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福建省长汀县天井山迎来首场雾凇,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根据天气预报显示,未来的一周,长汀县最低气温低至零下2摄氏度,部分高海拔地区将出现冻雨现象。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长汀的这些雾凇包裹着根根树枝,虽比不上大雪纷飞时的银装素裹,但是点点留白、颗颗晶莹,南方雾凌不同于北方的大气磅礴,而是在片片新绿中透露丝丝温婉,实属难得!
来源:中新网
(如涉及文字/照片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编辑:JOE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