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咱厝内竟有这么多好玩的事

扛起板凳打架,抬起小孩巡街,坐上石头赛跑,牵上巨蟒比武,这些民间狂欢节,你都参加过吗?在我们的爷爷辈,八闽各地的民间节庆有多热闹,多讲究,一起跟随小旅来看看。

1月至2月

元宵节前后,福建各地的民俗、岁时活动实在太丰富了!简直让人在去哪个更好的纠结情绪中近乎抓狂,做好准备,一起狂欢吧!

拔烛桥

元宵前后

武夷山枫坡村

每年元宵节前后,武夷山下一个叫枫坡村的宁静的村落,就会因为一项非常特殊的民俗活动——“拔烛桥”而显得热闹非常。“拔烛桥”活动源于清代,至今已约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枫坡村元宵节的民俗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将它比喻为乡村嘉年华一点都不为过。

在凳子上插上两根蜡烛,晚上点燃再配上锣鼓,在田里摇摇摆摆走一圈或白天在路上拉扯板凳似拔河。在烛桥舞动时与过往的行人相遇时,用烛桥将行人围到路边的水田或沟渠里,被围的人新的一年会福星高照、吉祥安康,景象其乐融融。

走古事

元宵前后

连城罗坊乡

连城罗坊乡“走古事”被誉为客家山村狂欢节,正月十四与十五在村里游行竞走。当天上午,村民们就开始将十岁左右的男女童装扮成古代高官,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天官主角,直立在木栏的一条铁杆上;另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坐在同一木栏的轿台上。

随着一声又一声震耳的神铳声响,年轻小伙们抬着一棚又一棚古事,从小巷里狂奔而出,在锣鼓声、十番音乐、彩旗的开道下,村民们依次抬着七棚“古事”和法治、计生宣传花车及五谷真仙像,穿行上、下罗村大街小巷,最后到屋背山坪奔跑竞走,热闹非凡。

游大龙

元宵前后

连城姑田

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连城县姑田镇的农民都要举行游大龙活动。姑田的游龙起源於明朝,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意在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条龙从几十节到几百节不等,每节4米,每节由五个青壮年,共余人轮流抬举游动,故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龙”。大龙出游时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漂亮,游龙结束时却是比谁家的龙身最破烂,才意味着谁家最吉利。

花朝

农历二月初

长汀古城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长汀县古城镇都要举行花朝节,俗称“花朝”。这一天,人们呼朋引伴,拥向古城,说是“看花朝”。古城人也早有准备,张灯结彩,酿好美酒,处处喜气洋洋;街上更是载歌载舞,龙灯、船灯和花灯齐上阵,广场上还有各种文娱节目的表演,吸引着众多的看客。

民间的迎神队伍则抬着妈祖娘娘、关圣帝君、五谷大神等各种菩萨游行,沿路的村民都要设置烛台,焚香点烛、燃放鞭炮迎接,鞭炮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时至中午,每家每户都亲朋满座,笑语喧哗,非常热闹。

3月至4月

这个时节是赏花的季节,梅花、桃花、樱花、油菜花在八闽大地上盛放。各大民俗活动也热闹非凡。

二月灯节

农历二月初

宁德霍童

5年得见一次的珍稀节日,逢甲、已年在宁德霍童古镇举行,农历二月初一开始,除了花灯还可以看到赫赫有名的霍童线狮。

蜡烛会

农历二月

武夷山

在武夷山市,农历二月二十一,四乡民众争迎古佛扣冰辟支。市去沿街有赛佛,迎佛、抬烛桥等一系列活动。在农历二月初六,各乡镇的村民也会集中到市区赶会,称为柴头会。这两个集会是市区最热闹的市集。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

尤溪西滨镇

尤溪西滨镇的三月三很独特,一来可免费品尝各家制作的当地小吃,二来倒霉的华光帝会被村人抬着冲向泥田,人们一边追逐一边争相往他身上扔泥巴。

与此同时,民俗歌舞表演精彩纷呈。在文化节期间,民众可以一边品尝风味美食,一边观看充满传统特色的歌舞表演。畲族歌曲连唱、越剧、闽剧、快板、舞蹈等节目,都体现了山村文化的久远。

妈祖诞辰

农历三月二十三

莆田湄洲岛

妈祖是福建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民间地方神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莆田湄洲岛都要为她热烈庆生。

春耕节

农历三月

连城培田

连城培田每到春耕时,必祭祀神农、犁春牛。春耕节通过农事竞赛、民俗表演、小吃品鉴等一系列活动。

5月至6月

五六月期间,天气很好并且到处花开,各地的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也热闹极了。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

泉州

泉州开元寺农历四月初八,全寺僧侣和信众们都要为佛沐浴香汤。

关帝诞辰

农历五月十三

漳州东山岛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帝的诞辰,漳州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东山岛尤盛。人们会沿街聚集,敲锣打鼓,点燃爆竹,舞龙舞狮,抬着关帝像巡街,热闹赛过春节。

7月至8月

蛇王节

农历七月七

南平漳湖镇

你有胆来么?农历七月初七,南平漳湖镇的大蛇统统被抬上街比武,当地人组成队伍浩浩荡荡从连公庙出发,走遍樟湖镇的大街小巷。当天下午,他们则会虔诚地把蛇放进闽江中,祈求合家平安。

半年节

农历六月十五

闽南农村

农历六月十五日,闽南农村都要吃“半年圆”。这种圆丸只有“冬至圆”的一半大,不带汤,多染成朱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添上丰盛菜肴,合家进行半年“小围炉”。有些家庭会在盘蝶上将圆丸叠成小山状,并在顶端放上一颗带壳的龙眼干。这“桂圆”寄托着主人“富贵”、“团圆”的愿望。

曳石

中秋前后

宁德霞浦

曳石又称“太平石”,因此,在后来形成的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在霞浦县的村庄里都有开展大人小孩都可参加的“曳石”活动。这种在石铺路面上用绳子拖石头的“曳石”和“竹溜”、“竹车”等游戏比赛活动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曳石开始,石上坐一健儿,身披红色绶带,号令队伍进止。数十人在前面牵着麻绳沿街一边奔跑,一边呐喊“走啊,走啊”,相互争竞,绕村三圈,观者云集。

9月至10月

中秋节

中秋前后

闽南地区

农历八月十五前后,除了赏月,闽南人的狂欢——博饼也持续进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圈子,在大小餐馆或百货商城里都能有机会狂欢一把。

祭祖节

中秋前后

宁德福鼎

这是宁德畲族最隆重的信仰习俗。除了农历七月十五、八月十五这两次,正月十五也有一次。

做大福

农历九月十一

永定、南靖

农历九月十一前后的土楼会在秋收后隔两三年进行一次做大福。这一天要杀鸡宰羊做社戏。“做大福”是大日子,各家各户杀鸡宰鸭、置办牲礼果品、舂糍粑、做米粿进行祭祀,村里筹钱请来戏班或木偶剧团,做社戏,答谢神明,祈求神祗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境平安。永定湖坑村和南靖塔下村的做大福,算是最为热闹的。

11月至12月

送王船

农历十月

厦门同安、海沧

农历十月初三或初四前后,厦门吕厝村、钟山村等地都要送王船。“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沿海渔港、渔村古已有之的汉族传统民俗,通过祭海神、悼海上遇难的英灵,祈求海上靖安和渔发利市。

本文来源“福建旅游”(fjta)图片:搜狐旅游,蜂鸟网等版权归作者所有

下面是最HOT公众平台推荐,赶快试试新的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xs/2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