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十年前曾到过凤凰,喜欢那里清晨的沱江边,独具一格湘西韵味的吊脚楼,却因为游客太多过于喧嚣,古城内过于商业化,而难以体会其边城的味道,着实无法让人真心的喜欢。比起名声大噪的凤凰,福建长汀却低调得令人心疼。一直以来对距离厦门只需3小时动车,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孕育客家文化,并且还诞生过杨成武将军、瞿秋白烈士,孕育过中共苏维埃政权的红色山城——长汀念念不忘,这个周末终于完成我多年的心愿。
动车上午9点50从厦门北站出发,中午12点半抵达长汀南站,一出长汀南站,即被蓝天白云所惊艳。根据携程提示,乘坐5路公交(火车南站-西客站,2元)途径10站到达太平桥站,步行前往前晚临时预订的民宿长汀沿河宾馆(暑假的周末旅游人特多,请提前预订酒店及动车票哦),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向长汀古城出发。
太平桥,位于汀洲古城的北面,一座廊桥式桥梁,两侧为走廊,中间可通汽车。
站在太平桥上,看着脚下缓缓流淌的浅绿色河水,心想这就是汀江。汀江水将巍峨的城门与繁华的街巷连接在一起,踩着汀江码头光滑的石头拾阶而上,流连于古城墙、古城门、古街区、古亭台之间。
登科牌坊虽说是新修建的,木雕非常精美;
旁边的大夫弟,号称“福建第一雕花楼”,处处尽显独具匠心的精致与细腻。
天后宫经多年的修复,重新恢复其独具一格的风格,重显殿宇巍峨,宏伟壮观之风貌。
古城墙是长汀古城的象征,如今大多城墙均为现代复建,据说这段城墙是历史旧物。
有街就有巷,最美不过乌石巷。清代画家上官周的祖居就在乌石巷。经过纵横交错的小街巷,常遇到这样的客家民居,大门两旁鲜艳的对联是如此的精神,尽显淳朴市井民风。
穿过这条路面由鹅卵石铺就而成仅有三米来宽的古巷,便来到龙潭公园,龙潭是穿城而过的汀江中的深潭。江边山坡筑一亭,亭内有匾,书“宋慈亭”三个金色大字。与宋慈亭相邻的是上官周纪念亭,这两个亭体现了长汀客家人重文重仕,尽显一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
午后的龙潭公园,有老人聚在亭里坐在长凳上唠家常,也有的在对唱客家山歌;年轻人则在汀江边垂钓,古城处处充满着生活滋味,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无争。
出了龙潭,我们来到济川门,汀州标志性城门,水东桥将水东街与古城墙相连。曾在“十门九锁”的汀州城中,它是唯一一座夜间不锁的城门。“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州桥”便是它繁盛时期的真实写照。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汀城内也建起许多高楼及修筑马路,如今的长汀已不如半个世纪前那么原汁原味,但这里还继续保存着许多宋明时期的客家民居。漫步于古城中,细细品味古城生活。
汀洲城墙曾是长汀人引以为傲的建筑,始建于唐,至明清时期,古城墙总长已达多米,设12个城门,“扶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独特布局。登上古城墙,眺高望远,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古城市井间的生活情景。在这里,你依旧可以寻找到只属于长汀的点点滴滴。
炎炎的夏季,许多当地的老人,喜欢聚在古城门、古亭里避暑、下棋唠嗑,喝茶聊天,年轻人则喜欢在汀江边、古城墙上谈情说爱,他们都在尽情享受那属于自己的休闲快乐时光。古城随处可见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处处充斥着宁静安逸的生活气息。行走在古城中,你定能将喧嚣都市的烦恼统统抛之脑后,在此流连忘返。
从古城墙走到长汀的主街道兆征路,我们沿着兆征路继续行走。首先来到汀洲文庙,它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20号建于宋绍兴三年(年),汀州文庙历史上曾经拥有庞大的建筑群,包括现在的长汀县县政府大院的大部,县人大办公楼的全部。它没有庙宇的恢宏,却处处雕栏画栋,非常精美。目前有棂星门、泮池、拱桥、仪门、文会堂、题名策,名宦乡贤祠、大成殿、崇贤祠等建筑。
兆征路上还保存着一座城隍庙,木雕精美,规模宏大,充满着岁月感。
城隍庙马路对面的店头街为古汀洲城最早的商业街,青石板道路两旁均为木结构房,全是铺子。“心在汀州,情牵店头。昨夜邂逅,今日添愁。唐宋早已远走,明清踪影悠悠。”古街上有传统的裁缝店、剃头店、画像店,逛逛传统店铺,喝一碗客家酒娘,或找一家时尚的咖啡馆坐坐,品一杯香醇咖啡,游人在古老与现代之间自由的穿梭。
从店头街出来,天空渐渐下起小雨,我们也开启长汀红色之行。长汀红色旧址群包括多处红色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指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辛耕别墅、医院、云骧阁、中华基督教堂和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为土地革命时期重要文物史迹。因此长汀也称为红色圣地。
快到医院旧址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雷阵雨,雨势很大,医院旧址内躲雨,待雨停止后才前往毛泽东同志旧居。
医院旧址(正停业修建中)革命早期,毛泽东、陈赓、邓颖超等领导人都曾在此治病修养过。
毛泽东同志旧居(也正停业修建中)老古井,位于卧龙山脚下,长汀党校旁。
再来到汀洲试院旧址,即与汀洲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长汀县博物馆同为一处,刷身份证参观。(长汀所有景点都是免费的!)
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在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是古代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在大堂前的坪院东侧,有两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古柏树,俗称双柏树,据专家测定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是汀州古城的历史见证。清代大学者纪晓岚曾来汀州督考并住在试院,面对古柏树的雕像就是纪晓岚。
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即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县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设有长汀革命历史、汀州客家博物馆、汀州试院旧址等多个展馆,是我们了解长汀的一个窗口。
在博物馆的最尽头,有一间狭小黑暗的木屋,这里曾是年5月关押过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瞿秋白的地方。
继续向西行走,我们来到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瞿秋白年在长汀英勇就义,它仿佛向来人诉说那一段壮烈的往事。
杨成武将军塑像,长汀人的骄傲!
逛累了,就选在街边一家当地小炒店吃晚餐,品尝当地特色菜,口味感觉相对咸了一点,还喝了1小杯传说中当年“红军饮料”的客家酒娘,甜甜的,味道真不错,价格也不贵。但酒的后劲却很大,千万不要贪杯哦。
晚餐后,天色渐晚,我们向东行走来到三元阁。三元阁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原名鄞江门,后改称广储门,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楼,清代改称“三元阁”。城墙基础由花岗石砌筑,十分壮观。位于城中心的三元阁,不失为人们饭后休闲好去处。
夜晚江边古城墙及深街小巷高挂的红灯笼一盏盏亮起,华灯璀璨中,我们恍惚来到繁华的明清时期。回到民宿,滴滴打车,约车明天前往古城镇原始村落丁屋岭。哈,今晚一定有一个穿越剧情的美梦。
清晨走出民宿,来到汀江边,薄薄的晨雾弥漫着汀江江面,两岸有许多早起三三两两聚在汀江边浣洗衣物的妇人及打鱼的男人,动人的画面,时光仿佛已静止成为一幅油画。
穿过太平桥,来到青石板铺地的水东大街,这条大街牢牢锁住了千年古城的古早味,我们像当地人一样,来一碗氽猪肉加上一碗拌面早餐。再像当地人一样,逛逛热闹的水东桥菜市场,买了1斤豆腐干、2斤米粉、1斤糍粑和几个准备在动车上吃的水蜜桃和油萘,这里处处充斥着宁静安逸的生活气息,我想这也是很多旅行者因此而爱上这座小城的真正原因。
刘少奇旧居也在水东大街(目前正在修缮中),据说年年底,这整条街将开始全面修缮,拟恢复其“红色小上海”原貌。只是不知修缮后的古城,又将如何繁华,是否会象凤凰古城那样过于商业化?是否还能继续保存古城现有的恬静,是否还适合人们舒适质朴的生活?无论结果如何,趁古城还没大变样,抓紧时间去古城走一走,去邂逅一段古老的故事。
按滴滴打车约定,8点10分从民宿前往丁屋岭。丁屋岭是当地农民自己的叫法,行政村叫丁黄村,距汀州城约25公里,全村居民都姓丁,是从山东迁徙来的,故而是客家山寨,丁屋岭不收费,目前正在开发中......(2人包车元,游览2-3小时,回程直接前往长汀南站)
相传,丁屋岭是一个没有蚊子,不见水泥的村庄,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据说一年四季无蚊皆因村外路旁有一只石蟾蜍蜷伏于地,嘴巴朝向丁屋岭。丁屋岭得到蟾蜍的庇佑,村口世代祭祀蟾蜍石。该村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间的老古井,是这个村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其中,丁屋岭大井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年10月1日成为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丁屋岭摄影基地,也是福建长汀记忆摄影俱乐部的摄影基站。丁屋岭虽破败落寂,不加修饰,却有一种养在深闺而得以保存的感觉。原生态的建筑风貌、秀丽的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颇具旅游开发价值。
汀州,曾是它傲骄的名字,闽西政治中心、商贸重镇,曾是它最辉煌的时期。如今仍能从古老的城门城墙、亭台廊桥、街巷民居中,感受历史遗留的印记。我喜欢这座古韵犹存的古城——长汀,它不仅有着凤凰古城依山傍水、曲径幽深、沧桑的城楼,却更显静谧。“客家首府,大美汀洲”为莫言题字,不仅体现其千年的历史文化,更表明客家文化是它的精髓所在,深藏在闽西千余年,还能保存着如此原始的风光,真不愧为中国最美山城!
文章来源:总想再出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总想再出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