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康三年(),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丛林中的闽西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建置——新罗县,是为当时闽地十八县之一,管辖了闽地西部辽阔的地域。在乱朝的劲风中,这座荒野中的小城,像一枚蜡烛薄薄的火焰终于熄灭,时在南朝宋泰始四年(),不过,“新罗”这个名字并没被人遗忘。
年后,唐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都督府在荒远的闽西招抚了余户逃赋税徭役的“遁逃户”,官员们上表朝廷建议置州,以管理这些隐身密林的化外之民。三年之后,诏令从遥远的长安传来,一座新州城——汀州在长汀溪边的长汀村建起。汀州成为大唐福建的五州之一,领长汀、宁化、新罗三县。汀州是闽西第一个州级行政建置,辖区包括了今龙岩市全境和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等地。汀州的设置,是唐代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结果。
当初是如何选上“汀”这个简约却美感沛然的汉字,给新州取名的呢?后世一直流传着“字形说”:州城的江河朝正南略西而流,“正南略西”在罗盘方位所对是“丁”,“南流之水”合成“汀”字。还有一种“字义说”:“汀”是指水边平地,“长汀”就是长形水边平地,州城设于长汀村,所以称“汀州”。
州城没在美丽的长汀村流连多久,就往上游里的东坊口大丘头走去。不过仅几年——唐大历四年(),州城又很快迁到附近的卧龙山向阳南坡的白石村。南宋《舆地纪胜》想象了重建汀州城的情景:人们砍倒了白石村坡地上的一千余棵大树,赶下大树上安巢尚未开化的原始民——山都。
唐代汀州东部的新罗县有一条无名河,曲折东流蜿蜒入海,后来它有一个豪迈的名字——九龙江,江的上游叫北溪,流域涵括了今天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市。唐初总章二年(),一支从淮河上游、河南东部光州出发的将士,沿着似断实续的河网来到粤东、闽西南,讨伐一群啸乱的闽越土著。关山飞渡,经过几年浴血征战,唐军终于打败了土著民,朝廷顺势设置了漳州。一群汉人溯河北上进入新罗县一块叫“九龙里”的荆榛之地,北溪终于迎来了盛唐闯入者,一群“龙”也终于在新罗县城东部的一个山洞被发现。当人们进入山洞时,洞顶大小“石龙”让他们惊呆了。只有这些远道而来的对龙怀有深深眷念的中原人,才会把在他乡意外发现的石纹视为龙的图腾。于是,天宝元年()新罗县改名为龙岩县。北溪东入漳州,龙岩没有水路通往汀州,大历十二年()龙岩县从汀州划出改隶漳州。
唐末大乱,五代混战,潜流于闽粤赣边千山万壑中的汀江,是江南最后一条人迹罕至的河流,无疑成了人们寻求桃源的最后向导。于是,唐末、五代大批江淮子弟辗转经江西、浙江来到汀江两岸。辽、金入主中土,宋室南渡,汀州人口飙升。南宋末,汀州户数达22万余户,呈现出“十万人家溪两岸”的景象。
“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北宋淳化五年(),长汀县南境析出立上杭县。据说上杭最初的县治地形如同木排浮于江面,于是人们按《诗经·河广》中这一诗句,取“一苇杭之”之义给新县命名。南宋乾道三年(),经历了年间县治的4次搬迁,上杭县治最终设定于汀江之滨的郭坊村,便利的水运、秀丽的风光使它不愿再挪动迁徙的步伐。
上杭置县同年,长汀县西南境又被析出,升唐代武平场为武平县。据说因西汉初闽越土著首领南武侯织的封国——南海国都城在汀州西南一带,后来人们便在“南武”后加上“平安”二字作为两个场的场名,其中的“武平场”后来升为“武平县”。而南宋《临汀志》则引旧图经(地理志)称,武平得名于“其地坦夷而人多好武”。
北宋元符元年(),长汀县东北、宁化县东析出置县,因境内溪流回环清澈,旧有“清流驿”,故名“清流县”。
南宋绍兴三年(),长汀县东析出置县,因境内有皎皎如莲的东田石(今冠豸山),山下旧有“莲城村”,定名“莲城县”。元至正六年(),朝廷镇压了莲城发生的大起义后,认为“莲城”是“草寇蚁聚”之地,改莲城为连城,“寓去草(寇)之义”。
两宋汀州增四县,这是唐末以来汀州大量接受北方移民,和宋代经济、政治中心南迁的馈赠。
明中后期起,闽粤赣边农民起义不断。非立县不可为长久之计,于是,成化六年(),朝廷析宁化、清流、沙县、将乐四县地置新县,县名被寄寓了“归顺王化”之意,名归化县,因其地宋代即有营寨明溪寨,今县名“明溪”。次年——成化七年(),龙岩县东、北部被析出置漳平县,县名同样寄寓了朝廷企求“平安”之意。又7年——成化十四年(),上杭县东南端被析出置永定县,县名“永久安定”之意昭然。又89年——隆庆元年(),朝廷再次析龙岩、永安两县地设新县,其地有东洋、西洋两田畴,如出一辙,按“宁靖东西洋”之意,县名“宁洋”。
明代起,汀州为汀州府,从明成化十四年至民国元年()的年间,汀州府共领8县。为“互为犄角,金汤永固”,清雍正十二年(),朝廷从漳州府分地设龙岩直隶州,辖龙岩、漳平、宁洋3县,从此,龙岩独领一州。清代闽西一府一州的格局由此形成。
年——中华民国元年,末代王朝已轰然倒塌。民国二年()后,时间刻度纪法已由帝号改为公元,空间标记也废弃州府先后行路道制、行政督察区制,长汀、龙岩两县均为行政公署驻地,行政区在全省的序号和隶属县域都变化颇多。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1月建龙岩专区。年,宁洋县撤销,县域主要划入漳平县、龙岩县。年,永安、宁化、清流3县从龙岩专区划归三明专区,龙岩专区辖县7个:龙岩、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漳平、永定。年,龙岩专区改称为龙岩地区,辖区不变。年,龙岩地区撤地设地级龙岩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山川形便”是中国行政区划的自然法则,依托于汀江和九龙江北溪流域,自西晋经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历时近年形成的汀州、龙岩直隶州“一府一州”格局,是今日龙岩市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
来源:龙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