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宜龙用一生守护英烈中国青年网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这是福建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钟宜龙家门口张贴的一副对联。在钟宜龙孙女看来,这正是爷爷一生在践行的。“吃饭也好,做事也好,讲话也好,对我们都是很严格的,如果不听话,爷爷就会拿出他整理的革命故事小册子叫我们背。”爷爷的教导一直影响着孙女。年冬天,时任长汀县中复乡治安和武装委员会主任的钟宜龙,带领多民兵在松毛岭一带开展剿匪工作。为逼出土匪,他们放火烧山。没想到这场大火,烧出了许多散落在山岭间的红军战士遗骸。年9月23日,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将士及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与敌人在松毛岭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10月上中旬,红九军团和驻扎在宁化的主力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后,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一边撤退一边阻击敌人,掩护红军主力长征。这些遗骸就是当年松毛岭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一定要让这些烈士入土为安”,这就是钟宜龙当年的想法。之后两年时间里,他号召当地的党员干部和村民行动起来,行走在松毛岭的山间收集红军战士遗骸,然后分点安放,并在隘岽头建起了一座2米多高的烈士纪念碑。烈士姓名无从考证,墓碑最终刻上了统一的名字——“红军”。六十余载,每到清明时节,钟宜龙都会来祭扫缅怀红军烈士。为了教育后人不要忘记历史,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年,钟宜龙将自己的养老积蓄5万元掏出来修缮老屋,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红色家庭展。红军后代钟鸣是钟宜龙老人的族亲,办展期间曾帮助老人整理过文字材料。他说:“整理材料的时候,老人已经80多了,我们才50出头,老人家尚且如此,我想我们更应该多做一点。”松毛岭战役爆发时,钟宜龙才6岁。他的生父、养父先后在战争中牺牲。作为亲历者,老人义务看守红军魂,这让钟鸣感动不已,“老人说得很实在,父亲和那么多亲人牺牲在外地,找不着遗骨,也许外地的人在帮忙看着,我帮忙看着的都是我的亲人。”年,钟宜龙到观寿公祠红军桥义务讲解红军故事。后来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就把地点挪到自己家中,坚持至今。“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的记者们在钟宜龙家前采访。何明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hj/11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