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绿氧行之弥勒道场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游记好写吗?游记是记述文、流水账,最好写,但这篇游记却是我写过的最难的,再三犹豫再三斟酌再三修改,在弥勒道场我顿悟一些道理,很想用文字把它准确表达出来,但道行尚浅,抓不住,很辛苦,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和共鸣。

首先声明,我是一位无神论者,但这次雪窦寺之行,让我对佛教对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一位讲解员,他就是图中的这位,雪窦山弥勒大佛景区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顾东晓老师。

他是一位特殊讲解员,没有话筒耳机,侃侃而谈,他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上下五千年,从佛教的诞生到雪窦寺的前身,从布袋和尚到弥勒佛祖,从法器的含义到膜拜的礼仪,更重要的是,他教导我们,弥勒佛祖传达给我们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也算去过很多景点,听过很多次导游解说,只有这一次,唯一一次,寸步不离,完全沉浸于宗教世界知识的海洋里,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全程录下他的讲解,当做教材来学习。

让我们一步步随着顾老师讲解而展开雪窦寺风光。

妙高台和雪窦寺都在雪窦山,雪窦山在历史上就是佛教名山,蒋介石称它为“四明第一山”,宋代仁宗皇帝梦游是山,赐名“应梦名山”,雪窦山又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大家可能会觉得诧异,不是只有四大名山吗?普陀观音、峨眉普贤、五台文殊和九华地藏,怎么又多了一个雪窦弥勒呢?

年,太虚大师应蒋介石邀请主持雪窦寺,大师在宣讲《观弥勒上生经》时建议补弥勒道场为佛教五大名山,理由是:一、根据中国佛教的特色,按照中国的“五行”、“五方”、“五大”、“五菩萨”之说,普陀观音在南方属火(表悲属水大)、峨嵋普贤在西方属金(表行属火大)、五台文殊在北方属水(表智属风大)、九华地藏在中央属土(表愿属地大)、雪窦弥勒在东方属木(表慈属空大);二、密宗曼茶罗中以普贤、观音、文殊、弥勒四菩萨为四方四智化身而成佛,九华在中央代表无障碍智,不可缺代表“成事智”的雪窦弥勒。实话说,对佛教毫无知识的我是听得囫囵吞枣一头雾水,总之,现在四大佛教名山多了一个雪窦山,成了五大。

从妙高台出来,就能望见蓝天下的弥勒大佛,雪窦寺近在眼前。

雪窦寺又名“雪窦资圣禅寺”,始建于晋代,兴于唐,盛于宋,南宋时被定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今称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

“大慈大悲”是我们经常听见的佛法,大悲指得是观世音菩萨,这里悲不是悲伤而是悲悯,大慈指的就是弥勒,感谢顾老师,让我对佛教有了初始认识,激起我无限的兴趣。

弥勒殿前的夫妻银杏,一雄一雌,可惜落叶已空,仅余苍凉。

大慈摩尼之殿位于山门之后,全木结构,号称“江南第一大殿”,不同于常见寺庙主殿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摩尼,这座殿是少有的供奉弥勒之大殿,上供“兜率三圣”,分别是中间的弥勒佛,左侧的法音林菩萨和右侧的大妙相菩萨。殿内不拍照片,相信大家可以理解。

天王殿是老的寺庙,里面住着许多僧人,供奉的是天冠弥勒,威严肃穆,和笑口常开的弥勒不同,属于印度的弥勒。

在这里顾老师教会我们礼佛的基本常识,同行朋友常年烧香拜佛还都不甚清楚,顾老师不但教会我们怎么做,最关键他说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他都能从古印度说到近代日本,受益匪浅。

该匾上书“敕建万寿雪窦御书应梦名山资圣禅寺”。

在平安殿和弥勒大佛之间的那段路是大慈佛国的主轴线,全长米,是通往朝拜弥勒大佛的礼仪之路,故称“未来大道”,大道由下而上分别是弥勒上生和应迹弥勒两大题材,两侧布有铜铸八大明王,净高3.8米。明王属于密宗系统的造像,现忿怒威猛之相催伏众生的邪魔。

我们要以慈悲之心渡世,但真遇见不平不理不法之事,该怒发冲冠拔刀相助还得怒发冲冠拔刀相助,我曾经说过“这个缺德的社会我们都是罪人”,现在充斥社会新闻的碰瓷、遗弃、虐待,许多都是由于纵容导致,我们庆幸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敢发声不愿发声,但如果有一天降临自身,你也希望你的身边人缄言不语避之不及吗?

弥勒佛又叫未来佛,传说释迦摩尼涅槃之前,他的弟子问将来谁可接替他,佛祖指的就是弥勒,弥勒先于释迦牟尼圆寂.升到兜率宫,经过56.7亿年以后,将成为如来佛的接班人,所以雪窦寺这座全球最大的弥勒坐像高56.7米。

弥勒佛最早传入我国并不是现在所见的形象,而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流传到现在的佛像,是五代后梁时期布袋和尚的形象。

布袋和尚,明州(今奉化)人,他是被收养的遗弃儿,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据说他出生在奉化长汀村,还曾经到福建长汀化缘修建雪窦寺的木头),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

布袋和尚经常到雪窦寺弘法(故雪窦寺被称为弥勒道场),他圆寂时候,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众人故觉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

北宋元符元年(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佛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因此天下寺院才开始供奉布袋和尚为表法弥勒尊佛像。

祥云下的布袋和尚并无威严之像,慈眉善目,笑口常开,让人觉得亲近。我们到许多寺庙祈求菩萨保佑,求财求福求姻缘,只有在雪窦寺,我们无欲无求,心情放松,目光心思全融化在老师的解说和弥勒的笑容。

弥勒金光佛像下有“人间弥勒”四个大字,为星云法师所著,佛像呈比丘相,具菩萨意,挂布袋形,现佛慈眼。顾老师说,一般人笑起来眼睛是眯的,这尊弥勒佛像大胆的让佛眼睁开,现慈像。

佛祖的脚趾头上有“慈悲智愿行”五个字,慈代表着分享快乐,悲代表着善于助人,智代表着传播智慧,愿代表着树立理想,行代表着付诸实践。每个游客都会上去抱抱佛脚。

顾老师告诉我们,布袋和尚会成为弥勒化身供后人敬仰,是因为他乐于助人,随时随地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快乐,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求什么,而是要像弥勒一样去助人,我们要树立助人的理想,并有助人的头脑,把我们的助人理想辅助实践,分享我们的快乐,这才是“慈悲智愿行”。

听顾老师一席话,我不由得陷入沉思,做美食自媒体,这些不仅仅是我的爱好,更要把它成为助人的工具,帮助那些质优却不为人所熟知的店家,给粉丝们带去美食,给商家带来利润,给大家带去快乐。

一个人的力量及其有限,团结起更多的马友,形成合力,宣扬福州美食,民以食为天,能够用心享受美食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

感谢顾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佛教,对弥勒,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人不但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他人而活。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只愿付真心,你我皆弥勒。

*给马语打赏







































白癜风治疗
白癜风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xs/1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