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手龙是长汀县濯田镇颇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濯田舞手龙源于明末,盛于清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每逄春节、元宵、二月二等传统喜庆佳节,舞手龙不可少。濯田舞手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汀州建州千年庆典首次亮相后,备受民间赞赏。↑濯田手龙,又称节节龙,因其龙头、龙身及龙尾自为一体,互不相连,形似农家美食切节药薯,所以民间又俗称其为药薯圈龙。濯田手龙一般不得少于14—16节,除龙头、龙尾外,龙身每节长约70厘米,直径约40厘米。手龙制作原料由竹篾、竹片、木棍、铁丝、色布色纸、涂料及黄布、青布组成,所以制作成后有青龙、黄龙之分。历史上,手龙多用纸扎,近20多年以来,才开始以布代替纸。既让手龙牢固耐用,而且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龙身喷上龙鳞,节节配以灯光,足以增强夜间舞龙表演时的艺术效果。舞手龙技术难度较大,每支手龙队需由20多名队员组成,每人一节,另加舞球子人员一至两人,并配有锣鼓乐队。表演舞手龙时,全体队员穿戴一色舞龙衣帽及鞋,腰间系上红带,需一切听从锣鼓乐队指挥,并根据鼓乐声音变化,随时变换表演手法。舞手龙有舞路龙、穿龙、盘龙等表演项目。路龙舞法以表演“S”队形为主,在行进中表演较多;舞穿龙表演以“M”队形为主。在表演路龙及穿龙过程中,根据锣鼓音乐节奏变化,在领头队员飞舞龙球带领下,人人目利心灵,个个手快步齐,节节巧对,步步紧跟,忽上忽下快速翻腾,忽左忽右如浪滚动,忽如蛟龙腾云驾雾直穿云天,忽如真龙翻江倒海潜入深潭。盘龙则根据观众分布及场地面积大小,将整条手龙造型亮相,依次从高到低把龙头围在中间,龙尾摆而不止,龙头居高向观众点头,祝福农人五谷丰登,太平昌盛,人间幸福安康,如意吉祥。友情链接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