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陂望梅园记
戴生晟文/原上草图
在新桥余陂村桥南汀庵公路东侧山坡上,有一个民宿馆,叫“望梅园”,是长汀县天井山旅游公司今年开发的供游人食宿的场所。
丁酉季冬,余与友人慕名踏访“望梅园”。冬日的暖阳打在这个传统客家民宅的屋面上,婆娑的冬树的枝叶影在白净的墙面上,一缕安静详和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前,竹篱、石径、草垛、石桌、石凳,水池,掩映在几棵老树下,颇有一番诗意,让你禁不住驻足小憩,要放松一下你绷紧的神经。
宅子为典型的客家“关门厅子”结构,东北一侧为主宅,东南为两个“横屋”。这种样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可见有点历史的了。但现在却是焕然一新,白灰粉壁,黑色琉璃瓦屋顶,让人觉得是新的一样。大门挂一对牌匾,上写:“雄风追劲云喜看山山春增秀,魁梅酿琼浆笑谈粒粒香更芳”,字迹苍劲,颇有古风。内容上看,似与杨梅与杨梅酒有些渊源。进得厅来,里面的布局颇具匠心,屏风、窗户的设置,橱柜、茶几的摆放都追求形式上的变化与花草盆景的映衬,努力营造一种图画美。而墙上书法家的的帖子更让你体会到一种文化的味道。
是的,文化的味道似乎是主人内心的追求。细看门前草坪,屋檐下,那盆上的虬枝,那将朽的树根,都是一个难得的景致。来到坪左,一方水池,上架一座小亭,中一匾书“望梅缘”,匾下竟有一女士面池抚琴。在水池一端看,亭中人物倒影水中,蓝天,翘檐,红衣,枝叶,画面明净,而高山流水之音绵绵不绝,岂不疑为仙境?
“望梅园”主人为谁?原来是八零后新桥人余宗健也。余先生二十多岁下广东打拼,赚到一些钱,也赚到许多人生的经验。人活着只是为了挣钱和吃喝么?做自己喜欢的事!年轻的小余改变思路,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前几年投资开发长汀县天井山旅游项目,做了许多事。余陂是小余家乡的邻村,得人和之便。余陂村美丽乡村建设底子厚实,河滩公园,桔园、桃园、杨梅园都有很好的基础,左近汀江漂流、曲凹码头开发也已有很好的起步,得地利之便。现在国家发展了,生态旅游风生水起,好天时来了,小余便想到在余陂开个民宿馆。
办民宿,老宅难觅。此宅地理位置好。小余说:“这宅子后倚来龙,汀江河水玉带緾腰,风水很好”。老宅主人在此开基,儿女都很有出息。宅主原来在此后山种植杨梅,办“冠梅科技”公司,做出了一定成绩。现在儿女成才,都在外面发展,宅子闲置。小余与宅主人商量,宅主当初怕年轻人不做正事不肯答应,了解小余的想法后才同意。于是有了今天的修旧如旧,格调具客家传统而又富现代气息的民宿馆舍。为了体现老宅的内涵,小余冠此民宿馆名为“望梅园”。
老宅主的老梅园里的老梅
“望梅园”民宿馆提供食、宿好理解,提供玩怎么提供?原来,小余的天井山旅游公司是个注册的旅游单位,通过横向联系,可提供新桥乡村游、长汀县汀江漂流、曲凹码头游等诸多旅游产品。
余陂“望梅园”民宿馆,好一个现代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