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平巷到天安门二

有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05500.html

三、李立三燃烧革命激情

  李隆郅(李立三),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醴陵阳三石乡芋园一户教师家庭,自幼读书天赋高,遇事有主见,先后就读于家庭私塾、醴陵渌江中学、长郡中学、广益中学和北京西郊酒醋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18岁那年,他参军离家时写了一首五言励志诗:“浩气横牛斗,如焚痛国仇。诗书从此别,投笔效班侯。”以表达投笔从戌、以身许国的男儿志向。年9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1月12日到达巴黎时感慨万千,在一首新诗中尽情抒发了“唤醒可怜的同胞,创造自由的新世界!”的豪情壮志。年12月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长沙、萍乡、武汉、广州、上海和莫斯科共产国际从事革命工作。

  年12月,受时任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派遣回湖南工作,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以问答“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的暗语,同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接头,随后与毛泽东一道,在湖南一师附小教员宋友生、湖南劳工会评议员张理全陪同下,从长沙乘火车到萍乡安源煤矿考察工人运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留在安源参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领导工作,以安源平民小学为阵地创办工人文化补习学校,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支部,白天给工人子弟上课,晚上给工人兄弟上课,深入总平巷矿井宣传革命思想,提高阶级觉悟。年2月成立中共安源支部担任书记,成为湘区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5月1日,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担任主任,朱少连担任副主任。同年年5月,中共湖南支部改组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李隆郅任委员。8月17日,湖南省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工学商各公团联合会,选举李隆郅、刘少奇、夏明翰、李六如等为联合会干事,以“拥护人民权利,发扬平民政治,完全实施宪法”为宗旨。8月20日在长沙组织游行大会,公推李隆郅、易礼容、刘少奇为代表向省议会交涉,郑重声明“尊重民意选举,反对武人军阀为省长”的主张。

  李隆郅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留下了很多斗志斗勇的感人故事。为了争取地方帮会势力讲义气的积极因素维护罢工期间的社会秩序,深入虎穴拜会洪帮老大章龙并与之歃血为盟,达成“关闭烟馆、收摊赌场、不发生抢劫”三项务实协议,保证了罢工斗争顺利进行。因为李隆郅在安源领导工运暴露了共产党员身份,路矿当局勾结军警查封俱乐部。为了防止敌人陷害,刘少奇派工人纠察队日夜守护并秘密转移李隆郅。据李立三后来回忆:“罢工开始的当夜十时,我与少奇在俱乐部,工人怕敌人迫害我,把我弄跑,拉到一个地方睡不到几个小时又拿走,一天换三个地方,后来换在一座山后面的砖瓦窑里,两个人陪着我住了两三天。那时,工人认识少奇同志的少,出面是少奇同志,那几天的主要领导是少奇同志。”年9月18日,安源罢工斗争取得胜利,俱乐部改组选举李隆郅为总主任,朱少连为路局主任,刘少奇为窿外主任。

  年4月,中央决定调李隆郅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刘少奇接替领导安源地区党的工作和工人运动。年11月,上海吴淞口成立工人俱乐部,共产国际安排李隆郅为主任候选人,在汉口去上海的火车上,邓中夏指着站在车厢连接处的三个旅客向李隆郅建议:“今晚参加俱乐部选举,你的名字笔画太多,工人既不认识也不会写,为了方便工人辨认姓名投票,建议改成三立?”李隆郅思索后笑答:“三立不好听,就叫立三好了!”从此“立三”终其一生。

  李立三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生前组织上为他开过三次追悼会。第一次是年9月安源罢工胜利,路矿当局对俱乐部主任李隆郅恨之入骨,为了瓦解工人意志派人暗杀未邃,便买通官报刊登虚假新闻,谎称被湘省督军赵恒惕将其捉拿腰斩于长沙北门外。留法勤工俭学党团员在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等主持和参与下召开追悼会。第二次是年9月,身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李立三领导“五卅运动”时,国民党派人追杀,他的机智与正义言行软化了枪手,为了交差编造了刺杀谎言,吴佩孚闻讯喜形于色,立即下令公布于报纸,上海总工会为他召开追悼会。第三次是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因寡不敌众,南撤至福建长汀县城时,忽闻勤务兵报告政治保卫处长李立三牺牲,噩耗传来,全军悲恸,由周恩来、叶挺、张国焘、刘伯承、贺龙等主持和参与下,在长汀正德中学操坪召开追悼会。

  四、刘少奇创造工运辉煌

  刘少奇,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花明楼炭子冲一户农民家庭,自幼诚信友善、好学上进、敢作敢为,先后就读于家乡多所私塾及宁乡县城玉潭学校、驻省宁乡中学、湖南陆军讲武堂、湖南育才中学;15岁那年,他参加玉潭学校植树活动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五言励志诗:“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树,便是栋梁材。”在反对袁世凯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声讨浪潮中,义愤填膺地加入到游行队伍请愿示威,将自己的名字“渭璜”改成“卫黄”,以表达报国酬民、保卫炎黄的伟大抱负。年春,从湖南育才中学毕业率领一批热血青年赴京参加“五?四运动”,随后进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年经长沙船山学社、湖南自修大学校长贺明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推荐到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年夏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他填写“团员调查表”时在“现在愿做何事”栏目中写道“工人运动,青年运动”。随后,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留学回国后分配到上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先后在长沙、萍乡、广州、上海、武汉、东北和莫斯科赤色职工国际从事革命工作。

  年5月5日至10日,赴广州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年7月下旬,受时任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派遣回湖南工作,向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转交中共二大会议文件,担任湘区执行委员,协助毛泽东领导工人运动;在清水塘与毛泽第一次握手,两人相见恨晚,彻夜长谈革命形势,闪烁的油灯把漫漫长夜照明。随后出任湖南工学商各工团联合会干事,出席长沙土木工会成立大会并讲演,到长沙铁路沿线组织配合粤汉铁路罢工斗争。

  年9月11日,临危受命赴安源加强罢工斗争领导。9月12日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罢工指挥部,李隆郅担任总指挥秘密策应;刘少奇担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应对一切,在千方百计保证李隆郅安全的前提下,有理有利有节地领导罢工斗争。9月13日,俱乐部发出《罢工宣言》提出十七项复工条件,致电汉冶萍公司宣布罢工,得到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全国各工团声援。俱乐部按照毛泽东的来信要求,向工人讲清“哀兵必胜”的道理和提出“哀而动人”的口号,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9月14日凌晨,一声汽笛长鸣,如惊蜇春雷震荡十里煤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校罢课。9月16日,一万多名工人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涌向街头,刘少奇奋不顾身走在前列,带头振臂高呼“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我们要活命,我们要吃饭”等罢工口号,前往杀气腾腾的戒严司令部谈判。戒严司令拿出手枪指着刘少奇恐吓:如果坚持罢工,就将你“先行正法”!刘少奇正气凛然:“如果不能达到一万多工人的要求,就是把我剁成肉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这位临危不惧、“浑身是胆的刘代表”给工人以巨大的勇气、信心和力量。9月18日早晨,李隆郅与萍乡矿务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铁路局代表李义藩在路局机务处正式签订了“承认俱乐部、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废除封建把头制度”等《十三条协议》,历时五天的安源罢工斗争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胜利,创造了中国工运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路矿当局对俱乐部怀恨在心,企图利用黑社会势力成立“游乐部”对抗“俱乐部”,派人暗杀李立三。机智勇敢的刘少奇发现敌情后及时组织工人纠察队将李隆郅转移至株洲、醴陵,派人捉拿凶手送到司法课法办,一举粉碎了敌人破坏俱乐部和工会组织的阴谋。

  五、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气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萍乡这座因红色资源而闻名遐迩的红色城市,曾经有过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岁月、火红的记忆,红色基因在萍乡代代相传,一批革命旧址群保存完好,安源煤矿总平巷、路矿工人俱乐部、总务局谈判大楼、盛公祠、工人夜校、安源地委党校(团校)、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等均已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名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特别是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数字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资料收藏,成为全国首个最靓丽的企业文化博物馆网上展示平台,多次参与组织主办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开发了富有萍乡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特别是总平巷这座充满活力的矿井,一百二十年来从未间断原煤开采,对国家的燃料贡献为世界瞩目;深邃的巷道,隆隆的机声,晶光闪闪的煤炭,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讲述着红色安源的壮美与辉煌……

  年11月,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影响下,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工人代表刘东轩来到安源拜会李隆郅、刘少奇,要求派人到水口山矿区领导工人运动,经毛泽东同意,安源党组织派出蒋先云、谢怀德等四人前往水口山帮助工作,及时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创办了工人夜校,组织了有三千多工人参加并坚持了二十三天的罢工斗争的胜利永载中国工运史册。

  年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罢工胜利周年庆祝活动,全城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万人空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全国14个工团代表到会或致电祝贺,中共北京地委委员高君宇、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李维汉到会讲话,刘少奇在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演,大大鼓舞了工人士气。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俱乐部编印了“周年纪念专刊”,安源工人自发创作了一首八百多行的长篇叙事诗,高度赞扬了俱乐部和李隆郅、刘少奇的英雄事迹在安源口口传唱。

  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使安源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由星星之火变为熊熊烈焰,从安源燎原全国。年9月,在安源召开的汉冶萍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刘少奇为委员长。此时的安源党员人数达到多人,超过全国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下设5个党支部,还成立了由名工人组成的纠察队,成为我党最早的工人武裝力量之一,跟随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阔步走上井冈山;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创办了一个工人图书馆、两个消费合作社、五个工人读书处、七所工人夜校、一所由刘少奇任校长的安源地委党校(团校)并亲自给学员讲授《共产党宣言》《中国近代史》等党课。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创新意识,在安源打破了中国工运史上十七项纪录,大革命时期硕果仅存,赢得了“东方小莫斯科”美誉。刘少奇、李立三在第二、第三、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同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他们迎难而上、携手合作,成功领导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收回汉口英租界”斗争,安源火种传遍天下,革命红旗高高飘扬!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萍乡不仅是一座“江南煤都”,更是是一座“革命熔炉,”从这里淬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不怕牺牲,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静源、周怀德、谢怀德、刘昌炎等革命先烈为安源工运献出了年轻生命,刘少奇曾亲笔致信安源工会,建议为他们建立纪念碑并举行追悼会。安源工人党员代表朱少连、朱锦棠、胡德荣先后出席中共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还走出了杨得志、丁秋生、唐延杰、王耀南、刘先胜、晏福生、韩伟、吴烈、罗华生、罗桂华、幸元林、熊飞、方强等十三位开国将军和孔原、吴运铎等文化名人,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用信仰的力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铸就了生生不熄的红色基因。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领袖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刘少奇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立三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人民政府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和国家劳动部长,毛泽东率领刘少奇、李立三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踏着铿锵的节拍,豪迈地从总平巷走向天安门,他们一生为“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①.《汉冶萍公司志》,湖北省冶金志编篡委员会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年5月第一版。

②.《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王永玺,中国工人出版社.年6月第一版。

③.《毛泽东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年1月第二版。

④.《刘少奇年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文献出版社,年11月第一版。

⑤.《李立三之谜》李思慎、刘之昆著,人民出版社,年1月第一版。

 

(作者:罗雄,文史专家,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原馆长)

温馨提示: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致敬原创,崇尚分享。如您不希望文章被转载请致电-,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征集范围

:清末和民国时期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安源)煤矿、钢铁厂迁建委员会、重钢集团等公函、信札、地图、照片、徽章、股债等;

:民国萍乡瓷厂单色釉陶瓷精品(带款识:陶局萍厂、赣建萍厂、民生瓷厂、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

征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xs/4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