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原老
上世纪80年代,我师范毕业,当上一名人民教师。在农村,老师就是一罐万金油,什么地方都要能用得上,红白两事和族谱修订的担子就毫无条件落到我的肩上,为此我也就比别人多了一份担当。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仔细寻找资料,研究族谱。由于“文革”时大量族谱被焚烧,资料奇缺,每次外出参加宗亲联谊,我尽可能去收集资料;叶坊重建祖祠,我亲自参与走访,询问叶坊宗亲,寻找有关材料,写些诗词,作些序,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各项准备工作。无论是叶坊族谱还是浙江谱和江西族谱,无论是印刷本还是手抄本,我都仔细拜读。我还仔细拜读了邻村的族谱,学习他们的编写族谱方法,积累方法和经验。一有闲暇时间,就观看族谱,写心得体会,写些诗词,总结祖宗的为人方法和做人理念。
叶氏发展,从沈诸梁开始,一路南迁,起起落落,经历坎坷,但我们的祖先对后裔的繁衍发展都当作首要事情去处理,精心选择地理位置,选择黄道吉日兴建。长汀县叶屋族谱厚重,我仔细阅读几十遍。每次阅读,我会暗自神伤:茂荣公选择了准确的地理位置,后裔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望族,可惜清明祭祖,祠堂小容纳不下,想把祖祠扩大,也许后裔违背了茂荣誓言和意愿,族人遭受灭顶之灾;叶屋第二次兴起,是靠做准了“七星照月”,官员外出,家中冷静,妇人得罪地理先生,先生让留守的妇人把“七星照月”挖掉,也许是超之过急,“七星照月”上的小鸟都还未开眼,鸟儿全部丧命,给叶屋带来第二次灾难。扩建宗祠和挖“七星照月”,后裔两次灾难性的破坏,叶屋人口锐减,损丁无数,官员被贬职,生意一蹶不振,由旺族走向衰败,怎么不叫人心痛。我决心修好族谱,传承族谱文化事业,让人们牢记血教训。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冒着严寒酷暑,在年用毛笔书写的族谱抄一部上连天,下接地的家乡族谱完稿,内容丰富,不但有序言还有文学、诗词,不但记载了叶氏祖先创业之艰辛,而且歌颂了叶氏祖先的勤劳与睿智。
年我有幸到上杭都康村参家叶氏宗亲会,我把自己编写的家乡族谱(初稿)带去交流,很多宗亲评价很高,称该初稿内容丰富,诗词、村史和解说都很有见地、很有水平。上杭一行,更加激发我进一步编好族谱的决心。
年5月19日特大洪水,资料没有及时转移被洪水毁坏,我只好重新排版、校对。通过再次的辛苦,我终于将长汀叶屋族谱付梓印刷。它是一部有序言,有村文学,有宗亲失散解说,有诗词赞美先祖,有诗词鼓励后昆,有祭祀事项,有祖坟记载,也有文人记载和世系吊线图。同时,它凝聚了我数年心血,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我对族谱的深深情结。
咏世叶总谱
世界叶氏谱新篇,全球宗亲心相连,
拼搏进取勇向前,君王风范必实现。
咏始祖
诸梁官居左司马,勤政叶邑百业兴。
百姓感恩称叶公,赐叶长子南阳发。
菩萨蛮·咏逵公祠
(1)
中华上下五千年,南阳世代显忠贤。
祖祠重建香火旺,保佑后裔永向前。
(2)
枝繁叶茂南阳兴,祖祠恩泽后裔贤。
百舰竞争需发奋,光复祖宗楚国情。
沁园春·咏逵公祠
公孙芈姬沈叶兴,叶坊祖祠重修成。
金碧辉煌众人仰,保佑后裔建功勋。
挚爱·咏赖月如
文革劫难泽兴陨,娇小妻儿泪满襟。
缝纫天涯育儿女,守身如玉国寿情。
咏仁逵公祠
福诚官衔儒林郎,忠孝有佳建祠堂。
刑部尚书来护佑,十郎繁衍世代昌。
情缘·咏茂荣公
私塾耕耘儿女情,吴兴南阳翁婿亲。
千秋万代属裔表,团结和谐共双赢。
咏壶江
福建壶江名胜地,明朝崇祯把壶题。
三朝元辅叶向高,临危受命施谋计。
年轻才俊叶发础,封面题字展才艺。
三省宗亲来研讨,繁荣昌盛共欣喜。
弘扬叶氏文化,展示叶氏风采
编辑:叶树福
投稿:省叶氏委员会邮箱:fjsyswyh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迎专家最顶尖的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