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各地刘氏简介刘氏文化

江西各地刘氏简介(仅供参考)

  安福刘氏

  江西省安福县旧称安成。刘姓是安福人数最多的姓氏,安福旧时有刘半县;之称,可见刘姓人口之多。据今人姚义兴先生提供的安福县志资料,刘姓是该县第一大姓,人口数量历来冠于他姓。又据民国时期《江西通志稿·氏族志》记载,安福刘氏见载于正史列传和方志的比较著名人物,宋代有人,元代有8人,明代有人,清代有人。其中,安福刘氏宋代考取进士53人,考取举人人;元代考取进士2人,考取举人4人;明代考取进士63人,考取举人人;清代考取进士13人,考取举人12人。

  笪桥刘氏:

  笪桥刘氏是安福又一刘姓望族。这个宗族因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刘敞、刘(分攵),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禅宗七祖行思和高僧刘智达、名将刘建绪等名人而蜚声中外。

  据族谱记载,安成笪桥刘氏属于彭城刘氏大宗中的楚元王刘次一派,以刘遐为开基初祖。刘遐在西晋末年出任安成太守,因定居于安成北乡笪桥。隋末,又有刘延由笪桥迁居安福严田乡坛洲。刘延之孙刘承勋又由坛洲迁庐陵清水、刘承嵩由坛洲迁湖南攸县长峰,刘承贵由坛洲迁江西永新三门前,刘承宾迁本县石桥,刘承贶迁江西泰和县上村,刘承美则继续留居坛洲。此后,笪桥刘氏后裔辗转迁徙,广泛分布于江西省10多个县以及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等10多个省。

  安成山庄刘氏:

  形成于唐朝,来自江西高安,以刘凯为开基始祖。

  谱载,唐天宝三年(年),刘凯官宦安成,其子刘景遂从高安迁来安福县北乡山庄开基。山庄刘氏后转迁县内瓜畲田心等处。元末,山庄刘学尹为安福县首富;各都皆有水田(共)万余亩,火佃千余户。

  蜜湖刘氏:

  形成于唐朝,以刘像为开基始祖。

  唐肃宗时,刘像任安福县令,颇有政绩,因爱县境东乡蜜湖的山水佳胜,任职期满后遂留居安福,落籍于蜜湖。宋初,密湖刘氏后裔又有迁徙到现莲花县坊楼之南溪以及良坊、南岭、荷塘、神泉、三板桥等乡。密湖刘氏的著名人物有刘欣、刘霖、刘隆瑞、刘孔当等人。

  上湖刘氏:

  形成于唐末,以刘巨容为开基始祖。

  唐僖宗时,山南节度使刘臣容(-)因围剿黄巢得力升检校礼部尚书。后来;诸将欲乘胜斩巢,臣容曰:朝家多负人,有危难不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富贵地,众乃止,故巢复炽。;因刘世容放纵黄巢,所以一些史书(诸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说他后来奔成都时为田令孜所杀。其实,刘臣容并未死,唐僖宗广明元年(),隐姓埋名,携其子刘全斌先潜居江西分宜县的白茆,后卜基于安福瓜畲上湖官塘,死后也葬于上湖,后裔世代居此,蕃衍成上湖刘氏。

  上湖刘氏族人后来又分迁各地:北宋熙宁年间,刘如序又从上湖徙赤谷集风立基。元末,刘臣容十七世孙刘忧迁东乡社布。数年后,子孙又派衍庐陵草结桥、黄塘、楼下、塘湖,湖南常德、沅江,四川大宁、定远等地。此外,县内瓜畲田心刘氏亦为刘臣容之后。上湖刘氏后裔还远徙广东韶关、增城、博罗、东莞黄家山乡等地。

  三畲刘氏:

  形成于五代、北宋之际,以刘适为开基始祖。

  三舍刘氏始祖刘适,初家南康,仕南唐,官至工部尚书,宋下江南,刘适隐退。刘适的儿子刘君造为南唐吉州推官。刘适便到儿子官宦处寻访山水之胜。;经安福县南之上井,爱其秀丽,遂卜居谷木塘之北。;后来刘适之孙刘璞,生儿3人,;无为上舍生、乡人荣之,称三舍;,谷木塘遂改名为;三舍。元末,因农民起义蜂起,刘中存举家迁湖南湘乡南薰、鹤山各都。明代中叶三舍刘氏继迁衡阳、泰和、宁乡等地。该族著名人物有刘、刘晓、刘铎、刘文敏、刘宣、刘秉鉴、刘邦采、刘淑英等人。三舍刘氏旧时人烟辐辏,曾号称一干烟。

  水部刘氏:

  形成于宋代,来自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以刘德言为开基始祖。

  宋代大学者杨万里《水部刘氏族谱序》,水部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出自长沙定王之子安成思侯刘苍。水部刘氏开基始祖刘德言,字绍闻,原籍广平,生于唐末。五代后唐时,刘德言官任宝应县令。当时天下大乱,刘德言招集当地良家子弟,保卫家园。北宋建立后,刘德言率部归顺,受到宋朝政府的重用,历官朝散大夫、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淮运使,后改江南西路转运使,封南昌郡开国男爵。刘德言因在江南做官,始从广平南迁江西,立籍安福县四十八都小水(现寮塘乡小水)。因刘德言曾任水部员外郎,他的这支刘氏后裔就称为水部刘氏。刘德言后裔在安福县城建有水部刘氏宗祠,在小水立水部坊。

  谱载,水部刘氏开基始祖刘德言生有3个儿子,后裔分为3支:长子刘程,迁居安福荆山;次子刘秩,迁居安福山角;三子刘税(--年),字君彻,官任吉州推官、太常侍卿,居安福丛桂。丛桂支派祖刘税娶尹三娘为妻,生子刘承亮。刘承亮,字希明,娶原唐公主李氏为夫人,任驸马都尉,生4子:刘常、刘集、刘绪、刘昉。其中,长子刘常又从丛桂迁居庐陵水口。刘常的儿子刘公初,则又从水口迁居江辈中洲。

因此,刘公初的后裔又称庐陵中洲刘氏或江辈中洲刘氏。

  据《安福县志》记载,刘德言的子孙,后来还分徙安福县山头、坪下、堤上、山里、红花园、洋口、长田、岭上、乌村等地,还有迁湖南、湖北、四川等省者。水部刘氏自刘德言以来,诗礼相仍,簪绂相踵,两宋时期联登科第者五十人,享膺禄秩者凡四十人,实为两宋时期江西望族。该族在著名人物有刘实、刘潮、刘充、刘任治等人。

  附水部刘氏世系(补)

  安成前溪刘氏:

  形成于唐末,来自本省宜黄县,以刘庄为开基始祖。

  谱称,安成前溪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是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安成侯刘苍的后裔。(但也有人认为,安成前溪刘氏属于彭城刘氏中的楚元王一派。)本派开基始祖刘庄,字敬斋,唐宋之际人。曾在南唐时做过大理评事(一种刑狱官员)。后因中原战乱,刘庄大约在唐末避乱居抚州宜黄县。

  刘庄生子刘地。刘地,号衡斋,因在北宋初官任吉州长史,接父亲来他任职的吉州养老,于是刘庄由江西抚州宜黄徙安福县前溪落籍。刘庄六世孙刘子通分徙沿沛;十六世孙刘猛邱、刘历温分别迁塘头、广丘。前溪刘氏后迁徙县内沧北、沙洲、洋溪(洋门乡境内)等地。该族著名人物:刘逊、刘伦正、刘彝、刘佐、刘模等人。

  白石刘氏:

  形成于唐末,来自长安,以刘欣为开基始祖。

  谱称,白石刘氏开基始祖刘欣,唐朝末年官任武功大夫团练使,从长安领兵镇守安成,因家钦风乡四十六都白石固冈(今甘洛乡境内的藕塘一带)。五代南唐保大年间(--年),刘欣的第4世孙刘偃,又迁吉安县之夏派及县内之寮塘、金田等地。

  安成郡马刘氏:

  安成郡马刘氏不是以地域得名,而是因身份得名。该支刘氏属于长沙刘氏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安成思侯刘苍。郡马刘氏形成于宋代,以刘苍的第54代孙刘*(日+山)为本支开派始祖。

  据《郡马刘氏族谱》记载,安成思侯刘苍生子刘当,又名刘自当。刘自当生刘寿光,刘寿光袭封安成侯,西汉昭帝时隐居安成谷口,仍以钦凤、永嘉二乡为食邑。刘寿光的儿子刘乔,字谙谷,袭封为安成节侯。刘谙谷的儿子刘巳,字正为,官任安福知州。刘巳的儿子刘鼎,字宏太,任吉安太守。刘宏太的儿子刘信,字贵实,生子刘英。刘英,字志俊,生子刘睦。刘睦,字必和,生子刘荣。刘荣,字毓华,字任通州刺史。刘荣的儿子刘逸,字仲安,生子刘端。刘端生2子:刘邦奇、刘邦祥。其中,次子刘邦祥官任渤海经历,生子刘

允。刘允,字大信,生子刘歆。刘歆,字子敬,生子刘宽。刘宽,字文博,官任湖南桃园县知县,生子刘贞。刘贞,字志正,生子刘漱。刘漱,或作刘淑,字从善,生子刘敬。刘敬,字学恭,唐朝时人,娶唐公主李八娘为夫人,成为大唐驸马,生子刘素。刘素,字慎亲,生子刘聪。刘聪,字懋明,生子刘昭。刘昭,字成美,生子刘正。刘正,字中正官任永州太守,曾创修《刘氏族谱》,生子刘槐。刘槐,字槐荫,生子刘效。刘效生刘侃,刘侃生刘道,刘道生子刘完,刘完生子刘辟,刘辟生子刘铭,刘铭生子刘宣功,刘宣功生子刘副,刘副生子刘彻,刘彻生子刘谋。刘谋,字伯谟,生2子:长子刘瑞,字仲祥,他的儿子刘叙官任豫章太字,孙子刘健官任豫章尉;次子刘麟,字促祯。刘麟的儿子刘信,字季恂,生子刘止。刘止,字承坎,唐朝时官任驸马,因守边有功,封为平定王。刘止生二子:刘安、刘正。刘安,字无逸,官任员外郎,生子刘牧。刘牧,字学牧,官任梓潼县丞,曾续修刘氏族谱。刘牧生2子:刘类、刘思。刘类,字仲伦,官作湖南益阳知县。刘类生2子:刘能、刘广。刘广,字淑宽,生子刘壹。刘壹,字有静,生子刘汲。刘汲,或作刘*(亻+及),字思汲,生子刘黾。刘黾,一作刘勉,字汝勖,因南《太平表》,被授予学督的官职。刘黾的儿子刘豫,字牧豫,官任益州刺史,他的堂弟刘牧雍则任雍州刺史。刘牧豫的儿子刘异,字袭奇,生子刘献,刘献生刘竹,刘竹生刘云,刘云生刘实,刘实生刘顺,刘顺生刘琢。刘琢,字玉成,是安成始祖刘苍的第52世孙,官任广西梧州同知。刘琢的儿子刘吉,字庆梧。刘庆梧生2子:长子刘*(日+山),就是郡马刘氏的分派始祖;次子刘炅,字景龙,迁居江西泰和县早禾市。

  郡马刘氏分派始祖刘*,字存辉,又字焱*。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年),刘*15岁时,被选取为赵宋皇室庐陵王府的郡马,娶郡主赵氏为妻。他的后裔因此称为郡马刘氏。

  郡马始祖刘*与郡主赵氏生了2个儿子:刘和、刘穆。后裔因此又分为2派:江口派和梅林派。

  郡马始祖刘*的长子刘和,字伯融。他的玄生刘硕官任如皋县令,始迁安福县江口(即安福县旧四十九都永嘉乡),因此他被尊为江口刘氏的派祖。

  据江西《刘氏通谱》记载,刘和生2子:刘仲方,刘仲正。刘仲方生子刘文炳,刘文炳生子刘吉牟,刘吉牟生子刘定民。刘定民有4个儿子:刘文叔、刘定叔、刘荣叔、刘仁叔。他的后裔因此又分为4支。刘仲正则迁居江西泰和县早和市,生3子:刘文靖、刘文斌、刘文炼,后裔多迁居湖南。

  郡马始祖刘*的次子刘穆,字伯雍,又名兴国,宋时举孝廉,后官任幽州宣抚使。刘穆任幽州宣抚使期满,南归江西安福,在经过安福梅林时,喜爱这里山水清秀,风景优美,于是定居立籍于此。刘穆迁居梅林后,后裔繁衍昌盛,形成安福梅林刘氏,尊他为开派始祖。

  梅林刘氏派祖刘穆生3子:刘仲能、刘仲奇、刘仲宣。

  梅林派祖刘穆长子刘仲能,又名刘职,生子刘文通。刘文通,字熙达,生子刘祖荣。刘祖荣居安福梅林旧屋村,生子刘肃,官任浙江海右道肃政廉访使。刘肃的儿子刘宣茂,字庆云,中南宋宁宗开僖年间(--年)进士,官任广西思恩县尹。刘宣茂的儿子刘薪,官任兰陵县尹,生子刘佑宗。刘佑宗的儿子刘*(忄+献)玉,元朝至正十六年丙申(年)考取举人,官任长沙府学教授。

  梅林派祖刘穆次子刘仲奇,名刘*(礻+真),博学多才,宋神宗时献《致治策》,受神宗赏识,官任御史大夫,后任河南润州刺史,以善于治理地方著称。他的儿子刘文达,字熙升,官任开宝府太守。刘文达的儿子刘祖英,字乡贤,以孙贵,赠官大理评事。刘祖英生3子:刘子以、刘子承、刘子亨,后裔又分为3大房。

  刘子以的儿子刘六章,原名刘尧章,南宋嘉定年间(--年)以科第起家,由国子先生侍讲经筵,升至端明殿学士。刘六章生子刘梦琥,刘梦琥生子刘公瑞,刘公瑞生子刘芳远。刘芳远,号肖梅,以恩贡生两次官任儒学教谕,在海南岛澄迈赴任时殉难,生子刘伯坚、刘伯庸、刘伯铉3人。

  刘子承的生2子:刘大登、刘大发。长子刘大登,官任施州学政,生子刘深辅。刘深辅生子刘梦龙,刘梦龙生子刘公玳,刘公玳生子刘德远,刘德远生子刘伯昂。刘伯昂生2子:刘宾理、刘宾贤。

  刘宾贤于明朝永乐三年(年)从梅林迁居枫田乡曾石村,后裔称为曾石刘氏。

  安福曾石刘氏以郡马刘氏始祖刘*为第1世,曾石分派祖刘宾贤为第13世。到今天,曾石刘氏已传到刘*的第33世。自开派祖第13世刘宾贤开始,曾石刘氏使用如下字派:宾贯麾壁洞甫治表焕坪钦源梁长仲元效树福惠瑞菊育君峰。

  刘子亨生3子:刘大宾、刘大椿、刘六中。其中,刘大宾由贡生聘任柳州儒学教授。刘大椿生子刘淙辅,刘淙辅生子刘梦庚,刘梦庚生子刘公瑾。刘大中任永宁路知事,生子刘朝英。刘朝英以明经考取进士,官任润州学正,生子刘凤梧。刘凤梧举博学鸿词科进士,官任兰陵县尹。

  安成茨溪刘氏:

  安成茨溪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以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的儿

子安成侯刘苍为初祖。当年刘苍封安成侯,子孙蕃衍于古安成旧址,即今安福县严田乡汤村、横屋一带。元朝末年,又有刘敦复从汤村迁往连村葛洲。

  茨溪刘氏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是安福的望族之一。该族著名人物,见于《江西通志》的有刘应登、刘应凤、刘闻、刘迪简、刘球、刘*(钅+于)等人。

  江西瑞金刘氏

  瑞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中央根据地,也是江西刘姓的主要集中地之一。民国《江西通志稿·氏族志》因此将刘姓列为全市第3位的望族大姓。

  在历史上,瑞金刘氏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据《江西通志稿》的统计,名见正史和方志的瑞金刘氏人物,宋代有刘鹏,明代有刘葵等55人,清代有刘琛等人。

  据年《瑞金刘氏首次联修总族谱》记载,瑞金市的刘氏人丁兴旺、支派众多,共计有39个支派10多万人口。39个支派中,绝大多数属于刘氏族姓中的中山刘氏,是汉景帝第十一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只有2个支派是属于长沙刘氏大宗。

  瑞金刘氏主要来自邻近的广东兴宁、惠州,福建长汀、上杭、武平,以及江西本省的虔州(今江西赣州市)、于都、安远、泰和、吉水、抚州等地。

  瑞金刘氏支派有福江、尚德、林星、东关、东龄、客坊、黄安沿溪、荣树、北关、洋程溪、店场、九竹、有富、湘湖、通海、塘背、廪聚、朱紫山、水南、高岭、下高塘、洋溪、湖岭下、*(艹+马)荠塘、南岗、石头背、智乡、历任、慈溪、安前、丰田、东溪、盐店子、白茅、东门、油溪、安昌、于阳、淇塘等族。

  瑞金淇塘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本省泰和,以刘昌礼为开基始祖。

  淇塘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北派,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

  淇塘开基始祖刘昌礼,原籍本省泰和县南岗攀桂坊,是长沙定王刘发的第51代孙。明朝万历年间由泰和迁来瑞金,落籍西门外云龙桥头开基立业,现有人口80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象湖、叶坪、大坪头等地。该支刘氏族谱上所记载的开基始祖刘昌礼以上传递世系如下:

  1(长沙定王)刘发→2刘买→3刘显→4刘敬→5刘肃→6刘晖→7刘端→8刘敦→9刘宠→10刘昌→11刘庆→12刘信→13刘礼→14刘琨→15刘胤→16刘浩→17刘琼→18刘奇→19刘良→20刘子聪→21刘恩→22刘康→23刘景→24刘弘基→25刘成→26刘顼→27刘相→28刘弼→29刘绥→30刘信→31刘子实→32刘瑭→33刘清→34刘鲁→35刘邹→36刘质→37刘资→38刘汤→39刘德远→40刘邦基→41刘功甫→42刘健可→43刘性道→44刘务敬→45刘心德→46刘唯→47刘不殊→48刘大→49刘文焕→50刘撝→51刘嗣秦→52刘昌礼。

  瑞金塘背刘氏;

  瑞金塘背刘氏形成于南宋时期,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中的刘禅一派,迁自福建,以刘汝忠为开基始祖。

  据族谱记载,瑞金塘背刘氏是南宋著名学者、工部尚书刘爚的后裔。刘爚的儿子刘咸,官任奉直大夫,由福建建阳迁居豫章江南西路,成为刘氏入赣始祖。

  刘咸生子刘隆,刘隆兄弟8人随父亲自闽入赣。他伯的后代人文蔚起,江西乡试因此有无刘不开榜的说法。刘咸的儿子刘可珍,又名刘居华,18岁时中进士,后官任直奉大夫。刘可珍生4子:刘汝忠、刘汝思、刘汝廉、刘汝意。

  刘汝忠,字福亮,南宋时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6年),曾在湘赣之间贩运粮食。南宋宝佑元年(年),刘汝忠18岁时随父亲刘可珍一同自江西南昌迁居瑞金塘背,因而成为瑞金塘背刘氏的开基始祖。

  刘汝忠终老在瑞金,他与夫人林氏生了2个儿子:长子刘齐贤,又名刘法传,字明高,因善于经商,成为当地巨富;次子刘齐邦,又名刘登传。

  刘齐贤生9个儿子:刘宗汉、刘功汉、刘德汉、刘思汉、刘全汉、刘朝汉、刘仰汉、刘复汉、刘兴汉。其中,六郎刘朝汉经商致富后,曾为家族捐粟奏名为官,在元成宗贞元二年曾主持修撰了第一次《瑞金塘背刘氏族谱》,并铸有三足铜鼎2个,上刻有刘氏源流世系。后刘氏受奸人陷害和官府迫害,族人纷纷外迁避难。七郎刘仰汉迁居福建泉州。八郎刘复汉迁居福建长汀蔡坊,成为蔡坊刘氏开基始祖,后裔分居钟坊、河田、中街、下修坊、田背、罗李丛、南山塘、刘坊等外。九郎刘兴汉,元时也从瑞金迁居福建武平桃溪凿树下开基。

  刘思汉生9子,其中第六子刘观六郎在宋宝裕五年从瑞金塘背迁居于瑞金高岭,其后裔形成瑞金高岭刘氏。高岭刘氏族人现在主要分布在今武阳、拔英高岭等地,已发展到多人。

  刘思汉的其余各子,有的迁福建武平之北乡刘坊针。居数代,又有启四郎之子刘富端于元佑年间迁居福建长汀县成下里上坪,后来又有返回瑞金者。

  瑞金福江刘氏:

  形成于元朝,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中的刘禅一派,以刘泰三郎为开基始祖。

  谱载刘泰三郎原籍福建长汀,元朝至正年间迁入江西瑞金。该支族人现居在瑞金谢坊、白沙田、桐江坝、坝尾等处,现有人口约多人。

  瑞金尚德刘氏:

  瑞金尚德刘氏形成于明朝,来自抚州临川,以刘铁面为开基始祖。

  本族自刘铁面于明朝时从临川迁入瑞金,数百年来,已繁衍到多人,现族人主要分布在瑞金象源、新仙排等处。

  瑞金林星刘氏:

  该族形成于明代,来自福建上杭,以刘益学为开基始祖。

  瑞金林星刘氏自开基始祖刘益学于明代从上杭迁来瑞金林星,瑞已发展到多人,族人主要分布在瑞金泽覃林星村、中坝、大田。

  瑞金东关刘氏:

  东关刘氏形成于唐代,属于中山刘氏大宗,来自江西宁都安福,是唐代著名大臣刘宗臣的后裔,以刘一郎为开基始祖。

  谱载,中山靖王刘胜的第36代孙刘韶,赐名刘宗臣,官任虔州判事、银青光禄大夫,后任大司农、侍讲大学士,任职期满后迁居江西省宁都县安福村马迹营,成为刘氏入赣始祖。

  东关刘氏始祖刘一郎,就是宁都始祖刘韶的后裔,在唐代末年自宁都安福迁入瑞金。这支刘氏族人主要居住在瑞金壬田下街、高轩等处,现已有人口多人。

  瑞金东龄刘氏:

  形成于明代,属于中山刘氏大宗,来自江西宁都铁炉下,以刘东龄为开基始祖。该族也是刘宗臣的后裔,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大柏地,现已有人口多人。

  瑞金客坊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客坊,以刘俊德为开基始祖。

  该支刘氏族人主要居住在瑞金日东湖陂和宁都合同等处,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黄安沿溪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瑞金塘背,以刘祥衡为开基始祖。

  谱称黄安沿溪刘氏属于中山刘氏大宗,出自刘禅一派,是瑞金塘背刘氏的分支之一。始祖刘祥衡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塘背迁来黄安沿溪,后裔人丁非常兴旺,到现在已发展到多人,主要居住在瑞金云石山黄安沿溪等处。

  瑞金荣树下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宁都固村,以刘四郎为开基始祖。现已有族人0多人,主要分布在瑞金壬田、叶坪、日东等处。

  瑞金北关刘氏:

  形成于五代后周时期,来自于都五伯口,以刘道祥为开基始祖。

  谱称瑞金北关刘氏始祖刘道祥,后周广顺年间自于都五伯口迁居瑞金北关。族人现发展到有近2万人,主要居住在瑞金象湖、黄柏等处。

  瑞金洋程溪刘氏:

  形成于南宋,来自江西虔州(今江西赣州市)水木洞(又称水磨洞),以刘孔贞为开基始祖。

  洋程溪刘氏属于中山刘氏大宗,是唐代虔州判事、刘氏入赣大始祖刘韶刘宗臣的后裔。当年刘韶生子刘辉,刘辉生8个儿子,老二刘廷珍生4子:龙、虎、凤、凰。刘龙居吉水县,生3子:潮、溷、澄。刘潮生8子:祺、*(礻+韦)、禳、祷、祉、礼、祥、杂。老五刘祉,字世修,号光祖,又号兴宗,官任资政大夫,葬赣州水木洞。后裔因居于赣州水木洞。洋程溪刘氏开基始祖刘孔贞就是刘祉的子孙。自刘孔贞从虔州水木洞迁来瑞金洋、程溪以来,该支刘氏现已发展到多人,族人主要分布在瑞金九堡、云石山、岗面、大柏地、沙洲坝等处。

  洋程溪刘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20世纪上半叶有多人参加红军长征,并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民航天总局少将政委的刘锦平、解放军医院少将院长刘良栋、河南信阳地委副书记刘承桃等多位长征干部。

  瑞金店场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宁都安福,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以刘廷光为开基始祖。现有族人多人,主要居住在瑞金岗面、渡头、瑞林等地。

  瑞金九竹刘氏:

  形成于南宋时期,来自虔州水木洞,以刘永庆、刘永膺兄弟为开基始祖。

  该支刘氏也属于中山刘氏大宗,是刘氏入赣始祖唐代大司农刘韶刘宗臣的后裔。自开基始祖刘永庆、刘永膺兄弟于南宋嘉定年间自虔州水木洞迁居瑞金九竹,族人现有9多人,主要居住在瑞金象湖、九堡、黄柏、云石山、武阳等处。

  瑞金有富刘氏:

  形成于元朝,来自武阳新塘,以刘天一郎为开基始祖。

  谱称有富刘氏始祖刘天一郎在元朝至正年间自武阳新塘迁居有富,至今已发展到多人,族人主要分布在瑞金武阳、罗石、朱坑、泽覃、陶朱等地。

  瑞金通海刘氏:

  形成于明清之际,来自福建长汀,以刘三郎为开基始祖,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武阳、泽覃,现有人口近人。

  瑞金湘湖刘氏:

  形成于明朝末年,来自福建武平,以刘三郎为开基始祖,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武阳、谢坊,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塘背刘氏:

  来自江西赣州水木洞,以刘舜禄为开基始祖,迁来时间不详。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泽覃、塘背等处,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廪聚刘氏:

  属于中山刘氏大宗,形成于元朝,来自江西赣州水木洞,以刘朋三为开基始祖。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黄柏坳背村,现有人口近1多人。

  瑞金水南刘氏:

  形成于南宋绍兴年间,来自江西虔州,以刘四郎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谢坊水南,现有人口近3人。

  瑞金下高塘刘氏:

  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来自江西拔英高岭,以刘存敬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谢坊下高塘,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洋溪刘氏:

  形成于北宋崇宁年间,来自江西瑞金洋溪,以刘巨海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谢坊叶坪洋溪,现有人口近人。

  瑞金湖岭下刘氏:

  来自江西石背水口,以刘传伟为开基始祖,迁来时间不详。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黄柏湖岭下,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马荠塘刘氏:

  形成于北宋咸平年间,来自江苏江宁府,以刘宽仁为开基始祖。

  谱称,马荠塘刘氏属于彭城刘氏大宗中的汉宣帝一派,是汉宣帝之子楚孝王刘嚣的后裔。开基始祖刘宽仁,字安邦,号宏斋,北宋淳化二年辛卯(年)进士,官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令。刘宽仁退休后,迁居瑞金塘背,后又迁马荠塘、萧埠脑,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武阳、马荠塘、肖埠脑,有人口近人。

  瑞金南岗刘氏:

  南岗刘氏为九堡刘氏分支,以刘大秀为开基始祖,迁来时间不详。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象湖、武阳、叶坪,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石头背刘氏:

  形成于明朝末年,来自广东惠州,以刘福威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黄柏石头背、沙洲坝枫树林,现有人口近人。

  瑞金智乡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广东,以刘凤鸣、刘其海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瑞林、禾仓背,现有人口近人。

  瑞金历任刘氏:

  形成于宋朝,来自江西吉水,以刘伯祥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泽覃、岗面、渡头,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慈溪刘氏:

  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来自江西会昌,以刘巨江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九堡、罗田村、寨背安场等处,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安前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赣县留田,以刘巨江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谢坊安前、赣县田村,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丰田刘氏:

  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来自江西长宁县,以刘上传(怀成)为开基始祖。

  谱载,丰田刘氏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中的客家刘氏一派,是客家始祖刘祥的后裔。当年刘祥自中原到福建宁化石壁开基创业,传到万九郎始由闽入赣,落籍瑞金绿草湖、塘背等地。万九郎生子刘升,又迁长宁(寻乌),传到第15世刘怀成兄弟再迁瑞金丰田。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泽覃丰田,现有人口人。

  瑞金水南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宁都,以刘友功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壬田、中坛、下坝,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盐店子刘氏:

  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来自福建荣坑,以刘肇官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象湖盐店子等地,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白茅刘氏:

  形成于明朝天顺年间,来自福建荣坑,以刘赵元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黄柏上段等处,现有人口3多人。

  瑞金油溪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抚州乐安县,以刘涧清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岗面渡头村,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于阳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宁都,以刘仁俊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壬田、柏坑、竹社塘,现有人口多人。

  瑞金安昌刘氏:

  形成于清顺治年间,来自江西安远,以刘诚德为开基始祖。现族人主要居住在今瑞金大柏地、洋田脑小院坑,现有人口近人。

  宁都奉先祠刘氏:

  形成于元朝,来自江西宁都安福。开基始祖刘层二郎,原籍宁都安福,元朝至顺年间,自安福迁居宁都奉先祠,现已发展到0多人,族人主要分布在瑞金壬田和宁都石埠固村、石城等处。

  宁都刘家坑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江西宁都,开基始祖不详。族人现在多人,主要居住在宁都刘家坑。

  其他江西刘氏

  万安湖溪刘氏:

  本支刘氏在刘姓中属于彭城刘氏大宗中汉武帝一派,出自汉宣帝的小儿子楚孝王刘嚣。开基始祖刘泰富,是西昌刘氏始祖刘立礼的第20代孙。族谱所载自刘立礼至上模刘氏始祖刘存道的传递世系如下:

  1刘立礼→2刘嗣先→3刘令望→4刘文真→5刘世宣→6刘*(王+罙)→7刘日昌→8刘德俊→9刘泰→10刘思→11刘京→12刘士贡→13刘盛卿→14刘运→15刘子华→16刘通叔→17刘九翁→18刘幄→19刘决→20刘恭→21刘恭正→22刘启善→23刘子明→24刘渊→25刘泰富。

  上述世系中,刘泰曾任湖南桂阳县丞,刘思曾任清江税务使。

  刘泰富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五云乡湖溪村。

  赣州章水水西刘氏:

  本支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王室主干,是本省吉安值夏镇大陂刘氏的分支。开基始祖刘昌徒,是长沙定王刘发的第64代孙、值夏镇大陂刘氏始祖刘学礼的曾孙。

  谱载刘学礼生子刘文龙,刘文龙生刘武贤,刘武贤的儿子就是刘昌徒。刘昌徒自吉安值夏镇折陂大陂村迁居赣州,落籍赣州市水西章水乡粜米内参村。

  水西粜米村刘氏堂号为文明堂,字派如下为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与吉安值夏大陂刘氏有许多相同。其中,开基始祖刘昌徒是第2派即昌字辈。

  兴国高兴老屋场刘氏:

  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源出自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安成思侯刘苍,迁自江西泰和龙塘,以安成侯刘苍的第57代孙刘典贵为开基始祖。

  族谱记载,兴国高兴老屋场刘氏是泰和龙塘村头村刘氏的分支,开基始祖刘典贵,是泰和村头刘氏始祖刘兴甫的第8代孙。刘兴甫以上的世系参见本章中的泰和刘氏小节,自刘兴甫到本族开基始祖刘典贵的传递世系如下:

  刘兴甫→刘怀德→刘子光→刘元成→刘与从→刘尚惠→刘仲鼎→刘典贵。

  永丰沙溪刘氏:

  形成于宋代,以刘崇九为开基始祖。

  据族谱记载,本支刘氏刘姓中的中山刘氏大宗,堂号为敦睦堂,族人主要聚居在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沙溪村。

  本支开基始祖刘崇九,字厚山,是刘邦的第61代孙,客家刘氏开基始祖刘祥的第代孙。族谱所载自刘祥到刘崇九的传递世系如下:

  1刘祥→2刘天赐→3刘沐→4刘龙图→5刘任→6刘若还→7刘震→8刘德洪→9刘月清→10刘梅→11刘富山→12刘春四→13刘子光→14刘庭珍→15刘崇九。

  自始祖刘厚山开始,本支刘氏订立如下字辈: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亻+黾)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ly/9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