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历经中原汉族文化和闽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闽菜发源于福州,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狭义闽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于福建福州闽县,后来发展成福州、闽南、闽西三种流派,即广义闽菜。由于福建人民经常往来于海上,于是饮食习俗也逐渐形成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菜系。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闽菜特点
福州菜淡爽清鲜,讲究汤提鲜,擅长各类山珍海味;闽南菜(厦门、漳州、泉州一带)讲究佐料调味,重鲜香;闽西菜(长汀、宁化一带)偏重咸辣,烹制多为山珍,特显山区风味。故此,闽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汤是闽菜之精髓,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据昙石山文化遗址考证,闽人在多年前就有了吃海鲜和制作汤食的传统。福建一年四季如春,这样的气候适合做汤。闽菜招牌
闽菜除招牌菜“佛跳墙”外,还有鸡汤氽海蚌、八宝红鲟饭、白炒鲜竹蛏、太极芋泥、淡糟香螺片、爆炒双脆、南煎肝、荔枝肉、醉排骨、荷包鱼翅、龙身凤尾虾、翡翠珍珠鲍、鸡茸金丝笋、肉米鱼唇、鼎边糊、福州鱼丸、肉燕、漳州卤面、莆田卤面、海蛎煎、沙县拌面、扁食、厦门沙茶面、面线糊、闽南咸饭、兴化米粉、红糟鱼、五柳居、白雪鸡、长汀豆腐干,等菜品和小吃,均别有风味。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相传,该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又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后,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鸡茸鱼唇鸡茸鱼唇是福建福州市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以海产中的珍品鱼唇去腥后加绍兴酒腌醉,烧成鸡茸汤,放入鱼唇烘烩,撒上火腿末即成。此菜色泽雪白,鱼唇软糯,富有胶质,鸡茸香醇,味鲜爽口,是高级宴席中必备的大菜。
鸡丝燕窝鸡丝燕窝被人们誉为是闽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菜品,在制作工艺上的考究让菜品本身的格调就非常的高雅,细致的选材让口感极为的鲜嫩,虽然味道比较清淡,但十足的滋润爽口且营养价值颇高。
荔枝肉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制法是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红糟、香醋、白糖、酱油、麻油、湿淀粉等调料即成。翡翠珍珠鲍翡翠珍珠鲍是福建福州市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以鲍鱼、干贝为主料,精工制作而成,形如翡翠,故有此名。福州传统名菜。以鲍鱼、干贝为主料,精工制作而成,形如翡翠,故名。鲍鱼为八珍之冠,干贝是八珍之一。此菜营养丰富、造形美观、味道鲜美,为宴席上品。在年的全国烹饪技术鉴定会上被评委专家们鉴定为色、香、味、形俱佳,且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名菜。—END—本期主编
谢俊麟
审编
石清弋喜
责编
郝毅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