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这是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留给客家首府长汀的赞誉。而这句话就足以令我心弛神往,并于今年4月份福建行时,重点选择了这座有多年历史的古城前往旅行游览。
在二天多的时间里,仔细游览了这个环抱卧龙山、依傍汀江河的美丽城市。没有想到古城风韵是如此的美不胜收,临走时总觉得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长汀,汉代置县,唐开元24年(公元年)设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它七府(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邵武)构成了福建八闽。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长汀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文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历史上是闽西政治、经济、文教、军事中心,留下了诸如汀州文庙、三元阁、汀州试院、天后宫、府城隍庙等名胜古迹。汀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之一。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苏区国家银行福建分行的所在地,曾有‘’红色小上海‘’之美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在长汀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动人的革命故事。瞿秋白、何叔衡血染汀江之畔。如今,毛泽东旧址、老古井、医院、辛耕别墅、云骧阁、省委省苏旧址、秋白囚室、秋白亭、秋白纪念碑、何叔衡烈士纪念碑等革命遗址保存修复完好!
汀州是客家首府,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区,客家母亲河汀江即发源于汀州。汀州是天下客家人寻根谒祖的圣地。汀州客家历史博物馆资料丰富,为世界客属所瞩目。
我们住在长汀县城中心,县政府附近的客家宾馆。周围古迹美景遍布。长汀县博物馆我们先来到宾馆西侧的博物馆,这里在宋代是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州古城最有历史像征意义的一处古迹,也是汀州古城的标志。博物馆也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长汀革命旧址中最有名的一处。
汀州博物馆院内的宋朝石狮子宋朝追求苗条廋小,因此,其它的物件,如这个石狮子也都塑造的特别廋体,别有风格!在试院中的唐代双柏树处留下“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的佳句。
博物馆的主要展厅是“红色小上海”。清楚描述了苏区时期在长汀的经济发展。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如今里面也恢复成当年会址的样貌。展厅内的红军商店。壶王汀州美食,四海名扬。百壶之宴,源远流长,唯此巨壶,冠之以王。取锡都之纯粹,拜巧匠之精良,以天地为洪炉,藉日月之华光,卓尔功成,羊跃龙翔。壶王,壶王,醴饷八方,福监万方。年2月,瞿秋白在长汀被捕,曾被关押囚禁在汀州试院的一个屋子里,后牺牲在长汀。走出博物馆,对面就是汀州古城著名的广储门(城门上的阁为三元阁)。广储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原名鄞江门,后改称广储门,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楼,清代改称‘’三元阁‘’,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
由于三元阁正对着汀州试院,因此在阁中设有一尊魁星塑像,手执朱笔对着试院,意在振文风,盛科举。
广储门(三元阁)。我们漫步在广场前后欣赏三元阁,只见在现代建筑中的显得清粼粼的古城楼,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真好像在时空穿越一般。
现在,三元阁已成为长汀城内代表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整个三元阁长廊飞檐,灯笼摇曳,城楼后的三座白石拱桥仿佛三元阁美丽的流苏。在周围商店市场等景致的衬托下,显得古色古香。晚上的三元阁红灯奢华,黄光迷幻,灯光下的城楼高大而壮观,更显一派神秘而雄伟。明清古街店头街从三元阁往东走不远,便是长汀最具盛名的店头街区。店头,客家语中,是最好的集市之意。它与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漳州历史古街一道入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古街以明清特色建筑为主,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街道两边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漫步其中,满眼是不失古朴的画面,宛如行走在一首古韵悠长的唐诗中。木雕老艺人一刀一刀雕刻着心中的虔诚,女画师专心致志的描绘着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磨刀老人精心打磨着每一个春秋,客家妹子巧手烹饪着人间的美食。店头街酣厚的文化内涵,就是展现客家首府汀州悠久历史的一幅最生动的画卷!店头街里的千年铁树。穿过多米的店头古街走到底,就是一段古城墙及带有楼阁的“惠吉门”。惠吉门坐落于长汀城南门街,北与店头街相连,南临汀江。始建于明代,为二进式城门,由花岗岩条石和城墙砖垒砌而成。年修复城楼,重建双层砖木结构的楼阁。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到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汀州古城墙早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吉门汀州十大古城门之一,民族英雄南宋文天祥曾在此抗击元军并赋诗,烽烟化为历史,后人凭吊缅怀。
登上古城墙游览,城墙外面就是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由于面临汀江,惠吉门自古以来是汀州的重要码头。汀江是福建省唯一流经闽粤两省的省际河流。当年,赣南,甚至中原的货物都通过汀江运往广东潮州出海,然后广东的货物再运到汀江发往江西等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上河三千,下河八百‘’,是汀州成为赣闽粤边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经济贸易中心的特殊景观。也突出说明了汀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及所作的贡献!五通门明嘉靖四十年(公元年)建,又名环雁门,位于五通街,北靠五通公王庙,南邻汀江,东连挹清门,西接惠吉门。城门为单进式,深7.4米、宽3.1米、高4.15米。五通门城楼为歇山式三层骑墙楼阁,面临汀江,河边码头自古以来一直是汀州府重要通衢码头之一。据传,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当年就是逆汀江而上从五通门进入汀州府,在汀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足迹。
在惠吉门往东走,就是五通门。往西走,就是富有门。我们在五通门拍照后,就往西行。
沿着城墙往西行,来到了古城墙富有门。明嘉靖四十年(公元年)建,这座城门是汀州府城墙在汀江沿岸的下游。为了藏风崇气,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年)将城门堵塞。但是站在富有门城墙上,只见金沙江与汀江汇合,罗坊河注入汀江,三溪合流,江面开阔,水平如镜,每年的端午节这里人山人海观看龙舟竞渡,若要感受陈轩‘’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的诗境,在此门可一目了然。进门往北走,来到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居民住宅小路,走在小路上,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我们几次差点走错了路。在时空中穿梭,七拐八拐的好似走过了历史长河,最后又从三元阁走出来。一上午的时间,整整转了一圈。汀州文庙从三元阁前行穿过马路,来到客家宾馆东侧,县政府西侧的汀州文庙。文庙又称孔庙,汀州府学,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绍兴三年(年),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汀州文庙历史上曾经拥有庞大的建筑群,目前由:棂星门、泮池、拱桥、仪门、门庑斋舍、文会堂、题名策、名宦乡贤祠、大成殿、崇贤祠等建筑组成。因为庙内正在维修,我们只好在进门后的第一道大门前参观拍照。出文庙继续沿马路往东行,经过南廨寺。南廨寺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庙北朝南,土木结构。‘’南廨寺‘’门匾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继续沿着县城主路兆征路东行,就来到了济川门。这是唐代城门,宋治平三年(公元年)重修并创建城楼,清代又称丽春门,俗称水东门,为汀州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相传,宋代太平刺史陈轩与好友黄庭坚经常在城楼上诗酒唱和,黄庭坚诗中以“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赞誉好友治理下的汀州安定富裕的景象,陈轩也以“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的诗句,道出了汀州的繁华。并请黄庭坚为重修的城门题写名字,从此以后,黄庭坚写的“济川门”三个大字就镌刻在城门上,熠熠生辉。济川门是汀州的标志性城门。这座城门就屹立在繁华的东水街,连接着古城墙,这是进出长汀城的必经之路,是古时‘’十座城门九把锁‘’中惟一不锁的城门。
十座城门九把锁‘’十座城门‘’:朝天门、丽春门(即济川门)、挹清门、环雁门(即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水门、凝端门、通津门。明崇祯九年拓城毕,府县城合一,所留下的十座城门中除济川门,因属通衢大道,夜间官民通行频繁不宜上锁外,其余九座城门皆按时关闭并上锁。所以有十座城门九把锁之称。十座城门中现存:朝天门、济川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挹清门等七座城门与楼阁,它们就像镶嵌在古城墙上的宝石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济川门一侧便是丽春烽火台。民国初年,汀州诸城门不再关闭。从三元阁乘8路公交车,途经到南禅寺路口下车,沿大路下的一条小土路前行,一会就来到了长汀城南宝珠峰下的南禅寺游览。南禅寺由著名高僧惠臻开创,建于五代周显德年间(公元—年),历史悠久,名闻遐迩,为古汀州“八寺”之一。原蜗居于长汀二中校园内,考虑到建设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弘扬佛法的需要,现已把南禅寺迁到了汀州八景之一的宝珠峰。新南禅寺背靠宝珠峰,前临汀江河。新汀州南禅寺是闽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丛林寺庙和闽西最大的女众道场。殿宇一反省内其它寺庙宽深低矮的建筑风格,仿照北方清代皇家寺庙的建筑式样,高大宽阔、金碧辉煌,体现出宏丽壮阔的皇家气势。全寺的菩萨和罗汉共34尊,全部采用铸铜工艺制作。
迈入山门,眼前是三座拱型石桥连接的放生池,沿台阶而上,便是大理石雕刻的滴水观音慈悲庄严而圆满的立像。越过石桥,两旁是可休息的凉亭。上天王殿前的台阶中间有两块精雕细凿的九龙石壁砌成,与天王殿前的四根盘龙大柱遥相呼应,气势雄浑。出天王殿抬头即见大雄宝殿,两只巨石雕大象安然稳立在莲花宝座上,两旁是距今千年的罗汉松,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殿供奉着三尊巨大箔金佛陀坐像,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肃穆而安详。佛像两旁的十八罗汉个个神态各异,自然而若动,栩栩如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出天王殿抬头即见大雄宝殿,两只巨石雕大象安然稳立在莲花宝座上,两旁是距今千年的罗汉松,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殿供奉着三尊巨大箔金佛陀坐像,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肃穆而安详。佛像两旁的十八罗汉个个神态各异,自然而若动,栩栩如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出大雄宝殿拾阶而上是座双层殿,一层是法堂,二楼是藏经阁。整体佛殿两边是顺峰而上的长廊,堪称江南第一长廊,总长米,宛如两条游龙,生机勃勃。大雄宝殿左边是五观堂大寮及僧寮,右边四栋建筑群,分为接待大楼、素菜馆、客房、禅楼及宿舍。只是有的建筑正在修建,但从甚础上看,就是一座大气雄伟的建筑。整体佛殿两边是顺峰而上的长廊,堪称江南第一长廊,总长米,宛如两条游龙,生机勃勃。来到寺院就如踏进佛陀圣地:古朴、庄严、风格独特、辉煌大气,使这座千年古刹焕发出她独特的魅力,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老古井座落于风光旖旎的卧龙山脚下,井身为圆形,井口呈方形。井深3.05米,井径1.43米。地势虽高却有涌泉。四季不涸,甘甜清冽,实为汀城之胜迹。
老古井传说:年深秋,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住在老古井旁的医院休养所治病疗养两个多月,其生活用水均用此井水。期间,毛主席经常与挑水洗衣的群众亲切交谈。了解当地民情风俗,倾听群众对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的意见。为起草撰写《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增添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一天,毛主席来到古井洗漱,发现井水浑浊不清,原因是这口井很长时间没有清洗了,便带领警卫班战士,向附近群众借来工具,整修了井旁地面,淘清了井底淤泥和井壁青苔。为古井彻底洗了一次澡,井水又清澈见底了。毛主席感慨的说:‘’井和人一样,也是需要洗澡的。‘’毛泽东旧居—长汀医院休养所
医院在离医院不远处的卧龙山脚下设立了一座休养所。年冬,毛泽东从江西来到这里治病,成为长汀毛泽东旧居之一。
这座休养所小楼为两层结构,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采用欧式大回廊百叶窗的特点,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别墅式庭院楼房。
毛泽东在治病期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城乡进行社会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就在这个小楼里,毛泽东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
毛泽东在休养所治病期间,和傅连暲谈革命、人生、理想、信仰。照亮了傅连暲的人生道路,让傅连暲最终成为了一位共和国开国中将。
卧龙山拥抱的这座幽静小楼,铭刻着一代伟人沉实的足音,它简朴中传递出的是丰厚的光华。卧龙山松涛阵阵,传唱的都是一代伟人红色的谣曲。我们早晨游览了古井遗迹、并在古井旁边的小路上行参观医院休养所后,下行穿小路,就来到了当年傅连暲任院长的医院,当年这医院,贺子珍和毛主席的第一个儿子毛毛就出生在此!医院,走小路,两侧到处都散布着当年红军后勤部门的遗迹。走在小路上,眼前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情景。也就是靠着苏维埃红军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才夺下了万里江山,打出红彤彤的一片世界!
医院—中医院
位于长汀县城关东后巷。年由英国教会创办,名为“医院”,年改名医院,由傅连暲医生主持院务。年曾为南昌起义部队医冶伤病员,年红四军入闽,系中央苏区第医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曾在此疗养过。年初迁往瑞金,改名“医院”。
东大街医院旁的傅连暲故居大门。此屋已卖给他人,里面早已拆毁重建,真是可惜了!从医院旧址出来前行,过一片草坪就是东大街。所说的东大街其实是一条不太宽的小路。道路两侧到处都散布着当年红军后勤部门的遗迹。走在小路上,眼前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情景。也就是靠着苏维埃红军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才夺下了万里江山,打出红彤彤的一片世界!上图右边巷子里即是红军斗笠厂旧址大门。下图是红军斗笠厂旧址。东大街正立面维修。左边最远处绿色防护网内的房屋即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粮食调剂局旧址。红军兵站旧址。也是电视剧“家长里短”拍摄地。中央红军被服厂第二分厂旧址。中央红军第二被服厂大门正在改造,牌子也摘下了。十九大代表、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北斗少帅”王雪飞祖屋。东大街通往朝天门的路。朝天门是唐代大历年间陈剑刺史迁州时建成的古城门。明洪武四年扩建城楼--朝天门楼。弘治十二年汀州卫指挥建广储门楼,同时扩修朝天门楼。现存朝天门楼为清代重修。
城楼主体建立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蔚为壮观。登上城楼,俯瞰四周,只见朝天门城楼斜依北山,近傍汀江,左边与巍峨的“东翘舒啸”烽火台相接,右侧与雄伟的云骧阁、龙潭公园相连,成为古城汀州东部三个相连相倚的景观,白日可纵览半城市井,夜晚可一睹万家灯火。
我从小路上到城墙,进入朝天门城楼里参观,一瞬间,时空又似乎转换到了唐朝的年代。屋子里有一个极大的长汀城区模型沙盘,里面的守城人给我讲解了长汀历史和城区部局,让我一目了然,同时也解释了我一直不理解的长汀古城就像挂在观音脖子上的一串珍珠,而这个观音就是,长汀城前有汀江,后有卧龙山这个风水宝地中,卧龙山的最高处就像征着观音菩萨的脖颈处。这个解释也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兴趣,我已决定亲自前往,探寻真实!从朝天门出来往东,依次经过了正在修建的天后宫、艄公楼、大夫第、太平桥等地。期待这些历史遗迹尽快修复,早日面世!太平桥位于长汀城区的东北方向,是长汀环城路上的交通要道。大桥跨正溪与水东街相接。南宋绍兴年间(~年)已有木桥,名有年桥,后被水冲毁。乾道间,郡守谢公知几更为浮梁,匾曰‘太平彩虹之桥’。淳熙间,郡守复架舆梁而屋之。嘉定间,郡守邹公非熊重创,改今名。年元月,又重建太平桥,为一座长86米,宽24米,高8米,有3个大拱,14个小拱的联拱桥。太平桥畔。太平桥头科登楼。大夫第据说太平桥边上这座“大夫第”是江廷怀、江瀚、江镛的房子。这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坐西向东,面向汀江,占地平方米,门楣上挂着“秀起汀水”的匾额,是由清朝嘉庆丁卯年秋,人称“伊汀州”的汀州伊秉绶题写。长汀大夫第是一座非常经典而精美的客家府第式建筑,传统的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刻精美。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与其说它是一座民居,不如说它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大夫第”二楼正厅墙上挂着“极婺连辉”,表明这是一对起码70岁以上的夫妇一起做寿,亲友们聚资送上的祝寿匾上的题匾。“极”是指南极的老人星,代指男寿星,“婺”是指黄道二十八宿中的“女”星,代指女寿星。艄公楼现在正在修复的艄公楼是在汀江码头边上,是为来往行船者的艄公们安排休息的地方。汀州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朝天门外。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闽西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天后宫,由山门、朗门、戏台、钟鼓楼、水阁楼、前殿、正殿、后殿、圣母间及东西水阁楼等组成。周围所辖范围约3万平方米荷花池、汀江码头、宫宇左、右、后方三面环水,有‘’水上神龟‘’风水宝地之誉,意在庇佑万民吉祥如意,财丁兴旺。是汀州八邑敬奉妈祖的场所和旅游观光胜地。天后宫正面是高大恢宏的石牌楼,中门两边分别镶嵌着“龙凤呈样”等四块大型壁雕。门联为“天纪神力海不扬波稳渡慈航登彼岸,圣母恩德民皆乐生遍传显绩降人间”,门楣“后德配天”上方石斗拱托起的盾额刻着“天后宫”三个金色大字。左右边门额楣分别镜刻“河清”、“海宴”。进门后两边门中间是戏台;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两廊中间的空坪布局别致,前段石板墁地一尘不染。后段红花绿树交相辉映,双龟驮碎静卧左右。沿廊拾级而上的是前殿,殿前二边望柱凭栏,两厢供奉财神老爷,花公花母塑像。前殿靠天井处置放巨形供桌。整座汀州天后宫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从天后宫修复图可以看出,两侧环水部分楼阁左侧是“双合亭”,右侧是“福寿亭”,整体布局就类似‘’水上神龟‘’的风格,当地人称之为‘’水上神龟‘’风水宝地,意在庇佑万民吉祥如意,财丁兴旺。水阁楼拍照的是左侧修复好的“双合亭”。右侧的“福寿亭”及迴廊正在施工。左侧修复好的“双合亭”。正在施工中的右侧的“福寿亭”及迴廊。我们在游览时认识并结交了长汀活地图林恭先生。林恭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介绍了天后宫的布局和历史,让我们大开眼界。在交往时,他听说我们还要寻找双阴塔,立刻带我们去县政府寻找。在林恭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在县政府院内的宋代阴塔。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一在县学东边,名“八卦龙泉”;一在府学东边“题名第”之后,名“府学阴塔”。两塔相距约米。
与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是我国独特罕见的古井!
府学阴塔,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年),宋代府学所在地。它像埋在地下的宝塔,塔身上窄下宽,呈圆锥形,用一层层青砖垒砌而成。井口直径1米,井深13.5米,井水清冽甘甜,四时不竭。井口轻声,回音震耳。井旁尚存‘嘉庆年间的’府学阴塔‘’古石碑一块,碑文保持完整。而这块碑文携刻的是一份爱护环境的公约。碑志:此井以镇文风原载郡志……嘉庆庚午四月八邑公立。双阴塔我只找到了宋代“学府阴塔”,但是唐代的古井“八卦龙泉”在哪里,却无人知晓。两天时间的寻觅,让我遇到了极大的难度。我打听了不下几十人,甚至找到了政府专门研究长汀县旅游历史的部门,却无人知晓,或者众口一词说早已毁掉了。我是千不甘心,万不放弃,非要寻个水落石出不可!经过两天的时间的努力,终于让我找到了长汀县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唐代阴塔。我的线索还是从大众口中一个不经意的说词中抓住的。说是在县公安局院内,但早已毁掉了。但在我去公安局时,却大门紧闭,早已搬迁,任何人也进不去,就连住在附近的人也说不可能有阴塔。我不气馁,继续寻找突破口,终于让我发现了连接公安局的是一个中区小学。我决定从小学打开突破口。经过和小学警卫室门卫解释,门卫也被我的不懈寻觅所感动,在学生放学后的傍晚6点,带着我从学校进入公安局院内,来到一个不起眼的后院角落,只见一口孤单寂寞的古井被盖子盖上,凄惨的孤立在地上,完全没有了昔日的风彩,也不知怎么了,眼前的景象不禁让我鼻子一酸!上午在政府看到的宋代阴塔,保护得极好。(因宋代人追求瘦小苗条,故古井小巧玲珑。唐朝时代追求肥胖,宽阔大气,因此古井宽大)。唐代阴塔,凄惨命运,和宋代只相差一个朝代,还是宋代的前辈,结果却是天地之差,如此下场,令人不胜唏嘘!我拍照留念这个千寻万觅得来的历史遗迹后,也准备给长汀县写信呼吁,保护好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八卦龙泉又叫开元井,在原公安局院内。此院唐代为开元寺,明嘉靖年间改为县学。开元井上宽下窄,开口处宽1.72米,用石条砌为八卦形,如宝塔倒插入地,深16米。从塔口下视,石板层叠有致,每层八块,逐渐收缩,成倒塔形,井水与汀江龙潭水相通。俯视塔内,聚集在塔底的龙泉,清澈如镜,长年不枯,而且奇特罕见的八卦内形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塔底水中藏有蛟龙,常年在喷水吐珠,即使大旱之年也不枯竭,反而更显得甘甜清纯。明嘉靖3年(公元年)改称为‘’八卦龙泉‘’,旧《长汀县志》称之为阴塔。建筑阴塔是期望汀州文风鼎盛,多出人才。双阴塔至今还都保存,实为奇景。在寻觅双阴塔过程中,走大街穿小巷,也发现了不少的客家建筑。从涂氏宗祠到林氏宗祠,再到刘氏宗祠等等,每一处的雕梁画栋,无不精美绝伦,仿佛走入了一段历史,走入了一件件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令人无不赞美!长汀中区小学大门口悬挂着一块‘’国立厦门大学‘’的牌匾。年抗战爆发,国立厦门大学内迁至地处于山区的长汀,八年抗战,厦大坚守长汀,自觉地担负起了粤汉铁路以东国立最高学府的全部责任,成为了‘’南方之强‘’。中区小学的前身为长汀县学,大成殿依然竖立于此,抗战时期这里便是厦大的本部。我们在此拍照留念后,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状元亭。龙首山状元峰?状元亭建于明代的长汀城内的状元亭是客家人好学重教的一个象征。状元亭为塔式林结构三层八角亭,高9米,雕梁画栋,翘角卷云,内祀魁星,地处城区最高点,登亭可览全城景色,已有多年历史,是古汀州八景十二胜之一。状元亭附近的长寿亭。从状元亭出来,便是一段城墙路及正在修建的涌金门……。,在这段城墙路上往前走,便可看到朝天门,原来这条路与朝天门相接。我们休息后,又开始往城西游览。先经过了位于县城西兆征路上的汀州城隍庙。城隍是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当地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已有1多年历史,历代均有修葺。由石牌楼、前殿、正殿、后殿、后宫及两厢建筑组成。是供奉汀州城隍福主的场所,是汀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在长汀县卧龙山西端的罗汉岭脚下,我们参观了杨成武纪念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杨成武威武的铜像。象征着将军是从红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代将帅。底座正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书写的。底座背面刻着杨成武的生平简介。在纪念雕像不远处,有幢粉墙黛瓦的建筑。门前立有一块黄石凿成的碑,上刻‘’杨成武将军纪念馆‘’,里面介绍长汀出身的杨将军事迹。我们正在参观时,从纪念馆里走出了身穿红军时期军装的学生,我们不失时机的拍摄下了与他们近距离的镜头。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年2月,瞿秋白在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瞿秋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就建在烈士就义地—长汀县城西罗汉岭下。建成后的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与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烈士就义地联成一体,集中展示了烈士光辉的一生。
1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参观杨成武广场后,我心中还一直想着去探索心中不理解的,长汀古城就像挂在观音脖子上的一串珍珠的事情。而这个观音就是,长汀城前有汀江,后有卧龙山这个风水宝地中,卧龙山的最高处就像征着观音菩萨的脖颈处。我决定亲自上卧龙山一探究竟!卧龙山是长汀城中心。自宋以来即为汀州名胜,曾被称为汀州八景之首。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又叫“九龙天境”。卧龙山四周有石径直通山顶,我们住的宾馆后面就是卧龙山。我沿着县政府旁边的小路往上,进入卧龙山大门后,拾阶而上,只见山花吐艳,青枝葱茏,龙鳞古松,挺拔直立,山风过处,松涛阵阵。
行至半山,浓阴处飞出屋檐翘角,这就是斗母阁。斗母阁始建于明代初年,盛于万历年间,明清两代均三座庙有修葺,但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圮塌,仅存灶君庙。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捐资重建,今有灶君庙、如是庵、观音寺等宇,观音寺最壮丽,塑有金碧辉煌的千手观音,后殿是宽敞雄伟的大雄宝殿。
卧龙山金沙寺到达山顶。山上有北极楼、金沙寺、千松亭、风香亭、新乐亭等名胜。尤以建于宋代的金沙寺较完整地体现了我国名山风景区的寺观建筑艺术。宋时在山巅又建金沙寺,明代崇祯年间知府唐世涵重建北极楼,又名玄武楼,还塑吕洞宾像以祀之。清代康熙、道光年间皆有修葺。楼内尚存《重建北极楼碑记》,碑头刻有双龙戏珠图纹。北极楼内还有“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进入山顶金沙寺内,沿着两侧的楼梯盘旋到顶部,这里原来就是北极楼,是供奉吕洞宾神仙的地方。登上金沙寺顶北极楼,站在平台最高处俯览,只见长汀唐代古城墙从山顶向东西两边各自蜿蜒而下,使城半壁高挂山巅,婀娜多姿,汇合于汀江之滨。古城、汀江、天空、大地,把长汀古城紧密结合在一起,令人不禁遐想联篇!这真是:不知长汀真面目,只缘身在古城中!换个位置,再相关联,就令我一目了然于胸了。也明白了长汀城就是挂在观音脖子上的一串珍珠项链的说法。故有“观音挂珠”之说。汀州古城曾是福建闽西政治中心,不仅有上千年的历史古韵,更有红色的经典,客家首府的中心。这一切一切的自然历史资源,是其它任何地方望尘莫及的。我旅行走过的地方无数,看到现在这座媲美凤凰的千年古城,却深藏在闽西低调到少人知晓,不由为之痛惜。希望当地政府尽快以中国速度,加快古城的修复与建设,让这颗璀璨的明珠早日散发出自己的光彩。两天多时间的旅行,只走完了汀江南岸,就觉得长汀千年古迹、红色革命遗迹、客家建筑等风光太多太多,遍布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的景点正在维修,开发的有些太晚了。我在太平桥畔看到了长汀县国家历史名城管委会的规划设计图案,如果按照设计图案开发完善,那将是中国最美最让人心醉的古城了!就是这样,也让我觉得真是不虚此行了。过若干年,当我再一次踏上这座古城时,我非常希望长汀古城旧貌换新颜,以新的面貌展示于世人面前。以灵动的文字勾勒出长汀山水画卷,以焕彩的照片讲述汀州千年的历史,编织出一次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再见了,汀州千年古城!再见了,令人心醉的梦幻!本文旅行游记得到了林恭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点下面小手鼓励哦!尚士新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