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近年来,云和县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坚持全域净、全域美、全域绿,实现“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推动乡村振兴。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优秀单位、“中国天然氧吧”、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先进县、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省级新农村建设优胜县、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一、坚持全域净,打造“生态”乡村。
一是水旅融合化发展,实现“水常清”。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工作,全县共有河(湖)长名,每周定期对河(湖)段的种植物、漂浮物及河(湖)岸垃圾进行巡查清理。同时,依托云和湖等优质水资源,探索水经济模式,发展民宿、星空泳池、长汀沙滩等水旅融合产业。如紧水滩镇石浦村充分利用村尾滩涂打造出的露天游泳池,占地余平方米,建成之后每年为村增收25万元。
二是保洁一体化发展,实现“岸常清”。进一步提高乡村保洁经费,明确由所在乡镇(街道)、行政村统一负责,保洁经费统一安排,工作责任统一承担,彻底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河道垃圾上岸、岸上垃圾下河”难题。同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突出抓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三大革命”,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集覆盖面达90.14%,全县建有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污水治理设施27个,全部实现标准化运维。年、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
三是空气数字化监测,实现“天常清”。在全国率先构建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大气与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等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动态评估环境健康风险,实时发布环境健康预警信息。年,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年,PM2.5浓度比年下降25.9%,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
二、坚持全域美,打造“特色”乡村。
一是以美丽庭院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户户美。把美丽庭院建设当成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来抓,以花园乡村“微改造”为契机,在全县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以采用竹木、卵石、青砖等乡土材料建设为载体,对屋前、墙面、围墙进行多肉、草本植物花卉、爬藤等绿植。年,我县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户户。
二是以特色村(镇)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村村美。创新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各乡镇立足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了“梯田农耕小镇”“帆影渔歌小镇”“仙宫金水小镇”等“六镇六景”。在全市率先编制出台《云和县乡村建设指导图集》,标准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石塘镇等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长汀村等15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梅湾村等7个AAA级景区村。如崇头镇坑根村有“坑根石寨”的美称,发展农家乐民宿11家,建设“牛栏咖啡”、“牛栏酒吧”、“牛栏书吧”等新业态。
三是以美丽风景线建设为切入点,实现线线美。按照“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的要求,创成“十里云河”“浪漫婚纱”“最美梯田”“梨花微雨”“畲乡风情”“茶田古道”“甜蜜古村”等七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其中“十里云河”美丽乡村风景线荣获年全省精品示范道路第一名,“浪漫婚纱”美丽乡村风景线荣获年全省精品示范道路第二名,年G25长深高速云和“童话视窗”获得最美入城口第一名。
三、坚持全域绿,打造“绿色”乡村。
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农药化肥减量、畜禽排泄物利用、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示范主体建设等重点工作,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5万亩,已成功创成4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5个市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8家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同时,打造集追溯体系、智慧监管、合格证管理等“三合一”工作平台,县级家规模以上主体实现可追溯,主要农产品监测全覆盖。
二是开发绿色生态旅游。全面启动“旅游跨越发展工程”,在全市发布首个康养指数,创新“农家民宿成长贷”“农权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田园综合体等农业休闲乡村旅游业。年,全县农家乐民宿达到家,接待游客.3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亿元。如石塘镇长汀村建成了长约1公里、平均宽度30米的淡水沙滩,成为网红打卡点,发展农家乐民宿13家,已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多万元。
三是倡导绿色生态生活。在全市率先成立“两山银行”,由县农商银行授信11亿元,首创无需任何实物抵押、优惠利率与个人生态信用挂钩的“两山贷”,现已发放“两山贷”笔,.63万元,年均可为农户让利近百万元。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创办“垃圾兑换超市”,以垃圾兑换肥皂、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开展“森林银行”“云植树”等公益认养行动,雾溪乡两年完成种植涵养林木5万余株,提升库区沿线涵养林余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