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XMU聆汀一厦实践队
古老的建筑
口口相传的语言
历经岁月变迁的文字
街头巷尾的叫卖声
沿街皮匠铺的修补手艺
……
这些东西
从古代流传到现在
成为日常的元素
这就是传承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非常遥远的古时候。而“客家”的意思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后以此地为家,融入当地土著的生活。客家人的特殊文化,是由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在一起,因而客家文化就是以中原文化为根基,融合当地的一些特色而形成的独特文化。
三大特点
“耕读传家”
客家文化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耕读传家”。首先耕田是为了让自己生存,而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个人的知识境界,学而优则仕,以改变家族命运。
“以身作则”
在传承的问题上,并不注重具体的形式,而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在无形之中将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敬重祖先”
长汀宗祠文化繁盛,大型的宗祠有一百多座,保存完好的有三十多座。客家人非常敬重祖先,宁舍弃万贯家财不舍祖先牌位,因此宗祠文化很繁盛。
饮食文化
客家族人,吃苦耐劳、热情大方、名扬海内外。由于历史上迁徙的原因,客家饮食文化既保留了中原的饮食习惯,又融合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形成自成一系的客家菜,并以清淡滋补养生闻名。如芋子饺、客家酿豆腐、灯盏糕等客家特色菜都深受欢迎。
风俗活动
闹
春
田
每年的正月十二和十四,村里身强体壮的男村民都会相邀下田,在上年收成最好的水田里奔跑,打转,直至有人摔倒后才快速换上另外四人重新奔跑,打转。随着活动的火热进行,抬谷神的人数愈来愈多直至几十人,场面激烈而壮观。
长汀彭坊
刻纸龙灯
受中原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响,舞龙闹元宵的习俗仍流传至今。在众多的龙灯中,长汀彭坊的刻纸龙灯以悠久的历史、讲究的舞龙仪式、独特的刻制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
采访对象
曾主任
名城管委会主任
赣州是客家的摇篮,汀州是客家发展成熟的地方,梅州是客家文化向外传播发展的地方。
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方式
物质文化的保护
文化的载体——古城池
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因此要传承客家文化首先要保护其载体,这种载体正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特殊的城池,也就是要保护这座古城,尊重它的历史原貌,进行适当的恢复。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传承的方式——民间传承
关于客家的非物质文化,更多的是通过民间传承的形式来保护这种文化,政府做的主要是收集并把其转化成具体的资料来保护。
一江两岸工程
汀江
“一江两岸”修复工程是我们走向古汀州的“开山之作”,指的是沿着长汀几条重要的历史脉络,对一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修建,力求恢复其老城的风貌。
我们这一路的行走
山一程,水一程
既是在寻访那些精湛的
手艺与技艺
更是在聆听历史的
无声诉说
……
文案:陈啊琼
排版:赖文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