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

1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深入企业调研

廖深洪一行先后来到康博医疗、安康医疗等企业,深入生产车间,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厂房建设、生产许可证办理、企业存在困难等相关情况。了解到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厂房建设正在扫尾,许可证即将办理下来时,廖深洪给予充分肯定。就企业提出的用电、用网、员工吃饭等问题,廖深洪现场办公,协调有关部门尽快给予支持解决。

廖深洪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不断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要认真分析研判市场走向,加大产品的研发,合法合规生产经营,进一步将企业做大做强。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和自查自纠,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持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和需求,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丘伟华)

2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记者见面会在长汀县中复村举行

活动通过人民网等多家境内外媒体和新媒体渠道进行网络同步直播。见面会邀请了戴永迪、钟鸣、兰林金、蔡伟月、傅桥、刘春生等六名长汀县干部群众代表现场讲述脱贫故事、小康故事,展现革命先辈奋斗牺牲的红土地脱贫致富换新颜,老区人民踏上振兴发展新征程,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巨大变化。讲述完生动的脱贫攻坚故事后,六位代表还与现场的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阐述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柯宜达表示,86年前,红九军团的战士们在长汀中复村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年后的今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际,我们回到这里,见证长汀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从绿水青山之中寻找发展的金钥匙,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

采访过程中,长汀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和特色亮点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将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对长汀脱贫的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广泛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非常关心长汀老区的发展和群众生活,从年5月起,他曾先后五次来到长汀,深入了解长汀的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为老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深情厚望谨记于心,人民重托不敢忘怀。近年来,长汀举全县之力攻坚拔寨,向脱贫发起“总攻”,在福建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首批实现脱贫摘帽。截至目前,长汀全县个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的乡(镇)、98.6%的行政村、71.68%的贫困户,带动户名贫困户增收脱贫。20多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长汀干部群众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以“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毅力,与百万亩荒山作战,用绿色赶走贫穷,造就了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长汀。

(朱芳彬刘昱成)

3长汀县妇儿工委迎接市“两纲”终期评估督导检查工作会议召开

7月30日,长汀县妇儿工委迎接市两纲终期评估督导检查工作会议召开。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方明,“两纲”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及联络员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解读了《龙岩市“两纲”终期评估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开展联络员业务集中培训。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认清评估督导检查的紧迫形势,全力抓落实,做好最后的冲刺,切实做到认识再到位,责任再明确,措施再强化,任务再细化,不断推动“两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再有新提高。要明确任务,切实做好“两纲”迎检各项准备工作,梳理检查重点、检查内容,逐条逐句对照自查,备好数据统计、文件方案等资料。要协调联动,切实形成迎检工作合力,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意识,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协作。

(叶婵)

4长汀县组织走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老同志

7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走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的部分老同志,祝他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慰问组一行顶着骄阳烈日,先后前往涂蒸、吴兴、杨烈、李利、张进文等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的老同志代表家中,把党和政府对老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之情送到他们心中。慰问组还特意向他们介绍了刚成立的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协会是个温馨大家庭,将努力为退役军人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争当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刘智松)

5长汀宣成:贫困户深山养蜂酿造“甜蜜生活”

盛夏之际,深山里格外凉爽。在长汀县宣成乡兰田村东坑里,草木绿意盎然,一群群蜜蜂不停往返草丛和蜂箱之间,“嗡嗡嗡”的声音让静谧的山野显得“十分热闹”。曹友城正在轻轻打开蜂箱,逐一查看蜜蜂情况,这两年来,他的蜂箱从10箱发展到现在的箱,甜蜜的生活越过越有劲儿。

曹友城是宣成乡兰田村的一名贫困户,家中母亲残疾,长期需要服药,妻子腰椎间盘突出,自己身体也不好,干不了粗重活,又要帮弟弟照顾一大家子人,沉重的开销让他的生活跌入谷底,没学历、没文化的他一下子不知道明天该如何度过。

恰逢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兰田村两委全力落实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部署,对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再一次认真摸排,根据贫困户实际制定帮扶措施。“我们了解到他家祖辈就开始养蜂,有着很丰富的养蜂经验,养蜂这个项目对他来讲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我们就为他申请了扶贫资金,帮助他购买蜂箱。”兰田村的村干部曹友森说道。就这样,在村干部的鼓励和政策的支持下,曹友城通过政府补助的扶贫资金购买了10个蜂箱。

在曹友城的精心养殖下,蜂蜜的产量及质量都非常喜人,每年的收入都在逐渐增长,今年夏天已经收成了1多斤蜂蜜,预计能有7万余元的收入。又甜又纯的蜂蜜不仅带给他美好的“钱”景,更是让他在村里村外小有名气,许多人慕名前来讨教养蜂窍门。

“养蜂的成功与否和天气、温度等因素密不可分,蜂箱的位置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温度来调整,这样蜜蜂出箱才有蜜可采……”讲起脱贫致富的“蜜诀”,曹友城神采奕奕,俨然一位“土专家”。“这几天,我已经把蜜都采好了,过段时间蜜蜂们也要准备‘度假避暑’了,这个时候就不用添加新的巢脾,让这些小家伙们也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除了养蜂以外,曹友城还参与了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朝天椒、草珊瑚和河田鸡的种养殖,成了村里实实在在的脱贫典型和致富能手,日子过得和蜜一样甜。

不忘党和政府的关怀,曹友城主动找上村两委,表明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的决心。经宣成乡党委、政府实地考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蜜蜂养殖被列为兰田村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经带动1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明年我计划把养殖规模扩大到-箱,和大家真正将生活向‘蜂蜜-甜蜜’转变,一步一步酿出更甜蜜的生活!”

近年来,宣成乡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技术培训、政策宣讲,着力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针对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充分利用各级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发展河田鸡、蜜蜂、花篮兔、朝天椒、灵芝、西瓜红蜜薯等特色种养殖业,有效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如今,在宣成乡,像曹友城一样通过产业发展踏上致富路的贫困户还有不少。

(通讯员:王芳)

网编:陈炳林邱冰花

编审:吴德荣黄建良

监制:邓柱元

总监制:钟彬彬

投稿邮箱:ctrmtzxbjb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mj/6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