1949~2019》(00年版);供稿:于都县志办)
于都县原名雩都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贡水中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01年)置县,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事要地,郡治曾设于此近50年之久。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和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府驻于都县城,是 的中央红*长征集结出发地。
于都概况
锦绣龙溪
于都救火英雄丁振*千古名篇出于都于都县“雩阳十景”之一“龙门夜雨”
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洗却沉冤是英雄—一记红二十*代理*长肖大鹏陈毅在于都突围的故事毛主席来到于都梓山潭头圩于都小溪的玲珑寨与金龙寺于都县的古代名人◆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联系作者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料、投稿、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