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2326.html
刘克壮[宋](~)
刘克庄(年-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 ,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 ,成就也 。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祐三年()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特授龙图阁学士。第二年去世,谥文定。他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权臣。胡适先生在其所著的《白话文学史》说过,刘“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说当时人“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
刘宜伦(~)
刘宜伦同志系福建省长乐县人,年5月11日出生,年公费留学美国,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年6月获工程硕士学位,年6月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通讯工程硕士学位。在美期间先后被接纳为电机工程(EtaKappaNu)、工程(TauBetapi)及研究(Sigmaxi)荣誉学会会员。年回国,从年起曾先后任重庆大学教授、电机工程系主任,交通部第四区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重庆市电信局副局长,北京邮电学院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邮电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重庆邮电学院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院顾问。 刘宜伦同志是第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全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会士,北京市和四川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顾问,四川省通信学会顾问,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研究会顾问。刘宜伦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理论与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较早从国外引进通信网络理论与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并为之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主持的脉冲编码调制30/32路系统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刘宜伦教授德高望重,人品高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为中国数字通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宜伦教授十分热爱重庆邮电大学,为重庆邮电大学的建设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宜伦教授的逝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努力把重庆邮电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 电信网络理论家和教育家,重庆邮电大学原院长刘宜伦同志(正厅局级)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11月22日9时40分逝世,享年96岁。
刘始明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 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国防工办副秘书长、总装备部第九干休所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刘始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2月1日15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刘始明同志,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下王村一个贫农家庭,年9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先后担任本乡儿童团小队长,少先队军事科长、支队长等职,年2月入伍,年12月加入共产党。
刘通(~)
刘通,原名开通,字伯瀛,号漫叟。年生,福建省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年改名刘通,参加福州进步组织“藤山文明社”(后改为“汉族独立会”),任秘密刊物《调查录》。翌年同盟会福建支部成立,协助主持同盟会支部日常工作,并任“桥南公益社”秘书,兼《建言报》。年秋考入福建法政学堂,攻习法律专业。年毕业后,任福建法官。后辞职,专任福建同盟会机关报《建言报》主编。年10月武昌起义后,参加策动新军将领孙道仁反正,参与福州光复之役的军事指挥。福建都督府成立,被推为参事会议参事员,后任政务院秘书长、副院长和都督府秘书等职。“二次革命”失败后,受到通缉,遂走上海。年参加征闽靖国军、护法等运动。年10月任福建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后任政务厅厅长。次年到广州任军政府秘书。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福建省代表。7月任大理院 庭庭长。年12月北伐军占领福州后,任福建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等法院院长。“四三”-事变后,因被指控“袒共”,被免去高等法院院长职务。年任福建省民政厅厅长。年任--。年参与“-同志联合会”(简称“-”)筹建工作。次年任“-”中央监察委员。年1月和丁超五共同负责福建“-”工作,联络上层人士,策动国民党-起义,掩护中共地下活动,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为迎接福州解放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民革中央执行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员会 至四届主委;还当选为福州市 届人民代表、福建省政府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一、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年逝世。生平对中医也有深入研究,著有《药钥医谈延生录》、《漫有斋验方选》、《中庸一元说》、《大学还元说》、《周易新解》等。
刘永业(~)
刘永业,男,汉族,年9月生,福建福州人。民建成员。大学学历。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曾任福州公大行会计主任。年独资办“建纪行”,任经理并兼电话公司会计主任。抗战期间在上海经商。年任众兴实业公司经理兼福州电力公司董事。建国后,年-年任福建省福州市工商联秘书长、主委,福州市民建主委,福州市政协副主席、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福建省工商联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第1届福建省政协常委。年任第二、三、四届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秘书长、副主委、名誉会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第五届委员、福建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年7月19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9岁。
刘运来,男,汉族,年9月生,福建泉州人.年11月加入民进。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特级教师。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历任江西师范大学附中物理教师、教研组长、副校长。年任江西师大附中校长,江西师大、江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年兼任南昌市政协副主席。年任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西省第7届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年任第八、九届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年起历任民进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常委。年起历任民进江西省筹委会委员、民进江西省委 、二届副主委,第三、四届主委。年起兼任民进南昌市委第二、三届主委。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栋业,男,汉族,年生,福建福州人。早年进福州马尾海军学校,年毕业,赴比利时国立列日大学理工学院留学。年毕业回国,任北平中法大学孔德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后投身工业任江西民生染料厂经理,又返榕创办福州福电铁工厂,任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福建民建省委主任委员,福建省 届政协副主席。年逝世。
刘翼(一一九八??),字躔父,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与林希逸同从陈藻学,得其师诗法,不乐科举,有“心游稿”。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曾摘取其中诗十九首寄林希逸,林编为“心游摘稿”,并为之作序,时年六十四。
刘边,[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近道,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末前后在世。生平不可考,有诗名著,有读史摭言及自家意思集《元诗选》传于世。
刘凯夫(—年),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人,民国3年(年)9月10日生。民国20年,加入少先队、赤卫队。民国21年,调福建军区后方留守处被服厂工作,后任青年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被服厂党支部书记。民国22年5月,任总供给部党支部青年干事、被服厂工会委员长、党支部书记等职。民国23年,在才溪乡苏维埃政府检查站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后,随区、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上山打游击。 抗日战争时期,于民国26年10月受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委派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民国27年1月,回省委后参加新四军,在二支队军需处工作。3月,随军开赴苏皖抗日前线。民国28年2月,调新四军军部兵站任运输队长。年底,任新四军兵站第二分站站长。民国29年12月,任新四军供给部军需科科长。民国32年7月,进中共华中局党校学习。民国33年7月,任新四军二师四旅供给部副部长、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黄桥、苏北、苏中、盐城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于民国35年5月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兼盐阜军区供给部长,后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供给部部长。民国37年5月,任第三野战军供给部后方留守处主任。民国38年春,任第九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年5月奉命到原国民党起义的十六兵团工作,任接管办公室副主任。同年11月下旬,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 后勤部代表到第九兵团工作,参加了朝鲜战场第二、三次战役。回国后,任华东军区军需生产部部长。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华东生产管理局局长、海南八一农场党委第二书记。在创办八一农场中,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农林牧副综合经营军垦农场,为发展军垦事业和开发海南岛作出了贡献。年,任总后勤部驻上海物资办事处政委。“文革”期间,受林彪、--集团的残酷破孩。年恢复工作。年初,任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曾当选上海市 届人大代表。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年8月离休。 年5月16日,在上海逝世。
刘恩德(?-),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修坊村人。年参加革命,曾任河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长汀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带领区、乡干部在河田、南山、童坊交界的山区坚持游击战争。年5月在战斗中被捕,历尽酷刑摧残仍坚贞不屈。地主还乡团无计可施,竟然将他一家7口人集体活埋(当时其妻有孕),是为长汀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七尸八命”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