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美丽非遗竞芳菲

美丽“非遗”竞芳菲......

文图范晓莲涂健麟

花灯千盏,汉剧十番,汀州非遗,余韵悠长。

自年6月17日始,每逢周末,来到长汀县城汀州试院,便可见人潮如海,闻乐声悠扬。这是长汀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定时定点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将延续至年元旦,历时半年。展示的非遗项目包括客家十番音乐、长汀鼓吹、小调、客家山歌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乐、民歌,吸引着广大市民及游客参与观赏。

在众多展演节目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河田的公吹。公吹,又称公子、公婆吹。在客家话中,就是母,代表雌性,与公相对应。据考证,“公吹”起源于明代,是公吹和吹的组合。其乐器编配主要是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高音唢呐叫公吹,低音唢呐叫吹。公二吹之间形成对奏、支声关系。公吹所奏旋律称为雄句,吹所奏旋律称为雌句。公吹带头,至一定乐句,句接上。公吹短而细,吹长而粗。“公吹”音色甘美、音域宽广、酣畅浑厚;“吹”音色柔和、圆润清亮,富有韵味。通过两名唢呐艺人的演奏,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妇白头到老的甜蜜生活。“公吹”的曲调扣人心弦,时而旋律舒展悠扬,似一对老夫妻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时而交替吹奏,好像这对老夫妻互诉心声;突然间乐器齐鸣,摄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的亲人猝然离世后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声;转而呜咽声声,缠绵哀怨,催人断肠……在公吹和吹演奏时,“十番音乐”(即大锣、大鼓、二胡、笛子、三弦等10种乐器)从旁衬托,气势雄壮,余音绕梁。

据考证,“公吹”起源于明代。数百年来,全靠民间艺人历代相传才得以保存。根据文化部门的整理,还在流传的“公吹”乐曲曲式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初段用传统的“高山流水”曲牌,中段自由套用地方小调,后段将初段缩减并略作变化反复后结束全曲。现存的公吹主要曲目有:《公吹》《蝴蝶乐》等。“公吹”的曲调内涵及吹奏水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年由长汀民间艺人赴省演奏,被评为优秀节目。福建省民间音乐研究机构及专家对“公吹”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客家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公吹的传承人刘润生被公布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涂坊镇十番乐队的演奏也相当出彩!这是一支由退休教师、小生意人、手艺人、老农组成的八板十番乐队。他们中有些人从小跟随父辈研习十番,技艺已是炉火纯青。有的十番艺人能用一片竹叶奏《风吹竹叶》,一寸竹管奏《上工尺》。有几名艺人竟然能用鼻孔同时吹奏两把唢呐,观众纷纷惊呼:厉害!高手在民间!这群可敬的老人致力于涂坊八板十番音乐的传承推广,活跃于城市乡间,走进中小学校,每年演出近场次。据说,该乐队曾在香港国际艺术节舞台演奏十番古乐,荣获金奖!涂坊八板十番承传古乐思想和演奏方法,原始古朴,音色丰富,节奏多变,旋律优美,堪称十番古乐的“活化石”!

被誉为有《诗经》遗风、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听来别有一番韵味。

“送郎去当红军啊,革命要认真啊,豪绅哪地主呀,剥削我穷人哪。哎呀我的格郎,我的郎……”

山妹子的歌声深情、动人。一曲终了,掌声雷动。客家山歌流行于古汀州地区,适宜用客家方言演唱。它继承了汉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同时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民族山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长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悠悠千年时光,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祖辈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闹春田、打石佛、走古事等客家民俗,船灯、马灯、龙灯、花鼓等,神秘古老的客家严婆信俗、定光伏虎信俗、客家蛤瑚侯王信俗等,构成了长汀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观。

客家非遗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其独特的魅力并不因岁月变迁而削减,反而如陈年的佳酿,历久弥香!愿美丽“非遗”永远璀璨,永世流芳!

宣成乡民乐队表演

老师傅们全心投入精彩表演

县宣传部涂部长亲临现场

精彩的表演吸引着游客们拍摄留念

看请看下图

点击“阅读原文”发布广告、招人、卖房租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业医院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tingzx.com/ctxyy/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